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涼食傷身”?是迷信還是科學?

2022-01-13由 20社 發表于 林業

寒性食物對人體有什麼害處

個人“感覺”不可作為證據;值得警惕的是高溫飲食。

中國民間一直有著“涼食傷身”的說法。在醫學科學界,這類說法會被歸為一種迷信。但最近,這一迷信說法卻被冠上了“科學”的帽子——“科普作家”範志紅告訴大家:吃涼食對身體弱的老年人是不合適的,會造成嚴重後果。

由於這番帶有恐嚇性質的言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壞影響,有必要在此正本清源。

範志紅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她的“原創”理論:第一是很多身體很弱的人,或者老年人,因為吃涼食導致健康狀況惡化;第二是提出了一些理論,論證涼的東西吃進去怎麼對身體造成損害。

實際上,她給出的證據是不存在的,理論則是錯誤的。

“涼食傷身”?是迷信還是科學?

先說證據。範志紅在原文裡對此一筆帶過,既沒有給出原始文獻,也沒有給出資料支援。這個“重要證據”只是範的臆斷,如同以往她以親身經歷作為證據做科普一樣不可靠,比如她以自己吃了海鮮後不舒服來論證海鮮蛋白不容易消化。

個人見聞和個案都不能作為醫學依據,這本是常識。全世界的正規醫學教科書上沒有一類病的常見誘因或加重疾病的誘因是吃涼食,就連和消化關係密切的肝功能衰竭,也沒有證據表明會因為吃涼食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在併發上消化道出血時,緊急情況下醫生還會用冰鹽水洗胃。

我們再來看看範志紅給出的理論。

醫學科學界不認為涼食會對身體有傷害,很重要的一個依據是涼食吃進人體後很快就會被加熱到和人體一樣的溫度。對此,範志紅用體表溫度的個體差異來質疑胃對冷食的加熱效能:“為什麼有些人的手腳是溫的,有些是涼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能確定食物僅僅通過了口腔和食管,到達胃裡的時候就一定會變成37度的體溫呢?”

對於一個科普作家來說,這樣的類比是不可思議的。體表溫度和內臟溫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理概念,體表溫度隨時在變化,個體之間差異很大,而且這些變化和差異大都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影響健康和生理狀態;而內臟溫度則不同,它必須保持在一個恆定而狹窄的範圍內,這是內臟的功能和結構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不同種族的人,採用同一套體溫標準的依據。

另外,範志紅誤認為食物進入人體的加熱是全部由胃來完成的,確切說是由胃的毛細血管完成的,她說“胃的溫度降低時,還會造成血管的收縮”,“區域性血管溫度降低,還會導致血液的粘度增大”,說的顯然是毛細血管。

這又是不熟悉人體解剖結構和生理學的外行認識。涼的飲食吃進去以後,並不是只靠胃的毛細血管來升溫,經過口腔和食管的時候就要被升一次溫,進入胃裡以後,會立刻和胃的黏液混合,這是高效的升溫。胃的毛細血管當然會給食物加溫,但大血管也可以直接加溫;不僅是胃的血管,胃周圍所有臟器,以及這些臟器的血管還都可以給胃加溫。人體內臟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產熱,身體再弱的人也是如此。

“涼食傷身”?是迷信還是科學?

有許多人跟範志紅一樣,“感覺”喝了涼水或吃了涼食會不舒服,因此就認為吃涼食有害健康。這緣於大家對於臨床醫學中“感覺”概念的意味瞭解不夠。

對於消化系統來說,很多時候,“感覺”和是否發生了病變、以及消化功能是否正常並無關係。吃了涼的東西感覺不舒服,未必代表發生了病變,也不代表消化功能受影響,更不代表身體狀態差。這種感覺是如何形成的,值得進一步研究,現在看來,很可能不完全是一個生理問題,還可能受心理和文化因素所左右。

頂著“科普作家”的頭銜,利用殘缺不全的知識,無中生有的臆斷,以及無厘頭的“原創”理論嚇唬讀者,給正常生活造成困擾,這顯然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涼食傷身”?是迷信還是科學?

真正應該防範的,是中國人普遍存在的高溫飲食習慣。高溫食物會直接燙傷口腔和食管,長期高溫飲食會加大食管癌發病機率。即便是喝熱茶,也應該儘可能等到茶水降至40℃左右或更低溫度時再喝。

(本文作者為醫學博士、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