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古代文人奇葩愛好,為祭奠友人,皇帝率眾學驢叫

2022-03-21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畜牧業

古代驢叫什麼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戰火不斷,百姓生活潦倒,苦不堪言。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竟然出現了個奇葩藝術——欣賞驢叫。據民間流傳的說法:有人聽見驢的叫聲,就像聽到了天籟之音一般,如痴如醉,欲罷不能。當時的很多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將相,都把聽驢叫、學驢叫當成一種潮流、一種時尚。

古代文人奇葩愛好,為祭奠友人,皇帝率眾學驢叫

王粲是東漢末年文學家,與孔融、

陳琳

、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並稱“建安七子”,並且是“

建安七子”

當中最有成就、最富才華的一位,

與同樣在文學上造詣很深的”建安三曹“中的曹植並稱“曹王”

王粲這個人博文強識,記憶力超群,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一次,他和朋友路過一處地方,看到路兩邊有碑文,於是他們邊走邊閱讀碑文,過後,朋友問他能否背誦下來,他便當著大家的面,把剛才看過的碑文從頭到尾背了下來,居然一字不差。他還善長寫文章,能夠做到下筆成篇,不用修改。

建安期間,曹氏父子三人,也都喜歡文學,在當時的文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曹操的兒子曹丕是魏國的第一位皇帝,出於共同的愛好,他與“建安七子”關係密切,他們經常聚在銅雀臺談天說地,飲酒聊天。

像王粲這樣的大文豪,就有著聽驢叫、學驢叫的癖好,每當他高興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學驢叫,學得惟妙惟肖,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成為聚會上的亮點。

古代文人奇葩愛好,為祭奠友人,皇帝率眾學驢叫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詼諧幽默、出色有才的文人,身體狀況卻很糟糕,從20幾歲開始便一直飽受病痛的折磨。因為生病的原因,王粲和張仲景經常有來往。張仲景憑藉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發現這位20多歲的年輕人體內竟然隱藏著“麻風病”的病源。他告訴王粲要儘早治療,否則再過二十年,眉毛便會全部脫落,眉毛脫落半年後,就會病入膏肓,神仙也救不了。王粲聽了根本沒往心裡去,對於張仲景讓他吃藥的勸告,也置若罔聞,果然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眉毛便開始慢慢脫落,此時治療為時已晚,半年後,他被麻風病奪去了生命。

古代文人奇葩愛好,為祭奠友人,皇帝率眾學驢叫

這是文壇的一大損失,作為王粲的好友,曹丕很是傷感,專門為王粲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還親自帶領著這些文人雅士前去祭奠。來到王粲的墓前,曹丕說:“這麼多年的交情,官話、客套話都不必說了,王粲生前最愛聽驢叫、學驢叫,讓我們一起學驢叫來送王粲最後一程吧”。說罷,曹丕率先學起了驢叫,其他人看到皇帝都帶頭叫了,便也跟著學起了驢叫,一時間,王粲墓前驢叫聲此起彼伏,

哦啊~

哦啊

各種驢叫聲五花八門,有粗獷的、低沉的、原生態的、還有海豚音,好不熱鬧,那場面,想想都讓人捧腹不已,就這樣伴隨著王粲的下藏,歷史上誕生了“我們一起學驢叫”的集體行為藝術。

古代文人奇葩愛好,為祭奠友人,皇帝率眾學驢叫

哪怕用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在追悼會上“學驢叫”都是那麼令人匪夷所思,不合時宜,既不嚴肅也不莊重,不過想想看,當時的文人正處在追求個性解放、精神自由、自我放飛的過渡期,況且自古文人行為舉止大都放浪不羈、不拘小節,這種別出心裁、不拘泥於定式的祭奠形式也恰恰體現了曹丕與“建安七子”之間不同於常人的特別情誼,就是不知道當時面對這種場景王粲的家人是作何感想的?但也許曹丕是出於嫉妒,故意在王粲死後噁心一下他也說不定,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參考:《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