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2022-12-01由 踢車幫 發表于 畜牧業

錦鯉如何使用腸炎靈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汽車電動化,日系品牌“失聲”了?

今年,日系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參考乘聯會的資料:10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額是18。9%,同比下降了3。7個百分點。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有一個原因顯而易見,日系在新能源市場並沒有多少存在感。而新能源是今年車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拿不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也就分不到市場蛋糕。

昔日已去,混動之光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日系車也是從德系、美系的嘴裡,搶下了肉吃。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日系車的差異化佔位,正是“經濟適用”。這既與其島國資源有限的環境因素有關,也與彼時汽車市場的國際環境密不可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車“個大費油”,卻恰遇“石油危機”,而豐田、本田“皮實省油”,輕鬆叩開了美國市場的大門。

即便來到90年代,“綠色經濟”開始佔據上風,日系品牌仍然可以敏銳地捕捉到行業走向,開始深耕混動系統。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1992年,豐田釋出《豐田地球環境憲章》。這是豐田參與環保事業的基本方針,不再純粹依賴內燃機,但也沒有像通用那樣,直接轉向EV1純電動車(通用在1996年推出,共生產1000餘輛),而在1997年,豐田正式推出了第一代混動車型,即初代普銳斯,用上了行星齒輪式的動力分流結構。

這似乎也敲定了未來20年日系車的“環保主路線”,油電混動(而非純電動)。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1999年,同為日系的本田不甘示弱,推出了Insight車型,搭載IMA混合動力系統。之後十多年,本田持續加大混動研發,開發出了三套混動系統,分別是單電機的i-DCD、雙電機的i-MMD和三電機的SH-AWD。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日產或許是“相對倒黴”的那一個。在豐田、本田大肆轉向混動技術的時候,日產卻深陷債務泥潭。1998年,日產所欠債務已達到2兆日元,後來,雷諾施予援手,戈恩助其扭虧。

不過,日產仍然錯過了發展混動最好的時機。於是,日產轉而投向了純電車型,並於2009年,正式推出LEAF。而後數年,LEAF這款車在全球銷售40萬輛。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耐人尋味的是,日產並沒有乘著LEAF的東風,在純電路線上快速躍進,反而念念不忘混動技術。2016年,日產推出了搭載e-POWER串聯式混動系統的Note車型,銷量還不錯,也算在混動市場中博得一席之地。

不必懷疑,日系品牌在混動技術上獨領風騷。但如今這個時代,新能源勢頭甚猛,更多的純電產品層出不窮,日系品牌們卻看上去漸行漸遠了?

今時今日,電動稱王

參考乘聯會資料,1-10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443。2萬輛,同比增長107。5%,滲透率達到了26。5%。

“日系三傑”也在今年拿出了自家的純電產品,分別是本田e:NP1/NS1、豐田bZ4X、日產ARIYA 艾睿雅。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但略顯遺憾的是,這三款電動車,並沒有找到“銷量密碼”。豐田bZ4X剛在10月上半月上市,首月銷量暫未公佈;東風本田e:NS1 4-9月累計銷量為2702輛,月均450輛,而廣汽本田e:NP1也沒有更出彩,6-9月累計銷量為1860輛,月均460輛;東風日產Ariya艾睿雅9月銷量為304輛,10月銷量暫未公佈。

“三位數”的銷量水平,與日系品牌燃油車的體量,並不相稱。我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上帝視角”看,日系電動車仍需在以下3個方面有所改變。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1、產品偏傳統。

先從“第一眼緣”的外觀看,這三款車都沒有做到與燃油車的明顯切割。本田、豐田在這一塊的“保守情節”更明顯,日產相對好一些,已經有了電動車的設計感。

再說架構設計,三款車皆號稱來自純電平臺,但受燃油車影響的造車思維仍然比較嚴重。本田e:NP1/NS1採用前置前驅佈置,電池包不規整;豐田bZ4X出自e-TNGA架構,仍是熟悉的前置前驅,雙電機也是主前驅。日產ARIYA 艾睿雅則好一些,為主後驅佈局,終於用電動車的思維在造車。

