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2022-12-29由 內在的探索 發表于 畜牧業

矧可射思的射讀什麼音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儒家文化對於

“個體道德的育成”、“理想社會的構建”

,有兩個基本立論點:一個是推崇

“家庭和諧”

,所謂

修齊治平、內聖外王

之道,最早的出發點都是家庭的日常生活。

和父母的關係,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和伴侶子女的關係

就是“心行中庸之道的人”的初始耕耘地,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完成這些基礎德行,是無法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的;另外一個是倡導

“慎終追遠”

,重視對父母的孝順之情,認為是人的“仁心”之始,重視對父母在生時物質、精神的孝敬,

讓父母舒心和樂

,如果父母過世,則慎重對待葬禮

,順及

重視祖先之靈的祭祀

,以寄託對開創基業的久遠祖先的追念。

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主體,已經滲透至中國的集體意識裡去了(比如:一個不認識字的農民,也會在清明的時候給祖先上墳燒紙)。

作為一個有思維力的在文化裡思索的人,我們對於儒家文化的利弊,不可不經由學習、瞭解就冒然否定

,且

“人云亦云”

,在今天百度上去一搜“黑孔子、黑儒家”的論述,也是有一大堆的。

殊不知儒家文化,自

孔子集大成而講學

後,

幾千年的沿用(正確使用、歪解使用、變形使用、部分使用、僵化使用)

過後,對於國人

精神機體的構成

社會體制的形成

,其中

相關聯的影響

,實在是

一個

很宏大且深邃的大命題

;而且以鴉片戰爭作為座標點,

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是更宏大的一個命題

。近200年間,“黑孔子、黑儒家”的原因之複雜,其中各種利弊因素的考量……根本不是尚

停留在“二元對立思維”層面裡的人

所能理解的

(比如說:數代人的救亡圖存的心、近代政體意識的參與等)。

想要參與這樣宏大命題,在文化的極限思維帶裡探索。至少需要兩個準備。一、學習,學然後知不足。先去學習和了解,才有思考與探索的基礎。二、修行,個體去成長突破。透過自身的生命成長去檢驗古代文化是否有用,以及什麼成分有用和“什麼地方已經不符合於這個時代”。無論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耶穌文化,還是西方的哲科文化……還原其底部,不過是:一個人如何看待“天地宇宙、人與社會”的

,簡稱“智慧”。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孔子對於儒家思想的提出,根植於他深度洞察了春秋時期社會、人心

的“喪亂之因由”(人心之私慾)

,為了“醫心救世”,而提出了“克己復禮、用仁解禮”的學問主張

。所有文化皆有其導向性。儒家文化導向的是,對於“上古社會”的原始共產主義的嚮往,他希望社會恢復過往的

“平靜的、各人安守本位的、勤勞積極的、少有私慾的、雖有階層但剝削不明顯的,至少社會穩定、民眾皆能安身活命(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集體農耕社會”。

孔子的這份嚮往並非

憑空構建,而是對於

“已經失去的美好”的“渴望迴歸”

孔子生活的時代,還能見到夏商兩朝的

原始共產主義餘風。

他擁有一些文化的素材,而商朝的體制文化的文字資料相對充沛些,所以他積極求學,彙編整理,開出自己認為可行的藥方,一生奔走,想將“彙編整理過後的文化體制”推銷給春秋時期的諸侯主,至死之前都沒有放棄過(連方圓僅50裡的意圖自立的小諸侯國,都心存希望,連他某個弟子都表示不理解),在一次又一次叩門與失望過後,只能選擇透過教育將學問傳承下去。這樣的社會參與精神,不應該被“抹黑”,我們至少要心含敬意。無論這些思想主張,是否顯得有些理想化(人心之私慾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無論其精神內涵,在今天的這個年代是否有過時的成分(比如說:階層禮儀制度)……

我們至少要去深入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裡,最偉大的精神財富之一

……

我們只有透過

學習和實踐

,才能真正明白孔子的精神世界和他對社會人心的深度看見,並且從中學習他活在這個世上的高維智慧(感通他的整合視見),而不是機械化復刻他的經驗與言行。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上面似乎是題外話,但其實也不是。

今天

我們要講述的《中庸》第十五、十六章,就涉入了“家庭和諧”、“慎終追遠”的內容

瞭解儒家文化的起點和導向,《中庸》就容易理解很多。我們照例按章節的敘述邏輯,對其分下節奏。

《中庸》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宜爾妻孥。”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中庸》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詩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ěn)可射(yì)思。”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

關於這兩章,要思考和追問的一些點,前面已經提出來了。再補充幾個吧。在古代社會,普遍的人如何看待“鬼神”,如何看待“祖先之靈”?孔子也是古人,但是他是否有另外的態度?

