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2022-02-17由 若曦侃歷史 發表于 畜牧業

硾箋是什麼

地方名紙的出現直接反映了唐宋時期造紙業,在生產經營中對於地方品牌和子品牌建構的努力,而

這些名目繁多的紙種也不單單是簡單的命名,造紙者對紙進行等級劃分的過程中也往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以提高其產品的附加價值,而紙品等級的劃分與造紙工藝的應用也密不可分。

唐宋時期造紙工匠為了迎合文人群體的喜好,在紙張加工和裝飾方面費了很多心思

。具體來說唐宋時期按紙張的加工工藝可以分為砑花紙、砑光紙、彩箋、防蠹紙、水紋紙、簾紋紙和羅紋紙等幾種。這些紙種按工藝的不同又細分為不同的名紙,而這些各種各樣的加工工藝,也反映了造紙者為迎合市場需求搶佔市場份額,提升產品利潤所做的努力。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一、裝飾紋樣砑花紙

砑花紙即利用砑花工藝加工而成的紙張。砑花是利用雕有紋路或圖案的硬模在紙上壓出圖案的工藝。

根據學者研究砑花紙一般分為白拱和色拱兩種表現方法都無需用墨

,色拱是先餖版套印然後碾壓拱花,另外又分為白砑與色砑,色砑是直接把彩墨刷在模板上,之後以碾壓替代印刷而成圖的工藝。

元費著《箋紙譜》有記載,

“砑則為布紋,為綾綺,為人物、花木為蟲鳥,為鼎彝,雖多變,亦因時之宜。”

說明在唐宋時期砑花紙作為一種造紙工藝在造紙上廣泛應用。現在存世的砑花紙一般為書畫作品用紙,經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院何炎泉整理復原,得以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砑花紋樣的豐富在更大程度上也迎合了紙消費者的心理喜好,

除使紙張更為精美的裝飾性效果外,也往往被當時人們賦予美好的寓意

。多種多樣的造紙工藝在紙上的應用使市場上,有了更多可供選擇的紙種,而這種帶有紋樣的紙更是能在消費者購買時產生直接的購買慾望,從而提高其產品市場佔有率獲取多利潤。

宋代砑花紙砑花圖案主要分傳統紋樣和單獨影象兩種。

傳統紋樣方面一般有龜背紋、龍鳳紋、卷草紋、牡丹紋、蝴蝶紋等等

,這類紋樣在砑花紙種的應用主要採用滿紙幅鋪滿的方式。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如蘇軾《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所用紙即為砑花箋的一種,龜背紋樣佈滿整個紙幅,這樣的帶有裝飾紋樣效果的書畫用紙,在消費者面前的吸引力自然是巨大的。另外

蘇軾《書尺牘(屏事帖)》中的紙張,同樣也使用的佈滿紙幅的變體龜背紋裝飾的砑花紙

龜背紋除了裝飾效果的美觀外,亦有美好的祝願包含其中,常有延壽吉祥的蘊意。

《洪範五行》曰:“龜之言久也,千歲而靈,此禽獸而知吉凶者也。”

可知由於龜的壽命很長和用於卜筮的特點,常被人賦予吉祥神聖的意義,常見的有占卜吉凶和長壽兩種美好含義。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卷草紋在宋代砑花紙的應用可見於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圖》,也是整幅紙上都佈滿了卷草紋樣,與圖畫部分重合卻不影響作畫效果,體現了造紙工人高超的砑花技術。

卷草紋的獨特形式感具有中國傳統紋樣涉及的延續性,體現在源於彩陶裝飾的波狀捲曲和 S 形連續不斷的形式。

這類連續不斷的裝飾紋樣表達了對於吉祥如意、綿綿不斷的無限希冀

。蝴蝶紋在砑花紙中的應用可見於蔡襄的《致通理當世屯田尺牘》,主要表達了蔡襄向好友馮京辭行致意,圖中可見應用於砑花紙中的蝴蝶紋樣設計結構緊密,蝴蝶紋樣為細線勾勒描繪生動細膩,兩對蝴蝶呈對稱型排列更增加了圖樣的穩定性。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外圍以線型珍珠圓形圖案包圍,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紋樣的構圖方式。這種蝴蝶紋樣作為工藝美術紋樣,在該砑花紙應用中起到了良好的裝飾效果。

蝴蝶紋樣在紙張製作與設計中的使用,包含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友人的深厚感情

另外可見用於砑花紙的紋樣圖案還有很多,如變體龜背紋、魚紋、雙鳳紋、連枝牡丹紋等等,如魚龍紋常常表達“魚躍龍門”寓意男子在仕途上的順利和成功,鳳紋紋樣常常表達對富足、祥和的美好祝福。總之

這些紋樣大多都表達了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世俗生活在造紙工藝上的直接反應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世俗裝飾紋樣這一類被大量應用於絲織品、瓷器裝飾、金銀器等諸多方面。

