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2022-07-27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林業

草繩機器在哪裡能賣到

城市是快速的,鄉村是緩慢的;城市是繁華多彩的,鄉村是樸素寧靜的。在這種快與慢的切換之間,有這麼一群普通人,從城市迴歸田園,開啟生活的方式不止一種。他們透過自己的勤勞、自己的巧思,重尋勞動的價值,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種著另一種“幸福”。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即使嘗過人間百味

最難忘的,或許是

爸媽做的一道家常菜

無論遊子走多遠

那是留在舌尖的

也是留在心裡的

家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撫慰遊子的臘味

“一鍋新蒸的白米飯,上面覆上切成薄片的臘腸,米飯升騰的熱氣,將臘味的油脂溢位,總能讓我胃口大開。當時我外出打工時,這是最難忘的一道家鄉味……”

三十剛出頭的陳凱琳,一邊回憶在珠海工作時的情景,一邊和我們聊起了心心念唸的臘味。如今,他已回到家鄉三年,一改過去從事過的IT行業、餐飲業和新媒體行業,轉而投身到了新洲農特產領域。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陽東區新洲鎮是陽江市知名的臘味產地。境內的紫羅山,是粵西地區第二高峰,為當地帶來了獨特的山地清新空氣。秋冬時節,北風一起,一片片沐浴著日光的曬場,便紛紛掛起了一串串新鮮製作的臘味。其中,尤以肥瘦相宜、紅白相間的臘腸,吸引回頭客最多。在時間的作用下,豬肉豐腴的油脂浸潤了瘦肉,色澤明亮,不柴不膩。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春節前夕,凱琳所在的眾生農業合作社,進入各式臘味製作的繁忙季。這段時間,單是成品臘腸,每天就能生產供應1200斤左右。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陽江人的過年餐桌,臘味可是重要年味。無論是除夕那天的鹹圓子,還是配上芥藍或荷蘭豆炒上一盤,或蒸一道臘味拼盤,都是團年飯中少不了的。”連日來,從市區趕來新洲選購臘味年貨的市民明顯增多。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接過父輩的“接力棒”

“新洲的臘味在本地有名氣,但品牌、運營等方面還沒能走得更遠。之前從事的工作,給了我“網際網路+”的思維,也積累了一定的營銷經驗。回來幫父親後,我就想把這些優勢,用到傳統農特產推廣方面。”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凱琳說,父親一輩得益於改革開放,成了村裡第一批“農業商人”,將家鄉的荔枝出口到了東南亞市場,且一直保持穩定份額。自己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不少知識,加上這些年在外歷練儲備,相信自己這一代年輕人,在鄉村振興的利好政策中,也能為家鄉做一點實事,同時闖出自己的一片“田園事業”。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比起快節奏高收益的工作,轉行農業需要沉下心來,做好長期應“戰”的準備。凱琳的“臘味生活”,剛起步時就邁入了升級版。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加工車間,嚴格按照食品衛生生產標準管理;整個生產流程24小時閉路電視監控;1600平方米的曬場,採用全封閉不鏽鋼防蠅防蟲紗網;臘味製作堅持不新增色素及防腐劑。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敢於投入的後盾,來自合作社30多名會員的團隊力量,他們深感以往那種家庭作坊式作業,存在著裝置簡陋,產能過低,品質不穩,儲存不易、品牌不響等一系列問題,制約著新洲臘味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對當地經濟也助力甚微。

現代化生產模式,會不會流失掉傳統臘味工藝的優點?這個疑問也隨之而來。“我們轉變的是經營理念和方式,不變的是手作臘味的品質。”凱琳的回答充滿自信。

源頭好肉+汾酒釀造,還有……

食材好,臘味才地道。當天鮮肉,一小時達。每天清晨7時左右,正規屠宰廠出來的鮮豬肉就會陸續運抵生產線。細問之下,收購豬肉也有講究。以臘腸為例,瘦肉選取的是後腿肉,肥肉部分則來自豬脊標。為了每一片臘味,既能嚼出緊緻肉感,又不肥膩,肥瘦比則按照3:7充分攪拌醃製。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攪拌過程中又有門道了。凱琳透露,他們加的是清香型汾酒,雖然比起土泡米酒等其他酒類,成本會提高,但口感更甘醇。從調味、灌製到分段扎草繩,每個環節都由手作生產。像市面上見到的尼龍繩臘腸,就多為機器加工。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為了保留新洲傳統臘味中的天然風乾味道,在晾曬時,選擇日照充足且通風處,生曬一天後,進入無煙烘焙房,用風機把溼熱氣體排出,避免生菌腐壞,然後繼續拿到曬場。在乾燥天氣下,一般需要自然風乾8天左右,複合了酒香、脂香、甘甜鹹香的成品臘腸,終於濃縮而成了。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凱琳帶領的眾生農業專業合作社食品加工廠,是陽東新州鎮發展臘味產業專案的一個縮影。據瞭解,目前全鎮具備標準化臘味生產的加工廠約有16家,家庭式作坊10多家。今後如何進一步擦亮臘味特色鎮的品牌,還需加強政府方面的引導、支援和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

“我們目前的臘味生產期,仍集中在中秋前至春節前,這5個多月的產值為500-600萬元,可為省內市場提供3萬斤臘腸、1萬隻臘鴨和1。5萬斤臘肉。2022年,我們計劃實現全年生產,在立體化拓寬銷售渠道,打響品牌知名度,邀請生豬養殖戶和臘味加工廠成立行業協會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夾雜著春節前夕的忙碌,凱琳展望新一年躊躇滿志,或許他的“臘味”生活,又要翻開新的篇章……

家鄉的味道|廣東陽江“臘”小夥曬出地道家鄉味

影片:

林少傑

【來源:直播陽江】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