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桔槔滲井 文劉高潮

2021-06-25由 終南文苑 發表于 林業

柳灌是什麼

桔槔滲井 文/劉高潮

人們在生活、生產的過程中,發明挖掘了各式各樣的取水井。筆者要說的是一種反式作用的桔槔滲井,它過去是渭河下游平川的一大風景,也同樣是關中東部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桔槔滲井,是防洪排澇的一種井。過去的年代,每當進入連陰雨或長時間的大雨季節,鄉村的田間地頭會出現很多積水無法排洩,積水淹沒莊稼,甚至造成絕收。在這種情況下,華州人在低窪處開鑿出滲水井,使明水暗水都洄流到滲井中,再架起桔槔,將積水提到溝渠,送進渭河流走,使土地裸露,便於耕作。桔槔又叫吊杆,是先輩發明的一種傳統提水工具。即用一根丈八長楊木椽作橫擔,一頭繫上水桶柳罐,一頭繫上配重的石頭,給橫擔中間綁三尺皮繩,吊在高丈五的豎柱頂端;或者栽兩根丈八椽,在丈五高的地方相交,把橫擔吊起來,既簡單又便捷,還轉向自由靈敏,這樣桔槔就安裝好了。水桶用柳罐,是為了輕便。柳罐是老家人用柳樹細枝編織的大開口酒簍,裡面褙上一層密織蘆蓆片;或用生漆糊一層帆布,最後用桐油內外一刷,打水盛水滴水不漏。提水時,用手把柳罐按壓進滲井中打滿水,順勢往上一提,藉著另一端的石頭下墜勢能,就能很省力地把積水提到井面,倒進溝渠排走。這也是槓桿原理的實際應用。

筆者老家在渭河下游的華州河灘,這裡過去有10萬餘畝花水泡子溼地,人稱“泊裡地”,每年只能種些高稈作物如高粱、玉米、蘆葦,或水生植物稻子、蓮藕。泊裡地夏秋經常出現鹽鹼,內澇成災,需排水耕種。在沿路、沿渠、沿小河,人們每隔50米就修一個桔槔滲井,井深一米三左右、井口直徑不過一米五,便於聚水淘水。一年三季春夏秋渭河灘桔槔林立,就像今天風力發電廠的成片塔柱,氣勢不凡,吱吱呀呀的淘水聲此起彼伏,“灘地桔槔”成了華州民國縣誌上的“十景”之一。

據考證,老先人發明桔槔滲井,起於宋元。華州從那時開始,向湖泊溼地要田,明代達到鼎盛,知州桑溥組織興修水利,疏通三湖,修建六河,配置遍地的桔槔排水,使州民安居樂業,耕有其田,桔槔滲井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作為渭河下游平原的井田配屬組合,解放前後一直在發揮作用。

現代桔槔滲井盛期是1968年,由於三門峽水庫修建,渭河洩洪不暢,發了大洪水。大災大難過後,人們為了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排水又用上了桔槔滲井。當時我剛小學畢業,和大人一道用桔槔提水,雖苦累,也覺得好玩,乾得很賣力。隊長見我踏實肯幹,給我按全勞力算酬,一天計10分工。桔槔淘水中也有許多樂事,人們時不時把大嘴娃鯰魚、黃鱔、泥鰍、比拳頭大的老鱉,一同淘進柳罐裡,這能讓人高興半天。將這些東西抓起來,帶回家,宰殺乾淨,乾煸了或熬爛成魚肉沫糊,鹽巴、新綠花椒一放,三煎過後,香氣四溢,喚來左鄰右舍,大家美餐一頓。

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沿山軍工、國企廠礦的興辦,用水量猛增,渭河河灘地下水位下降,泊裡地成了名不副實的旱田。加之後來國家投資增強,河壩防洪抗洪能力大幅度提升,渭河很少發生決堤水災,即使發生洪水,開挖洩洪也用上了大型機械,桔槔滲井就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