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2021-09-30由 新新竹霖 發表于 林業

黃袍穿身上是什麼動物

作為封建君主專制的王朝,李唐王朝的統治是相對開明的。政治方面,統治者以賢任人,善用能人、納諫臣,他們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有民心才有國家和政權。同時,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文化和思想的動盪、反覆和衝突,唐朝統治者對人民實行了相對開明的思想統治。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唐朝社會依舊是“國”、“家” 一體的封建社會,統治者意識到儒家文化對於維護自己政權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以儒治國。經過統治者倡儒、祭孔、科考、修典等種種努力,儒學在唐朝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這就為儒家所提倡的倫理美學服飾思想的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首先是服飾彰顯帝王威嚴至高無上

像歷代統治者一樣,唐朝統治者為維護自身在臣民中至高無上的威嚴和形象,從服飾穿著上將自己與臣民進行了區分。

“國無二君”,唐朝統治者不僅從服飾類別及樣式方面把自己神聖化,制定了紛繁嚴格的服飾制度,而且從色彩方面警誡世人阜權的不可侵犯性。從唐太祖在隋制“天子常服唯以黃袍”的基礎上把明黃色作為帝王的專用色到唐高祖禁止民間使用黃色,穿黃袍逐漸成為帝王的專權,而庶人卻只能用白色的布料做衣服。甚至,後來將帝王專用的御案及縛床帷等物品也用赤黃色。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其次是服飾維護封建等級制度

透過服飾分尊卑、辨貴賤在唐朝社會“合理合法”且被視為天經地義。

透過一系列的服令,唐朝社會各等級的官員和百姓各穿其應所穿,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其所屬階級和階層的“本分”。不論是皇帝、太子,還是文武大臣,以致中級官吏,總是繁瑣驚人,比如,官服有大禮服和普通禮服之分,彼此之間不可逾越,大禮服類中的祭服、朝服、公服各有所用,並且又根據服裝本身的圖案及裝飾物來區分貴賤;普通禮服類主要有拷褶服和常服,透過色彩差異和服裝配飾來分尊卑。

另外,唐朝社會女性衣冠服飾等級秩序逐漸完善,尤其是宮廷女性服飾更為鮮明。從京後到各級嬪妃,大到一件衣服,小到首飾、插花,都有分明的等級秩序規定。《舊唐書》就記載了唐太宗時期監察御史馬周因不滿京帝賞賜藝人官職而勸諫的故摩,馬周認為“鳴玉曳履”的身份是藝人不該有的,皇帝如今對他們封官賞賜讓原本在朝為官的人感到恥辱。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唐朝服飾是唐朝社會倫理關係的體現

縱觀中外古今,倫理學和人類服飾文化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穿衣起著隱性的制約作用,這種制約作用常常是透過控制人們的思想意識而起作用的。人們在怎樣的年齡、怎樣的場合、怎樣的身份,穿什麼、戴什麼、配什麼、用什麼……都受到倫理道德的制約。

倫理功能是服飾的基本功能之一,人們的穿著風格、樣式、色彩等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倫理道德狀況,是社會倫理道德的反映。因此,處理好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服飾和倫理的關係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而人與服飾在社會文明和倫理道德上的協調與統一,也就是主體與客體,人與環境,人的自然性、社會性與動物性,人的心理、精神自尊與肉體尊嚴要求的和諧統一。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中國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也有著“衣冠王國”的美稱。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對“華夏” 一詞的闡釋就是分別從服章美和禮義大的角度進行的。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發展過程中,倫理和服飾的問題向來是社會熱點話題之一,歷代統治者登基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對服飾進行規定,使之“身份化”以便於維持統治秩序。所以,中國封建社會的老百姓穿衣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自覺”遵守著符合本階級身份的原則,因為一旦僧越了,就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有聲望的朝代之一,唐朝統治者對於服飾也有著嚴格的制度規定。我們主要從唐朝社會各階級服飾差異來進行解讀。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以唐朝文官服飾制度為例。首先是“品色服”。

上元元年(674年)規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排,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官位的品位、等級可隨升遷而變動,但服色的標識作用卻是不變的。

唐朝統治者還透過規定官服的紋樣和配飾來達到區別官員地位尊卑高下的目的例如,唐代官服中經常見到鸞銜長綬、鶴御靈芝、雀_瑞草、雁御威儀、俊鶴御花、虎、豹等紋飾、紋樣。其中,禽類紋樣是文官衣飾,獸類紋樣則為武官衣飾。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唐朝官員配飾也有嚴格規定

例如,魚符和魚袋是唐五品以上官員的主要飾物。《新唐書·車服志》記載了三品以上飾金魚符、五品以上飾銀魚符,透過不同的魚符來區別不同身份官員的貴賤的規定。官員在面君或被君召見的時候,只有配飾魚符才可進入。唐朝官員的另外一種重要事物是革帶,革帶因帶絝不同而分為玉、金、犀、銀、鐵等級別,官員依品級不同而佩戴與自己身份一致的革帶。例如,金玉帶的配飾者一定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四、五品級官員配飾的是金帶,配飾銀帶標誌著自己是六品或七品官員,八品官員和九品官員則只能佩戴石帶,庶人的標誌就是銅鐵帶了。

作為封建社會的特殊群體,宮廷婦女有著充足的物質條件講究自己的穿著打扮,她們的服飾樣式、風格、色彩最能代表一個社會的整體服飾審美潮流。當然,這些處在深宮中的婦女也有等級之別,在不同場合穿衣也要講究與身份相符合的倫理秩序。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首先是皇后與皇太子妃在重要場合的著衣禮制。例如,受冊、助祭、朝會場合,皇后服飾衣底為深青色,衣上所繪紋樣為兩翅展翔得得白腹錦雞之形十二行。配以黼紋領、硃色衣邊的素紗中單,深青色底、紅黑色衣邊並繪有三行白腹錦雞的蔽膝,與襟衣同色的大帶、青衣革帶、青韈、以及白玉雙佩、玄組雙大綬。

首飾方面,髮髻上端插有大小花鐵各十二樹,左右對稱各成一排。太子妃服飾則為褕翟,衣青色底,繪有漂亮的雉紋樣九行。配件方面除瑜玉雙佩、純朱雙大綬外,其餘與皇后等同。

“別上下、辨親疏”:在唐朝,是如何透過服飾來區分地位高低呢?

髮髻所插大小花鐵首飾在數量上低於鬼後,為九樹。一至五品內外命婦受冊、朝會時所著服飾為花叉翟衣,按照一至五級品級不同而繪有不同行數的雉形圖案,佩綬方面也因品級秩序不同而有不同的材質,首飾從一品到五品分別為花鐵、寶鈿九樹、八樹、七樹、六樹、五樹。唐代庶族百姓的服裝,太宗時規定,“士服短褐,庶人以白”,“庶人不服綾、羅、穀、五色線靴、履”……服式多為窄袖、緊身、短衣等。

參考文獻:

黃士龍《中國服飾史略》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關潔《淺析唐代服飾文化內涵》

吳功正《唐代服飾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