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織密耕地“保護網” 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

2023-02-07由 中國藍新聞 發表于 農業

什麼是耕地質量等級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

區資源規劃局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織密耕地“保護網”、探索改革“新路徑”、推動全區形成保護更加有力、執行更加順暢、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護新格局。

織密耕地“保護網” 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

衢江區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田長製為總抓手,織密“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

”的耕地保護網,多措並舉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推行耕地保護五級“田長制”。貫徹落實省、

市、縣、鄉、村

田長

制”,

在全區範圍內推進建立“田長制”組織體系

田長責任體系

將耕地保護任務落實到責任人、責任地塊和責任網格,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耕地保護機制

,大幅度減少違法違規佔用耕地現象

。目前,衢江區已設定縣級田長4人,鎮(鄉、街道)級田長88人,村級田長278人,確定村級巡查員446人。

落實“耕地智保”場景應用。

發揮“人防”+“技防”兩者作用,落實“耕地智保”高位影片監控工作,建立218個點位用於耕地智保場景應用攝像頭安裝,切實提升耕地保護監管治理能力和執行效率。發揮田長的作用

及時發現耕地“非農化”、耕地“非糧化”新增問題,由相關責任部門及時處置。

逐地塊確定耕地保護管理指標,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耕地保護新格局

加大耕地“兩非”整治力度。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堅決落實耕地保護“軍令狀”。針對衢江區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種植區塊,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按照流轉期限、苗木價值、經營狀況等因素分類施策,實事求是處理現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佔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

對嚴重違法違規佔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堅決予以糾正,立即恢復耕地屬性。

為破解農戶種糧積極性不足、農業經濟效益偏低、耕地質量等級不高等難題,衢江區積極探索在

耕地保護利用管理機制、長效機制、市場機制建設

方面

的有效路徑。

開展耕地保護補償機制改革。

在全省率先啟動耕地保護補償機制改革試點

圍繞耕地保護補償資金標準、補償方案、資金分配方式等內容積極探索創新,對實際種糧的耕地進行補償,

原耕地保護補償資金標準

提高

2倍以上。

同時

探索改革資金髮放形式

將補償資金髮放範圍由原土地變更調查確定的耕地調整為用於糧食生產的耕地,將部分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使補償資金既能用於農田基礎設施修繕、地力培育、耕地保護管理等,也能使農戶直接獲得利益,最大程度激發農戶種糧積極性。

推進“兩山銀行”改革試點。

“兩山銀行”是農業農村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

將碎片化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轉化為可計價、可交易、可融資的標準化生態產品,

從而探索出

一條強村富民的資源、資本、資金、資產“四資”高效轉換通道。改革試點中,

衢江區

“兩山銀行”不僅在西山下村、茶坪村、孟姜村等多地開展“整村經營”試點專案,打造了優質資產包,還陸續推出了生態資源儲蓄單、儲蓄貸、生態反哺利益聯結、生態產品產業化運營等機制,打通了“兩山”轉化通道,

真正實現

以生態資源優勢助力強村富民。

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

日前,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土壤健康行動實施意見》

。結合今年部署開展的第三次國家土壤普查,衢江區將探索建立土壤健康分類管理制度,力爭3年內對全區土壤質量狀況進行全面體檢,並

透過實施“旱改水”、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檔改造、綠色農田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汙染耕地治理等措施,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田塊連片度和耕種機械化便利程度,破解耕地拋荒問題,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