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論語·述而篇》|觀點講解

2023-01-01由 黑蛋文化 發表于 林業

地遊前面的字是什麼

《論語·述而篇》|觀點講解

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子說:闡釋和延續傳統但是不創造發揮,深信並且熱愛古典,私下裡我是拿這點和老彭來比的。

先來說說這個“老彭”是誰。有人說是老子,有人說是活了八百歲的那個彭祖,有說是商朝的大賢人。在這裡他到底是誰並不重要,我們不作深究。

注意一個偉大的詞語“述而不作”,

並不是一個大學老師只教書不寫書。

他這麼說,只是表現出了自己對於傳統文化及歷史經驗的重視,這也是他做學問的態度。

《論語》這個專題寫到這裡,你應該瞭解:孔子的確做了很多傳播和闡述傳統的工作。比如他辦學收徒,傳播當時下才能夠很難接觸到的學問,這就是一種“述”。

但是孔子晚年還做了很多經典整理的工作。比如孔子後來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這幫人懼的原因是孔子在編撰整理典籍的時候,將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夾雜了去了。用如今的話說就是,夾帶了私貨。這明顯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發揚。

孔子是一個文化守成主義者,他一直在追求“克己復禮”。但他依託傳統創造出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概念——仁。“仁”是單獨從《周禮》中拿出的字,是後世2000多年來儒家的支柱概念,是孔子對儒家學派的最大貢獻和創造之一。

“述而不作”其實給了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首先,我們要學。搞清楚我們要“述”的到底是什麼。其次,對所學熱愛,也就是“信而好古”。只有喜歡傳統,才能領略到傳統的精妙。而且,我們的傳統能夠長久流傳下來,就足以證明這種智慧是真正的精華。認真對待這份財富,我們就會受用無窮。

子曰:

“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多看多聽默記在心,終生學習不曾厭煩,教誨別人不曾疲倦,(此外)我還有什麼呢?

這句話說的是孔子自己,吸收和教授知識對他來說,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那麼君子們當然也應該如此,學習而不厭煩,教會別人而不疲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八個字很出名,反而是前面這個“默而識之”你可能沒注意過。“默而識之”這四個字特別傳神。孔子就像一塊海綿,隨時吸收和接受各種資訊知識。這句話的道理不難懂。孔子和亞里士多德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基礎。

子曰: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說:不修養品德,不講習學問,聽到道理不能踐行,有了過失又不肯改正,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這句話說的是孔子所擔心事。成為君子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必須始終處於一種“吾日三省吾身”的狀態。所以孔子也有四憂:品德修養、學習態度、行為準則、自省精神。

這裡說的“不修,不講,不徙,不改”,是孔子憂心自己,也是告誡學生們時刻要警惕的事情。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平時閒居在家時,是一副整齊端莊但又舒適寬鬆的樣子。

這句話寫的是孔子生活的狀態。具體寫的是孔子休息的狀態

孔子的形象經過幾千年的演化裝飾,已經變成了一個道德聖人、一個完人。聖人嘛在人們心中就是完美的、古板的形象。但現實中孔老先生是一個很隨性的人。他只是在需要嚴肅的時候嚴肅,日常生活裡反而放得很開,開明靈活得很。

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如何學習、工作。學習並不是要你一直處於繃緊神經的狀態。勞逸結合是老理,但更是正理。

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孔子說:我實在是衰老得很了,很久很久都沒再夢見過周公了!

我們如今把做夢叫“見周公”,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週公。

周公,

姬姓

,名旦,是

周文王

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

周武王

東伐

紂王

,並製作

禮樂

。因其

采邑

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

西周

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是孔子非常敬仰的大德之人。

孔子一生的夢想就是復禮,他復的這個“禮”就是週週禮,也就是周代的社會制度。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且心嚮往之,曾經時不時地入夢。可見他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夢到過周公的。

但是到了晚年,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仍然沒有看到一絲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希望,所謂“復禮”越來越渺茫,孔子難免傷心。悲從中來,所以這句“很久都夢不到周公了”的確是從心底裡流露出來的肺俯之言。

子曰: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孔子說:志向以施行“大道”為目標,個人行為以品德為根據,一切都依從仁的思想,嫻熟自如地在六藝中悠遊。

前三句沒有什麼解釋的,重點在“遊於藝”的“遊”字。這裡的“遊”,不是莊子那種逍遙於天地之間的“遊”,而指的是實際生活中的智慧、技能。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前文中曾反覆提到的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能。前面說的“仁”“禮”“德”,但最體現就要體現到具體的技能操作中來。

前面孔夫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並透過“時習之”將所學的知識、技藝徹底掌握,爛熟於心,並自由運用而。這也是從知之者、好之者,進入樂之者的過程。

