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你想吃“純天然”玉米?得回到幾千年前才行

2022-05-15由 我是雲無心 發表于 林業

變異末分叉好嗎

有很多人喜歡說“要吃純天然的食物”,所以那些物種經過“改造”、種植用了化肥農藥的,就經常受到白眼。

但實際上,自從上萬年前的古人開始農耕,“糧食”就不再是“純天然”的了。

比如玉米,純天然的遠古玉米是這樣的。

你想吃“純天然”玉米?得回到幾千年前才行

玉米的遠祖,圖片來自於網路

跟後來的玉米相比,它有以下三個最重要的特徵:

第一、玉米粒外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外皮;

第二、每株玉米有很多分叉,每個分叉上都有一根雄蕊和若干串雌蕊(最後變成“玉米棒”);

第三、“玉米棒”很小。

這三點特徵對於它們的繁衍生息很重要。玉米粒上有厚厚的皮,被動物吃了之後裡面的種子也難以被破壞,拉出來之後還能發芽。一株玉米上有多根雄蕊和若干串雌蕊,保證了總有雌蕊能夠成功受粉,也不容易被外來的病蟲災害或者採食的動物“一網打盡”。玉米棒多了,自然每顆就會小。這種特徵對於繁衍也具有正面的意義——掉在一個地方,發出來的幼苗只有幾棵,也就不會因為養分不足而整體“夭折”。

但這對於人類顯然不是好事。包著厚厚的皮,要去掉太麻煩,不去掉又難以消化。玉米棒多而小,採摘起來也不方便。

好在,自然界的物種總是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突變。有的突變使它們失去了玉米粒上的厚皮,有的突變使得它們的分叉減少,還有的突變是得每株上沒有那麼多玉米棒……對於它們的繁衍生息而言這些突變是“不利”的,對於人類,卻是福音。人類總是選擇那些他們喜歡的植株,收集它們的種子,用於來年的種植。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選種”,最後就得到了後世的玉米。

你想吃“純天然”玉米?得回到幾千年前才行

後世的玉米,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這個過程,就是“馴化”。馴化的玉米每株通常只有一根棒子,所有的營養都集中在它身上,也就長得更大。採摘容易,撕開苞葉,裡面就是美味的玉米粒。

對於人類來說,這實在是很完美。但這樣的玉米,就已經失去了自我繁衍的能力。如果只有一兩株,雌蕊就很容易錯過頭頂的花粉——要成功受粉,也就只能依靠人類進行成片的種植。一根成熟的玉米棒掉在地上,萌發出大量的幼苗,爭奪養分的結果是都長不大——要順利長大,也就需要人類玉米粒去下按照一定的間隔下種。如果被動物吃掉,沒有堅硬外皮的保護,也就被會消化得差不多,無法拉出還有生命力的種子。

成為了人類糧食的玉米,於是變成了完全“不天然”的怪物。它們的繁衍生息,從此只能依靠人類。人類對它們的“馴化”,堪稱是“反自然”的典型。

幾千上萬前人類把野草“馴化”成了糧食,但這並非結束。對物種的改造,對種植條件的探索,從來就沒有停息。在中美洲的古人遺址上,發現了從1釐米到20釐米長的玉米棒,顯示著人類一直在努力。

隨著人類的遷徙,玉米從中南美洲的發源地擴散到了全世界。為了適應各地的氣候、土壤,以及抵抗病蟲害,又繼續培育各種各樣的新品種。

相對於以前的選種馴化,雜交可以有目的性地把不同品種的優良特性集中到一個品種上,產生新品種的速度也快了許多。而後來的誘導突變育種,則是透過化學試劑、離子輻射等處理,讓種子發生隨機的突變,再挑選出人類喜歡的突變體來。根本上說,這是“傳統選種”法的人為加速版本。這種“加速”方法,就更加“不天然”。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這些育種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量優秀的品種的誕生,鑑定了綠色革命的基礎。

你想吃“純天然”玉米?得回到幾千年前才行

各種各樣的玉米,圖片來自網路

相對於古人的“馴化”和“選種”,雜交和誘導突變育種都是高效的。而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為育種提供了能力更強、效率更高的方法:直接針對目標基因進行操作。可以是把其他物種的某個優秀基因轉入,也可以是加強或者抑制某個特定基因的表達。這種新的方法是如此強大,以至於許多人感到了恐懼。比如西方,許多反對現代生物技術育種的人,說這是“做了上帝所做的事情”。

雜交和誘導突變的出現和應用,是在人們還茫然無知的時候就進入了日常生活。它們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人們看到的是它們美好的“結果”。至於獲得它們的過程,人們無暇或者沒有興趣去關注。等到後來瞭解到它們的產生過程,已經習慣了它們的存在,也就當做“傳統技術”而順理成章。而以“轉基因”為代表的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則不同,人們面對產品之前,關於它們的討論已經鋪天蓋地。對於人們來說,它們是陌生的,也是可有可無的,於是“違反自然”就成了它們的原罪。儘管,從萬年前人類開始農耕,就一直在“違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