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2022-04-02由 答案在這兒 發表于 林業

蜉蝣一生什麼意思

生命是公平的,每一種生物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迴圈,最終迴歸大自然;生命又是不公平的,它賦予不同物種的時長完全不一樣,有的物種可以存活成百上千年,而對於有的物種來說,短短一天甚至幾小時便是它們完整的一生。

說起自然界的長壽動物,烏龜、鯨類等都很容易被聯想到,它們已經成為了“長壽”的代名詞。那麼,若說起

世界上最短命的動物

,你知道是什麼嗎?或許大家對它並不瞭解,但對它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它就是

蜉蝣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在昆蟲的種群內顏值較高

蜉蝣是一種

不起眼的有翅昆蟲

,體型非常微小,在大自然中很容易被人們忽略不計。但它卻憑藉著短暫的生命與渺小的個體成為中國古代文人筆下的常客,人們賦予了蜉蝣各種美好的寓意。

早在2000多年前,

《詩經·國風·曹》

裡便收錄並流傳下來一首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誰?”,這是曹國樂師勸諫君王所作,也是

蜉蝣在歷史長河中首次登上文人墨客的舞臺

,並且一鳴驚人,引發了古人濃厚的創作興趣。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名氣最大的當屬蘇軾《赤壁賦》裡的那句“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雖然這篇賦不是專門描寫蜉蝣的,但作者透過蜉蝣感嘆了自己

生命的短暫

以及

人類的渺小

,生動形象,成為千古流傳的佳作。

古人為何如此

偏愛蜉蝣

?它們短暫的一生究竟有何值得關注的地方呢?深入瞭解蜉蝣之後,相信你心中自會擁有答案。

微小生命的代名詞

蜉蝣的一生實在太過短暫了,來這世間走一遭,一盞茶的功夫便是生死輪迴,實在充滿了難以訴說的悲情。“朝生而暮死,與蜉蝣同壽”,

“朝生暮死”

這個詞彙便是

蜉蝣的代名詞

。然而,你能夠想象如此短命的生物,已經在地球上

延續了至少兩億年

嗎?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我可是和恐龍玩過的活化石

搖搖晃晃兩億年

蜉蝣目統稱蜉蝣,物種歷史相當悠久,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雖然距今關於蜉蝣的化石記錄不完全,但已知的

最早的

蜉蝣化石來自並石炭紀

(約 3。232 億至 2。989 億年前),

比恐龍還早了一億年

。並且,它們似乎

在二疊紀

(2。989 億至 2。522 億年前)期間

大量繁衍存活

,種群興盛。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三尾擬蜉蝣化石

如此算下來,這種不起眼的、短命的小昆蟲,已經擁有了至少兩億年的歷史,它們搖搖晃晃地飛行,見證了地球無數變遷與換代。蜉蝣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ephemeros,意思是“短暫的”,它們

長為成蟲後的壽命

只有幾小時到一天不等

蜉蝣體型極其微小,只有3-27mm左右,但全身卻長有非常

完整健全的器官

。成蟲擁有大大的眼睛與短細的觸角,纖細的身體更加凸顯了眼睛的龐大,它們也因此被描述為“蟲眼”。背部長有一對

不能摺疊的透明翅膀

,帶有垂直和水平的紋理,精緻美麗。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雨中的蜉蝣

它們的外觀看起來有點類似於蜻蜓,實際上它們的確能與蜻蜓攀上那麼一點親戚關係,只不過這關係隔得太遠了。二者都屬於古翅類昆蟲的大分類之下,是

古代昆蟲群

的一部分,但卻屬於不同的科目。

有的蜉蝣物種還長有一對微小的圓形翅膀,在較大的翅膀後面,很難被第一時間察覺,這是它們高度退化的後翅。大部分蜉蝣身體的末端長有兩到三根看起來像線的尾巴,長度甚至超過了身體。不同種類的蜉蝣顏色和大小各不相同,但它們往往

