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2022-04-18由 慢新聞 發表于 林業

黃葛樹是針葉樹嗎

“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重慶大街小巷,初夏的黃葛樹下,童謠在耳畔響起。每個重慶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棵黃葛樹。作家筆下,黃葛樹是人文情懷,是鄉愁記憶。樹,不僅僅是再是樹,他更像是親人,是長輩,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

【1】

“鄉愁是什麼?鄉愁就是愛戀上一棵樹,就寄希望於這棵樹;離開了這棵樹,就深深地懷念這棵樹;重逢了一棵樹,就再也撇不開擱不下這棵樹……”

——作家向求緯

重逢

黃葛樹是重慶的市樹,他也見證著三峽大移民、大搬遷。

萬州北濱路的黃葛樹,綿延2。5公里,是三峽庫區乃至全國難得一見的城市古樹風景線。他們是在三峽庫區的老城淹沒區集中移栽的,樹齡多在數百年間。其中,有棵編號060號的黃葛樹,向求緯一家每年春節都會來與他合影,照全家福。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向求緯老家藥王巷17號的那棵黃葛樹

今年71歲的向求緯是萬州人,中國作協會員,重慶市作協榮譽副主席。“詩歌、散文,寫過關於黃葛樹的文章大約有七八篇。”向求緯對黃葛樹有特殊的情感。編號060號那棵樹,是向求緯老家三馬路藥王巷17號小小天井裡的一棵樹,從小伴著他長大。“有時夏天還在枝椏間斜斜地綁上涼竹板,就在樹上睡午覺。”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向求緯老家——藥王巷17號老照片

2002年,三峽工程二期移民搬遷,老樹陸續在移栽。“我家的樹不抱太大的希望。偶爾到街道、廣場、公園等移栽有古樹珍稀林木的地方也順便看看。心裡總有個感覺:那樹畢竟太老了,多半在清理廢墟時給鋸掉了……”直到2008年11月的某天,向求緯和愛人在北濱路上散步,偶遇了老屋那棵樹:編號060號,原址藥王巷。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6年後,向求緯在萬州北濱路,偶遇“060號,藥王巷17號”,像是見到走散的親人。

“我還掏出手機給我的兄弟、我的女兒打電話,告訴他們這喜訊,讓他們趕緊趕過來看樹。”夫妻倆像是尋找到了走散的親人,圍著這棵飽經滄桑的老樹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不分離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向求緯家裡的客廳照片牆上,已有10來張這樣的全家福照片,從此,與那棵黃葛樹,再也不分開。

找到老屋那棵黃葛樹,從此再也不分離。他,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

從2009年春節起,向求緯全家老小一定會在這棵黃葛樹下照張全家福。“這棵伴隨我家四代人生活生長的黃葛樹,滿目滄桑的黃葛樹,抽出新枝的黃葛樹,一年一張全家福,它才是最好的背景,最好的參照物!”10年來,向求緯家的客廳照片牆上,有10來張這樣的全家福照片:都統一以那棵百年老樹為背景,基本上大同小異地站成兩排,基本上相同的姿勢和笑容,裝上同樣規格尺寸的鏡框,於是客廳裡便有了一種千篇一律又別具一格的氛圍。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2009年,從這年開始,每年的全家福,少不了這棵黃葛樹。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2018年春節,“060號,藥王巷17號”黃葛樹下的全家福。

常在那棵樹下照全家福,“原班人馬”中,也有人提建議:“老頭,這些年這樹也照得差不多了,今年春節該照照別的地方了,萬州美景多得很,只怕是照都照不過來呢。還有人說,年年都是那樹棒棒,多沒勁呀,今年該到照相館正兒八經照張全家福了。”

年輕人怎能完全懂得老一輩的心思?“當年老宅院裡那株老樹,伴著我母親獨身一人撫養我們四姊妹,又看著母親撒手而去。我們四姊妹從樹下分開,天各四方,幾十年老了以後又重聚樹下,然後老樹又被移栽到淹沒線上來,人和樹真可謂同命相連,風雨與共啊!這淵源,這情結,非親歷還真是有些難以理解。”對於晚輩們提出的要求,“軸心”向求緯明確表態:每年照相可以換地方,亂照,隨便照,但裝鏡框掛客廳在牆上排隊的,還是黃葛樹作背景的這一張。

緣分就這樣結下了,定下了,延續下了。

【2】

“黃葛樹見證了父母的婚姻和幸福,也伴隨著我們成長,也給了我希望和信心!”

