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2022-04-14由 琢磨君專欄 發表于 畜牧業

驢叫代表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曹丕的文學造詣極高,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還有一句老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作為“建安三曹”之一的曹丕也很喜歡和一些文人墨客交朋友,甚至是做知己。漢獻帝建安年的“建安七子”是文人中的佼佼者,他們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其中尤以王粲深得曹氏父子賞識和信賴。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王粲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龔做過太尉,祖父王暢當過司空,二人都曾位列三公。而王粲也是天資聰慧、年少出名,深得當時的著名學者蔡邕賞識。蔡邕認為王粲是個奇才,於是將家裡收藏的書籍文章,全部送給了王粲!但因為東漢末年時局動盪,王粲懷才不遇,從17歲開始去荊州投靠自己的同鄉、荊州牧劉表,到了27歲也不得劉表重用,所以王粲一直有志不伸,鬱鬱寡歡!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後,31歲的王粲也歸附了曹操。此時的王粲才算是遇到了真正的人生伯樂,曹操非常欣賞王粲,任命他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王粲不但深得曹操賞識和重用,而且還和曹操的兒子曹丕和曹植的關係也很密切,經常一起切磋詩賦。也正是在這段時間,王粲和世子曹丕培養了深厚的友誼!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隨曹操征討孫權,次年春,在北還途中病逝,終年41歲。訊息傳來,整個建安文壇大受震動,曹丕更是不勝傷感!

曹丕作為世子身份,親率眾文士為王粲送葬。為了寄託對王粲的眷戀之情,曹丕對王粲的生前好友們說:“王粲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說完,曹丕帶頭學了一聲驢叫,眾人也跟在後面學起驢,一時間,一片驢鳴之聲響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驢鳴送葬”,也算是中國最早的“集體行為藝術”了!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但為什麼“建安七子”的王粲會對驢叫這麼情有獨鍾呢?原來驢叫在魏晉時期是一種風尚,特別是在文人墨客之間,大家一見面就會發出兩聲驢叫,表示親暱。而王粲也有學驢叫的癖好,他每次聽到驢叫聲,都開心不已。據說,王粲學完驢叫後,思維就會更加敏捷,而且文思像泉水一樣往外噴發。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

我們現代人看來,在人墳前學驢叫是一種很禮貌的行為,是對死者的不尊敬;但是古人不這麼認為,他們是用驢叫的形式來表達對死者的真心哀悼!更何況魏晉時期的文人追求自由精神、個性解放,這樣看來他們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曹丕在一大臣墳前學驢叫,現代人認為是侮辱,但古人認為是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