如此夫。

他所表達的“神靈”和我們對神靈的認識,是一碼事情嗎?那麼,什麼是孔子所理解的“神靈”?

曾經他說“敬鬼神而遠之”,然後在這裡提及“神靈”,究竟是想要表達什麼?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中庸》第十五章:

孔子的“生死觀”是怎樣的?他如何看待生死的問題。

這段話比較簡明,和上一章所提及的“

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的含義是相連的。意思是說:

君子所走的中庸之道,是一條很遠的路。但是如何去走呢?必然從最近的地方開始;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而活,也好似攀登高山,而山要怎麼登呢?從山腳開始走起。

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

就是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庭關係)出發,從第一步開始走起(比如說:和家人說話用愛語,學會“非暴力溝通”,不去

指責和抱怨,多給出一些理解、尊重和溫暖……在前面的文章中詳細介紹過在家庭中修行,這裡不詳解了

)。把這些做好了,然後“心行中庸”就算是有了一個起點了。

所以《詩經》在讚歎這個起點呀:

什麼是最近的地方呢,什麼是山腳?

(翕:和順、融洽;耽:安樂;孥:兒子;宜:安)全句是說:“家庭和諧啊,妻子和兒女樂融融,就好像琴瑟和鳴,兄弟姐妹之間融洽,和順又快樂。讓你的家庭和美,讓你的妻子和兒女幸福。”然後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宜爾妻孥。”

子思子用自己先祖孔子的話一錘定音:“父母他們安樂舒暢了嗎?”(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聽起來餘音繚繞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啊。堪比後世禪宗大師,在面對遠方過來求學的人的詢問:

孔子的這一錘,

時,很有趣的反問了聲:

,很有“禪機”

只是談論怎麼修行、什麼是“道”、什麼是“禪”是不夠的——孔子和後世的高僧大德們都在提醒我們,好好生活呀,把家庭關係搞好呀:孝順了父母沒、家庭成員和諧幸福了沒。儒家文化是關注現世生活的,而禪宗也是中國本土化後的佛法,兩者皆有強調在生活中修行的。所謂的“修道”不從生活出發,又修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創造卓越,從你找到成長根源力開始

然後《中庸》第十六章,子思子全文引用孔子的話:

“什麼是禪?”

中國古代的原始信仰裡,以“天”、“道”或“易(變化)”作為信仰主體,更多的是文化的信仰,而不是出於宗教化,雖然“泛神論”、“自然神”也曾經存在過,但不是中國人的信仰核心。中國人普遍敬重的神靈,更多的是

“你們那裡的米多少錢一斤?”——

,這是中國原始先民的造神原則。同樣的,在孔子的眼裡“祖先之靈”和“天地之間若在若不在的神”是並舉的,統稱為“神靈”。在這段話的語境裡: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祖先、神靈,它們的德行,可以說是非常的具足了。雖然這些德行,用眼睛看沒有具體的物,用耳朵聽沒有具體的聲,可是這些德行卻又存在於一切事物之間,遍佈而沒有疏漏。這些德行,讓天下民眾甘心情願齋戒沐浴,穿著盛大的服裝,去祭祀祖先、神靈。(在祭祀的時候)人們會感受到祖先、神明的氣息似乎充塞、散佈於整個祭祀空間(在上、左右,而不在下),就好似在人們的身邊一樣。這就是孔子的

“生前有功於人,死後為神”

的思想主張(不去論神靈在不在,祭祀的時候需要心存敬虔,當神靈似乎在)。孔子提出祭如在的心態,最主要是

“神靈”所承載的是“德”,和“道”是一體的,所以這些描述,是在描述“道”,也是在描述“神靈”

子思子在表述這個核心以後,用《詩經》來為本章節結尾:

“祭如在”

是說什麼呢?翻譯下:

提醒民眾“慎終追遠”

所以說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ěn)可射(yì)思。”

說的是什麼?說的是:天地之間

最隱微

的事物,雖然

不可見

,但也會有

顯明

於天地間的時候,需當其“如實如是的在”去看待,

恭敬之情

不可減少的,

它其實說的不只是

鬼神

”(談論的還有“道”

)。

“神明的降臨,不可以被測度,更加不可以被厭怠、不恭敬。”

是說:

“就是

這個道理啊

總結來說:儒家文化,無論是孔子,還是子思子,其生命的視見,都立在“家庭和諧”、“慎終追遠”上,並且提醒民眾,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

。這章說明了這些的道理,而接下來的章節就進入了社會、政治生活,並借用舜帝大孝德厚獲禪讓、周朝有德治天下的歷史事例試圖去佐證自己的思想主張,提出了“大德必受命”的觀點(雖然被後世質疑:孔子的德行這樣好為什麼沒有受命,這是因為大眾並沒有對受命這兩個字擁有正確的理解)。這部分內容,在後續篇文章裡,我們會進一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