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鐵觀音製作過程曾經是國家保密技術

2022-02-16由 鎮在說 發表于 農業

鐵觀音茶沒曬青怎麼搖青與攤青

為什麼一樣的茶葉,製作出來後的的香氣、韻味,乃至質量卻不一樣?最重要的原因是發酵程度的差異。發酵是半發酵類烏龍茶的核心技術,造就了茶葉千差萬別的口味和高低不一的品質。發酵環節主要有搖青和攤青。

搖青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采取“搖動”和“靜晾”相互交替、反覆進行,產生摩擦運動,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茶葉內含物發生理化變化的特殊工藝過程,目的是促進內含物分解、轉化、縮合和酶氧化作用,茶梗中的各種元素向葉片轉移和水分均勻滲透散發,茶鹼素分解,茶多酚、脂多糖、咖啡鹼等物質形成,減少茶葉的苦澀度,形成獨特的色、香、味。傳統鐵觀音的搖青次數達4-5次,搖青和攤青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其程度要根據季節、天氣和鮮葉等情況變化靈活掌握。

鐵觀音製作過程曾經是國家保密技術

第一遍“搖勻”:從茶園採回來的鮮葉經過萎凋後即可進行第一遍搖青,透過搖青使茶青的水分分佈均勻。第一遍搖青掌握既短又輕的原則。搖青後,把茶葉放在青房進行低溫攤青。

第二遍“搖活”:攤青1-2個小時後進行第二遍搖青,搖青的時間比第一次長,轉數比第一次多。經過第二遍搖青後,茶梗的水分帶著各種元素向葉片轉移,茶葉逐漸變“活”。

第三遍“搖香”:攤青2-3個小時後進行第三遍搖青,搖青的時間比上一次長,轉數比上一次多。這次搖青後,茶葉的邊緣慢慢變紅,芳香物質開始形成,香味漸濃。搖青後,再次放回青房攤青。

第四遍“搖韻”:攤青3-4個小時後進行第四遍搖青,這次搖青的時間更長,轉數更多。經過搖青後,茶葉出現“綠葉紅鑲邊”,內部茶鹼素開始大量分解,茶多酚、脂多糖、咖啡鹼等物質逐漸形成。搖青後,繼續放回青房攤青。

最後一遍搖青後,要根據發酵情況“開鍋”殺青。“開鍋”時間的選擇十分關鍵,是茶葉質量的關鍵。“開鍋”一般在下午或傍晚,這時製茶師傅會到鄰居串門,看看哪家能做出好茶,有經驗的茶師傅只要把茶葉抓一抓、聞一聞就知道質量如何,同時互相交流探討,甚至鬥鬥茶、打打賭。

傳統鐵觀音的發酵時間長達6-10小時。低發酵的清香型鐵觀音搖青次數少、時間短、程度輕;酸味型的鐵觀音還要堆青發酵。

好茶難做!發酵技術至今尚沒有量化的、固定的標準,完全憑製茶師傅的經驗和感覺,準確把握每個環節,而且環環相扣,互相銜接,有時甚至要靠碰“運氣”。

鐵觀音製作過程曾經是國家保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