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2022-07-28由 唐詩宋詞古詩詞 發表于 林業

丁香屬於喬木嗎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小城拐角處的灌木從中,有幾株葳蕤而生的紫丁香,似乎沒有人專意打理它們,枝枝叉叉肆意伸展。每到春深的時候,那些丁香樹像是得了誰的號令,瘋也似的開,虯枝亂杈上綻放出淡紫色的花束,一團團一簇簇,散發出迷人的馨香,引得小蜜蜂嚶嚶嗡嗡唱著戀歌。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春雨濛濛時,一隻只小不點兒的丁香結氤氳而來的馥郁香氣,像年輕時紫色的迷濛的夢境。夢中的鄰家小巷裡,走出一位“雨巷詩人”戴望舒筆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紫丁香,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其花蕾形似釘子、花朵具有濃郁的香味而得名。它原產我國,分佈較廣,多生於山坡叢林、溝渠溪邊、路旁灘地。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豔麗的花序佈滿全株,花色淡雅,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且花期較長,可達一月之久,是庭園裁種的著名花木。

“雨裡含愁態,枝頭綴玉英。”(宋。王十朋《丁香》)丁香佇立綿綿春雨中,散發出淡淡的憂愁,總讓詩人們聯想到自己雖身世飄零,卻依然初衷不改,高標立異。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豔。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佔。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這首《江頭五詠。丁香》中,讚美了庭院中纖小柔弱的丁香花倩麗幽香、聖潔高雅的風姿,表達自己也要像丁香一樣,即使凋零也不哀怨,把蘭麝般的幽香灑向人間。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唐代的陸龜蒙不僅是詩人,也是一位優秀的農學專家,屢次不舉,隱居鄉野,他也寫了一首《丁香》藉以自喻。詩人感嘆道:我們都是遠離塵俗、無人賞識的匆匆過客,什麼時候能把心中的鬱結解開,散發沁人心脾的芳香啊!

丁香花未開之時,其花蕾密佈枝頭,稱“丁香結”“百花結”。古代文人騷客往往看重這個“結”,欣賞這個“結”,終也解不開這個“結”,藉以抒寫濃重的離愁別恨。

先是唐代詩人牛嶠在《感恩多》中,詠出了“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之句,表達一別佳人、經年不逢的愁結離恨。後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丁香結”之緣更是深重。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向來是寫情詩的高手,在這首《代贈》一詩中,他把蕉心未展的芭蕉和錯亂扭結的丁香兩個意象疊合在一起,在春風裡各自憂愁,情人間的哀怨之情被他表達得淋漓盡致。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而寫“丁香結”最為著名的詩作,當屬南唐中主李璟的這首《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當皇帝一般,最後屈從於後周,吟詩作詞填曲卻是一流大家,詞中用青鳥和丁香描寫哀愁,可謂千迴百轉,難分難解。現代詩人戴望舒因《雨巷》一詩而獲“雨巷詩人”桂冠,其實也只是演化李璟“丁香空結雨中愁”之句而來,表達無盡的憂愁和迷茫。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到了宋代,“丁香結”依然是詩人們表達心中千愁百結的不老意象。如王雱的“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眼兒媚》),李清照的“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攤破浣溪沙》),吳文英的“茜羅結就丁香顆,顆顆相思”(《採桑子。瑞香》),不過其營造的意境美卻比之前的差遠了。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有意思的是,丁香因花蕾嬌小可憐、溫潤鮮香,還被賦予“丁香舌”的香豔之名,令人浮想聯翩。最典型的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斛珠》詩中的佳句,“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小女子歪著頭,眨著眼睛,伸出“丁香顆”一樣的舌頭,微笑著輕啟櫻桃小嘴,哼唱著美妙的清歌——嘖嘖,這樣的描寫真讓人醉了!

還有更香豔的,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描寫崔鶯鶯和張生的情事時,有句“丁香笑吐舌尖兒送”;元代話本《清平山堂話本》有篇豔情小說《戒指兒記》,其中也有“舌送丁香口便開”“吐出丁香送郎口”之句。這類描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

丁香又名雞舌香、丁子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不論公丁香、母丁香,丁香皆可入藥,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洩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丁香味辛微麻,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明顯的效果。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不論是丁香的花蕾,還是其果實、幹品,都因其香味濃郁,有“百里香”之稱,還是治療口臭的靈丹妙藥,曾被趣稱為“古代的口香糖”。說起來,這裡面還有幾個有趣的故事。

東漢恆帝時,老臣刁存口臭得厲害,皇帝賜了他一樣東西,命他含到嘴裡。刁存戰戰兢兢,以為是賜死的毒藥,可又不敢抗旨不遵,只好含在口中不敢下嚥,退朝後回家與家人訣別,後得知是皇上恩賜的名貴雞舌香。

三國時,據傳諸葛亮也有口臭,曹操寫了一封《與諸葛孔明書》的信給他,信中有“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之句,有人戲稱是曹操諷刺挖苦諸葛亮的,實為操以雞舌香為暗語,欲勸孔明歸降之意。

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武則天時期,宋之問當時在朝中任文學侍從,他自恃長相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可事與願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寫了一首長詩呈給武則天以期得到重視。這首長詩名曰《明河篇》,洋洋灑灑二十多行,以神奇瑰麗的筆調,詠贊了秋夜銀河的美好,在撲朔迷離的氛圍中,抒寫了天上人間的離愁別恨,流溢位悽迷、傷感的情調,隱隱透露出志不得揚的悵惘之情。其結尾四句為:“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其意有的人釋為對女皇陛下的渴慕,期盼成為她最親近的人,即為“面首”。此意太過牽強,應該是其渴望得志而不得、欲展抱負而不展,失意彷徨、苦悶鬱結情緒的表達。

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武則天讀後大加讚譽,悄悄對近臣崔融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聞之羞愧無比,從此之後,人們就經常看見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後來朝廷官員面見皇帝時,口含雞舌香已成為一時風氣。明清之後,口含雞舌香以避口臭、增芳香,已成為朝臣和士大夫們的日常之事。至於文人雅士以香贈友,更是常見禮節。

不過,我倒是喜歡當代版詩詞裡帶著淡淡憂傷的“丁香結”情緒。大約二十年前,有首唯美的校園民謠,歌名叫《丁香花》,相傳是歌者懷念因車禍而不幸逝去的戀人的,“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麼憂鬱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歌曲反覆詠歎,憂傷滿懷,表達對逝去戀人深深的懷念,也表達了對那段夢幻般年代綿綿不盡的追思。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輕輕哼唱這首淡紫色格調的曲子,誰的青春的記憶裡沒有千千丁香結呢?

作者: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