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多稜鏡)

2023-01-23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2019年中國有多少農業人口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對於提升城鎮化質量、釋放國內需求的巨大潛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國約有3億農村人口透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成為新市民。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對於提升城鎮化質量、釋放國內需求的巨大潛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讓更多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有利於穩定城市產業工人隊伍,提高其就業穩定性和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此同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也會帶動住房、教育、養老、醫療和休閒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從而拉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投資,有望從消費與投資兩個方面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近10年來,我國有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到2022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22%,比上年末提高0。5個百分點。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和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佔比達到90。9%,更多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裡無憂打拼、安心奮鬥。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也體現出新的特點,正轉向質量提升階段。“進城”的意義,不僅是一人闖天下,找到謀生的門路,而是希望闔家進城生活,權益更有保障。面對現實的迫切需求,要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下”。近年來,我國城市落戶門檻繼續降低,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基本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的落戶條件有序放寬。想進“進得來”,還要讓他們“留得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只是簡單的戶籍變化。今後應繼續暢通傳統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渠道,並將戶籍制度改革與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機制結合起來,建立健全經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讓新市民也能享有同城鎮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

進一步健全配套政策體系,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勞動技能素質,讓轉移人口“有發展”“能融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過程,不只是生活空間的轉移、戶籍身份的轉化,也是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等多方面的轉變,要讓他們看到在城市生活長久的希望,增強在城市的價值感、歸屬感。為此,需要大力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勞動技能培訓,強化人文關懷,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社會參與水平。與此同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如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相關政策,需要統籌考慮,協調推進。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20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