此類裝飾紋樣本來就帶有高度扁平化特徵,世俗裝飾紋樣線條流暢富於變化,一般呈對稱型分佈識別性極強

另外再加上該類紋樣本來所具有的吉祥寓意,在古代商標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地被應用於商標設計當中。如

在河北磁縣的磁州窯遺址中發掘出土的“張家造”系列瓷器,器物底部的商標紋樣顯示即為荷花蓮葉造型。

又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搗藥商標,也是使用傳統紋樣和神話母體進行創作的。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二、文人畫砑花紙

與世俗裝飾紋樣相對的是文人化的風雅圖案在砑花紙中的應用,這類影象在砑花工藝中出現,一般處於紙張中心區域,單獨形成一個畫面。一般

以文人畫為底本製作,本身就帶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這樣的帶有文人氣息的砑花紙張很受文人群體的喜愛,是造紙者對於市場細化、產品定位明確的結果。

唐宋時期文人類單獨砑花影象可見的有瓜果類、花鳥類、器物類三種

瓜果是唐宋時期文人畫創作的一大主題,存世繪畫以瓜果為主題

的作品有南宋吳炳的《枇杷繡羽圖》、南宋林椿的《葡萄草蟲圖》、北宋趙昌的《折枝桃圖》、宋佚名的《離支伯趙圖》、宋佚名的《瓜實草蟲圖》等等。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現存可以看到的瓜瓞紋在宋代砑花紙中的應用,有黃庭堅的《自書松風閣詩卷》,在中間部分砑有單獨成圖的瓜瓞圖樣,亦為細線勾勒成型,為作品增多了更多的藝術性,可以想見

在黃庭堅用心挑選砑花紙張並書寫完成時,書畫交相輝映的美好畫面

瓜瓞在古代一直都有著美好的寓意,

《詩經》中就有“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的記載

。而在黃庭堅的《自書松風閣詩卷》中,紙張加工使用文人類書畫砑花,把傳統的美好寓意和文人所追求的風雅情趣,巧妙結合構成了砑花工藝的進一步提升。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除瓜瓞圖案外,另一個存現可見的宋代砑花紙圖案是荔枝,荔枝作為唐宋時期深受文人喜愛的繪畫主題,常與菱角一起出現表達聰明伶俐的含義,

與桂圓、核桃一起出現則取其三者共同的吉祥寓意,加上其外形圓潤,常表達連中三元的美好祝福

荔枝單獨出現也常常表達與“利”、“俐”同音,表達吉利、聰明伶俐的美好祝福。宋代張即之《致尊堂太安人尺牘》的書寫紙張中就出現了一幅單獨成畫的砑花荔枝圖案,

圖案設計細膩從枝幹到枝葉、從荔枝到蝴蝶一應俱全,形成一幅構圖穩定、內容完善的荔枝圖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而與眾不同的是該幅砑花圖案與上文中出現的細線勾勒式的繪圖方法不同,呈現出塊面繪圖特有的體積感,而且對於細節的描繪即荔枝的刻畫也相當生動。使

用陰刻加陽刻互相輔助的雕刻手法,使這幅荔枝圖上的荔枝紋樣呈現出三種不同的視覺效果,堪稱砑花圖案的精品

書信使用紙張砑花選擇枝繁葉茂,花鳥類砑花圖案,花鳥畫是唐宋時期文人畫的主題之一

。因此文人畫應用於砑花工藝花鳥畫,理所當然的成為受文人喜愛的主題。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宋黃庭堅《與黨伯舟帖七》中載:“辱手筆,承侍奉吉慶為慰,棗極副所闕。蘆雁箋板既就,殊勝,須尋得一水精或玉搥,乃易成文耳!”其中提到了製作砑花紙所用到的“蘆雁箋板”。宋《宣和畫譜》亦載:

“至於畫陂湖林樾、煙雲鳬雁之趣,荒遠閒暇,亦自有得意處,雅為流輩之所貴重。”

進一步證明了文人群體對於蘆雁繪畫題材的喜愛。

砑花選用的文人畫花卉題材主要也

傾向於風雅、清麗的追求,常見題材有蘆葦、水仙、梅花、松竹等等

。現存可見的宋代砑花紙水仙圖案為宋杜良辰的《致中一哥新恩中除賢弟尺牘》,圖左下方部位砑有一支插在琮瓶內的水仙花,畫面從左下方開始一直延伸到畫面的右邊部分,疏密有致構圖穩定。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另外對於水仙的描繪也十分到位,全圖以線條勾勒枝葉與花朵,描繪生動有力栩栩如生。宋代對於水仙的描繪也不在少數,如北宋黃居寀的《花卉寫生圖冊》、南宋趙孟堅的《水仙圖》等等,都表達了宋代