——作家疏影

見證父母的愛情

疏影是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渝中區作家協會理事,重慶通俗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

疏影出生在渝中區李子壩,從小生活在嘉陵新路66號三層樓的青磚樓。樓下有整整八棵十多米高的黃葛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緊鄰的石頭房子(原美國駐華大使館俱樂部)石牆崖壁上更有一棵上百年黃葛樹,虯根盤結,蒼勁古樸,冠蓋如傘。在疏影的小說散文集《空山竹語》中,《高堂》《老屋密碼》《那年花開狀元府》等文章,我們總能讀到兒時記憶中那些如小夥伴一般伴隨他們一起成長的黃葛樹。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疏影老屋附近那棵百年老樹,根系發達。

“父親和母親是同鄉,父親5歲就從老家來到重慶。”疏影回憶,母親出生大戶人家,20歲那年,父親回老家相親,在鄉鄰眼裡,父親很優秀又在重慶參加革命工作,比較搶手。那一次相親,相約在母親堂姐家,相約的時間過了,父親和姐姐都還沒到,堂姐拽著母親往那條必經的山樑朝父親家去,兩家人恰好在山樑上的那兩棵黃葛樹下遇見。“在母親眼裡,那兩棵黃葛樹似乎也是他們的媒人,65年過去了,母親說起那次相親和那兩棵黃葛樹,眼睛閃閃發亮。”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疏影小時候居住在渝中嘉陵新路66號,老屋對面的黃葛樹至今還在。

在重慶嘉陵新路66號,父母帶著孩子們又和黃葛樹結下不解之緣。“石頭房子是我和小夥伴玩樂的天堂,黃葛樹下跳繩,捉迷藏,黃葛樹下乘涼睡天亮·····

“黃葛樹下的記憶,我,我們一家人,所有的鄰居們,真的無法忘懷。”

希望和信心

疏影是很重感情的作家,聊起黃葛樹見證和參與父母的愛情婚姻,和一家人的不解之緣,幾次都哽咽起來。

9歲那年,疏影生了一場禍及生命的大病,高燒40度,41度,除了柴胡針劑,醫院沒有藥物可以持續性降溫,也找不到病因。醫生曾勸父母放棄,但是父母傾盡努力把孩子救了回來。“在一次回家必經的陡坡梯坎邊,不經意看到一棵一人高的黃葛樹,葉子都枯萎了,看著那棵樹就要死了,覺得那棵樹就跟自己一樣,多病多難,心裡難受就站在那裡看,忽然意外地看到一根枝條上有很小的一粒嫩綠的新芽。”疏影對那一幕有刻骨銘心的記憶,那棵病入膏肓的黃葛樹上那粒新芽,在內心深處燃起了希望,也給了她戰勝病魔的信心。黃葛樹頑強的生命力和倔強的性格,對疏影一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黃葛樹見證了父母的愛情,母親常常在窗前,靜靜的看著黃葛樹。

2003年,父母從老屋,搬遷到了江北。父母的窗外,有三棵小小的黃葛樹,十幾年過去了,父母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那三棵黃葛樹陪伴著父母一年一年長成了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冠蓋如傘。年邁的母親常常坐在落地窗前,凝望著黃葛樹,沉思,打毛衣,等待回家的孩子們。

在疏影居住的小區,也有參天的黃葛樹,每天清晨,她喜歡在黃葛樹下做操,打拳,週末的時候,喜歡坐在黃葛樹下安靜看書······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去年,疏影回到老屋附近,與黃葛樹合影。

老屋拆遷,疏影懷念童年幸福時光,時常會回老屋緬懷,也擔心那幾棵黃葛樹會被移栽,去年初春,她再次回到老屋,她她兒時的夥伴——-黃葛樹合影留戀。

“無論在哪兒,這輩子,忘不掉也離不開他了,他是我們家一個頑強的智慧的慈祥的長輩。”疏影如今正在創作根系列的文章,黃葛樹會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

【3】

“黃葛樹身上,凝聚了重慶太多的人文情懷,它們與這座城市呼吸與共,將一座城市的魂,一座城市的命運也一併抱住,這是其它樹種永遠無法超越的記憶和操守!”

——作家啞鐵

老重慶·黃葛樹城市記憶4:“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作家啞鐵

啞鐵是武隆區作家協會主席,著名的詩人、作家,《重慶詩刊》副主編,出版詩集《隔窗聽雨》。關於黃葛樹,他寫過詩歌,也寫過散文。今年5月25日,他的文章《黃葛樹抱緊一座城》發表在重慶晚報副刊上。

“在重慶,黃葛樹無處不在。無論城市鄉村,不論多麼惡劣的環境,只要有鳥兒銜來樹種,就會催生出蓬勃的生命,不需要有厚實的泥土,哪怕只有一丁點瘠薄的土壤,它們就可以抱緊一團岩石,將根鬚伸出去,尋找到泥土狡黠的藏匿處。這種現象在老城尤為常見。”在啞鐵看來,重慶是山城,眾多的黃葛樹伸出根鬚,將大山包圍起來,將一座在山峁間累得呼呼喘氣的城市緊緊抱住,在這裡,黃葛樹將這座城市想象成了胼頭胝足的岩石,這個畫面,是山城重慶的宿命。

“如果說老房子、老建築是向後退去的城市標箋,那麼黃葛樹則是向前延伸的城市記憶。”啞鐵說,黃葛樹身上,凝聚了重慶太多的人文情懷,它們與這座城市呼吸與共,將一座城市的魂,一座城市的命運也一併抱住,這是其它樹種永遠無法超越的記憶和操守!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