這似乎也體現在了電池容量和價格上。日產ARIYA 艾睿雅的電池容量為90kWh,價格也是最高的,但接近30萬;本田e:NP1/NS1的電池容量只有68。8kWh,豐田bZ4X是50。3和66。7kWh,價格也集中在20萬上下。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2、傳播太拗口。

在產品缺乏強烈記憶點的情況下,產品名字也缺乏傳播力。或許,本田e:NP1/NS1的每個字母都各有深意,但最多適合寫在紙面上,讀一下就會發現很拗口。如果使用者想這個車的名字都得半天,那該如何自發傳播呢?

豐田bZ4X同樣如此,最準確的要求是,首字母b一定要小寫,但Z和X又需大寫,傳播力堪憂。日產ARIYA 艾睿雅聰明一些,純英文不好讀也不好寫,但至少有一箇中文名可以做傳播。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3、渠道和價格問題。

這是諸多合資品牌共同面對的難題,原本以為合資品牌的優勢是滲透非常廣的銷售渠道,但最後發現這未必是優勢。因為電動車交給經銷商來銷售,他們也在想,還有沒有空間放展車,顧客進店後,我們該優先推銷油車,還是電車?

價格談判已成常態,電池價格鎖定,還怎麼談?結果就是,那麼多油車經銷商反而賣不好電動車,又逼著汽車品牌搞獨立渠道。而像本田、豐田、日產,在終端已經對電動車價格有了不小的優惠,剛上市不久即守不住價格,要麼就是價格定錯了,要麼就是產品競爭力不佳,對品牌的傷害有點大。

未來時刻,破局之憂

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也不能就此作出判斷,日系車在電動車領域全面潰敗。他們是曾經的混動大玩家,也一度堅持氫能路線,但現在的風向標是電動車,他們確實有必要在轉型中加把勁了。

本田有自家的電動車投放計劃,而且分割槽域進行,也找到了通用作為結盟夥伴。

比如,在北美市場,本田計劃在2024年推出2款大中型電動車,一款掛本田標,一款掛謳歌標。這2款車與通用合作開發,預計將搭載於通用的奧特能平臺,與凱迪拉克LYRIQ出自一脈。在中國市場,本田預計到2027年,共推出10款純電動車。在日本市場,本田會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商用輕型純電動車,大概價位約人民幣5萬元。

再定一個小目標,本田計劃到2030年,向全球推出30款電動車,年產量要超過200萬輛。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豐田不再“軸”了,也決定轉向純電動車。2021年,豐田一口氣展示了十幾款新能源車,也決定後續將推出30款純電動車,並預計到2030年,全球純電動車的銷量達到350萬輛。

當然,豐田也深知合作的重要性。新技術、新產品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尋找到盟友同樣很重要。在中國市場,豐田就找到了比亞迪,接下來會有一款bZ3電動轎車,正是豐田和比亞迪共同打造的產品。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無獨有偶,日產也有一個2030願景。預計到2030年,共推出23款電氣化車型,其中有15款純電動車。

日產需要找盟友嗎?需要,但日產與雷諾、三菱本身就是盟友關係,只需減少內耗即可。盟友之間,需要有分工,日產決定牽頭研發全固態電池,而雷諾則選擇開發電子電器架構,同時,盟友間造車平臺的使用率有必要再提高,以此共同攤薄成本。

日系電動車,掉隊了?

寫在最後

轉舵、結盟,儼然已經是“日系三傑”的共識。

2030願景是遠方的夢,但眼前的路,還需要本田e:NP1/NS1、豐田bZ4X、日產ARIYA 艾睿雅這三款車撐起來。

無奈地說,日系車企的“科技樹”之前還是點錯了,轉向電動化,終究慢了半拍。怎麼辦?收拾舊行李,再度出發,去追趕下一程星光了。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