文人群體對於水仙淡雅的清香和俊逸高雅的神韻的喜愛之情

,並透過水仙表達其自身隨意所適,嚮往自由的精神追求。

除水仙外梅花也是常見的文人畫題材,現存宋代砑花紙梅花圖樣可見於北宋薛紹彭的《草書元章召飯帖》中,畫面中央砑有一支插在仿青銅器紋樣的花瓶之中,

樸拙與靈動相結合,與書法作品相映成趣

。梅花在宋代常常被賦予閒靜幽隱、蒼勁剛毅的內涵,南宋更是越來越強調其性氣的孤高貞烈。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三、其他裝飾工藝

除砑花紙外,唐宋時期造紙業工藝還有砑光、染色、防蠹等等。普通紙張經過砑光處理更易於書寫,

“今世苦無佳紙,東帖腐爛不必言,綿料白紙頗耐,然澀而滯筆。古人箋多砑光,取其不留也。”

文人群體也是砑光紙的主要消費群體。

《五雜俎》記載:“又一友人所見褚遂良《黃庭經》,紙是砑光,下筆皆偏鋒,結構疏密不齊,與今帖刻全不類。”。

米芾“餘嘗硾越竹,光滑如金版。在右拳上,短截左肘。入笈番覆,一日數十張。”

。黃庭堅更是強調紙要經過砑光處理,《答德修都監簡》:“硾紙亦好,候令溪東紙工加意作。極厚極白簡紙去,毎硾了輒中分之,亦應乏也。”。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砑光技術應用於紙張加工不但更有利於書寫繪畫,更增加了紙張的價值。彩箋即有顏色的紙張,透過染色技術給紙張施加色彩使其更為美觀。《文房四譜》載

:“蜀人造十色箋,凡十幅為一榻。每幅之尾,必以竹夾夾,和十色水逐榻以染

。當染之際,棄置椎埋堆盈左右,不勝其委,頓逮幹則光彩相宣不可名也。”描述了製作彩箋的過程。

除染色外唐宋造紙工藝還會在紙張上施加雲母,來打造隱約的閃亮效果,前文中帶有龜背紋圖樣的《致至孝延平郭君尺牘》和宋徽宗帶卷草紋裝飾的《池塘秋晚圖》就示即施加雲母所形成的視覺效果。

另外唐宋時期還有防蠹紙、水紋紙、簾紋紙、羅紋紙、烏絲欄等加工紙

,前人已有過很多研究成果,這裡就不加敘述了。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時期的紙張加工工藝多種多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疊加使用,如宋元之際的畫家李衎的《墨竹圖》,用紙幅面較大,

紙上迎光可見篆書“雁飛魚沉”和隸書“溪月”等文字,更有云中飛雁及魚翔水底的圖案

。是在皮料紙的基礎上經過上蠟、砑花製作而成的。

這幅紙字與砑花影象互相呼應,反映了唐宋時期造紙工藝的高超技術。 從上可見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主要以實用為主,花紋多為暗花,

在保證紙品藝術性和裝飾性的同時不影響只紙張的書寫繪畫,紙張的裝飾是服務於紙張整體的使用效果

的。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不論是在砑花、砑光、防蠹還是染色上,唐宋時期造紙者往往融美觀與適用於一身。其次唐宋時期造紙業工藝美術的應用,也反映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對紙張工藝的不同施加程度和施加工藝的不同,紙品被分為各個等級,這更適應了市場的發展。

在更加多樣化的市場中,被劃分的各個等級的紙張都能找到其消費群體,而消費群體的分流也保證了造紙者利潤的穩定性。最後唐宋時期造紙業加工所生產的紙品,其花紋、色彩及質量不僅僅是別等第、分貴賤的標誌,還

因為其展示性而凝聚了裝飾藝術的精華,體現的審美的變遷。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其中所反映的風雅與世俗的兩種工藝風格,既反映了社會不同群體所喜愛的不同藝術風格,

造紙者為適應社會需要,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獲取更多利潤的努力,也反映出雅俗觀念的流動與變遷。

此時期人文群體不光喜愛立意風雅、閒適的紙張紋樣,也常常購買使用

帶有濃郁世俗意味的吉祥圖樣的裝飾紙張

,社會階層的流動加快,社會的審美風尚也隨之變動,最後加速了雅與俗的融合,

可以說紙張紋樣與裝飾是當時整個社會風尚的直接體現。

風雅與世俗,唐宋時期造紙業中,工藝美術的應用

四、總結

唐宋時期紙張的使用量和產量都較前代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使用者主要是文人,這個時期文人的地位非常的高群體非常大,是主要消費群體。

唐宋時期紙張製造過程中所使用的砑花工藝,其體現的消費偏好及雅俗變遷使文人消費群體對於地方品牌及其子品牌紙張的文化建構起到很大的作用。

裝飾紋樣砑花紙、文人畫砑花紙及其他裝飾工藝在生產和流傳過程中都賦有強烈的文化意味。

在唐宋時期造紙業不斷興盛發展的背景下,造紙業者對於自身身份認同的追尋

,讓我們更加全面的瞭解唐宋時期造紙業的整體發展和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