從精益求精到運用自如,這是儒家所踐行的“內在超越”的境界。悠遊從容、自得其樂,而且隨時能夠活學活用、點化後學。從這點上看,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孔子的教學大綱和儒家思想的核心綱要。

子曰:

“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說:凡是帶著一束以上的肉乾作見面禮的人,我沒有不教他的。

我們先來說這個“束脩”,就是一束肉乾,在孔子的時代是十條。

古代民間上下級、親戚、朋友之間相互饋贈的一種禮物。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唐代學校中仍採用束脩之禮,並由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而有差別。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的禮節。束脩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

孔子看中的不是這幾條幹肉,而是你是不是按照禮節來拜見我。從這個角度說,這也是孔子對禮的重視。

大多數時候,這就是孔門弟子的學費。但是,孔子這學點費和現在某些民辦學校相比真算不上什麼。

孔子辦的是個私學,沒有官方撥款,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來維持。

子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難到左思右想還想不通時就不開導他,不到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啟發他。給他一個方向,他不能從多個方面來理解的,就不再給他講了。

這句話比較難理解,我們先解釋一下中間兩個的字。“憤”是有好奇心還沒得到的樣子,“悱”是想說說不出的樣子。孔子還順便發明了一個成語“舉一反三”,現在我們也在經常用。

這句話你可以理解成孔子的教學方法。只有當學生下足了功夫而不得要領時,孔子才一語道破。掌握好這個節點,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這句話在今天仍值得我們深思。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你事先不管學生到了什麼程度,就把結論、道理隨便地直接灌輸給他,不但不會幫助學生理解,恐怕還會有負作用,學生不會重視、珍惜這輕易得來的知識智慧。

如今有的教師不明白這一點,只顧滿堂灌,可剛下課學生全都“還給老師”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進餐,從來不曾吃飽過。

喪禮是孔子追求的禮儀制度裡的大事。

孔子這句話你需要將心比心的去理解。這也是孔子重視禮儀制度最基本的出發點——“禮”不是為了追求表面上的儀式,而是透過禮儀來訴諸內心情感的表達。

一般來說,去參加葬禮,主人家都會招待客人用餐。現在也是如此,誰家紅白事的時候,村裡鄉親和親朋好友都會前來。如果是喜事時,那就熱熱鬧鬧;但如果是喪事的時候,此時不可開懷暢飲、大吃大喝。孔子就對此非常慎重,參加喪事吃客飯時,意思意思就行了。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孔子在這一天哭過,就不會再歌詠了。

這句話單獨單獨放在這裡讓人不知所云

其實這一章要和上一章放在在一起理解。上面說了孔子在別人辦喪事時,不會大吃大喝。這一句話是進一步體現孔子對逝者的尊重。

一般說哭泣,往往是有喪事。親人或者朋友的家人故去,弔唁時也會動情哭泣。凡是這種場合,儀式過後,一整天就不再能聽到孔子的歌聲了。

子謂顏淵曰: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

暴虎馮(píng)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對顏回說:用我就行動起來,不用我就隱居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吧。

子路說:如果統帥三軍的話,您和誰在一起呢?

孔子說:不靠車徒步打虎,不用舟船隻身渡河,死了也不知後悔的人,我絕不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跟我在一起的人,臨到大事一定要知道害怕,善於謀劃而能成功者才行。

這段話中孔子又為我們發明了一個成語——“用行舍藏”意思就是,任用我,我就出來大展拳腳;不任用我,我就退隱江湖、逍遙快活。在孔子看來,顏回和他本人都具這樣的素質。“用行舍藏”也成為了中國早期士大夫的處世態度,最終影響了後代讀書人的行動策略與處世風格。

有點像我們前面說過的: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和後世講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同樣的道理。

第二句子路的問題就是一種不服氣的反問。前面我們總結過孔門這幾個弟子的性格。子路屬於那種魯莽、直率的人。孔子表揚顏回他肯定不服。《公冶長》篇裡,孔子點評子路:“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在這裡就體現出來了。

在這裡又出了一個成語——暴虎馮(píng)河。

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暴虎:徒手搏虎;馮:同憑;

馮河

:過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過河。

最後孔子這句話是教訓子路的。勇而無謀者,和徒步打虎隻身過河沒有區別。算不上真正的勇者,只能被看做是莽夫。戰場也是有道理和技術的。單是莽夫之勇,必定吃虧。可能喪師辱國、一敗塗地,會給國家人民帶來災難。

孔子教授的六藝中有射、御。但教不教軍事戰術、謀略一類的東西,孔子沒有直接說過。但是從種種史料來看顯然是教的,包括他們學習的《尚書》中涉及到的歷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