與背景融為一體

,以此來

偽裝隱藏自己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

蜉蝣的分佈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北極和南極洲,它們

遍佈世界各地

。全世界已知的蜉蝣有

3,000多種

,中國有記錄的大約是250餘種。

脆弱又頑強的種群

在人類的眼裡,蜉蝣這種極其短命又微小的生物的似乎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它們看起來如此脆弱,幾乎能夠忽略不計。

然而,蜉蝣的生命力卻人類所想象的頑強許多,因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蜉蝣個體,匯聚而成的

群體基因卻異常穩定

,它們繁衍至今,幾乎也沒有受到人類的活動的影響。

另外,蜉蝣成蟲的壽命的確很短,但蜉蝣的一生其實經歷了

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時期

,是所有昆蟲中唯一存在亞成蟲與成蟲2個具翅成蟲期的種群。蜉蝣的變態型別為

原變態

,稚蟲生活在清澈的淺溪流中,也有些生活在靜謐的湖泊邊緣。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的幼蟲就沒成蟲好看了

隨著稚蟲年齡的增長,它們開始發育,長出能夠控制水流、吸收養分、攝入氧氣的氣管鰓。蜉蝣幼蟲

以藻類、微生物、腐爛的動植物等組成的有機物質為食

,這一時期可以持續數月到一年,甚至是三年。

成熟的稚蟲會長出1~2對黑色的翅芽,它們會

蛻皮20~40次

,然後進入亞成蟲期。這一時期它們的外觀發育已經和成蟲類似,歷時極短,通常只持續幾分鐘,時間長的在24小時左右。一旦蜉蝣長了翅膀,

進入成蟲階段,它就不能再進食了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蛻皮

因此

成蟲沒有嘴

,它們的消化道里面漲滿了空氣,腸道形成一個封閉的氣球,使其能

輕易浮出水面

,飛行起來也異常輕盈。

這也是它們短命的原因,因為任何動物都需要食物與能量才能夠生存,不吃不喝的蜉蝣根本活不了多久,大約

在數小時或一天內死亡

,最長的可以堅持7天左右。

“盛開的蒂薩河”

在變成成蟲以後,壽命只有一天的蜉蝣是如何度過餘生的呢?答案便是

尋找配偶

。在東歐,每年的盛夏,蒂薩河“盛開”的美景總是吸引著無數遊客前去觀賞。“盛開”的不是什麼品種的花朵,正是

數以百萬計的交配的

長尾蜉蝣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盛開的薩蒂河

它們成群結隊,幾乎是一瞬間便出現於河面之上,形成了“盛開的蒂薩河”美景。在短短數小時即結束生命前,蜉蝣必須完成最後一項重任,尋找配偶並交配繁殖,這也是它們

短暫生命中最浪漫、最絢麗的時刻

為愛而生,為愛而死

某種意義上來說,蜉蝣這種生物從頭到腳都是為愛情所設計的,在發育成熟後,它們的

口器和消化道都已經完全退化

,腸胃變成了一個

氣泡

飛行起來更加輕巧靈活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它們更快、更方便地尋找到交配物件。

即使在廣闊天地間,飛行得筋疲力盡、飢腸轆轆,它們也無法吃下任何食物。因為進食只會浪費它們尋找配偶、生育後代的時間,可以說,蜉蝣成蟲完全蛻變成了一個

移動的精巢或卵巢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只有一天,速來

蜉蝣交配產卵後,

雄蟲隨即便會死亡,雌蟲會存活得稍微久一點

,等到產下受精卵後也隨之而去。它們產生了新的後代,稚蟲耗費一到三年的時光茁壯成長,只為變為成蟲後延續繁衍子嗣、傳宗接代的使命,簡直就是

為愛而生,為愛而死。

蜉蝣的求偶方式非常浪漫,每年的春季與夏季,成群的蜉蝣雄蟲聚集在一起你,進行一場美妙的

“婚飛”

。蜉蝣雌蟲會在一群雄蟲裡挑選心儀的配偶,最終與之完成交配的使命,頗有些

“自由戀愛”

的味道。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怎麼做到在這種環境下划船?

為了保證順利產下子嗣,它們不吃不喝,專注於與配偶

不停地交配、產卵

,一切結束以後,蜉蝣成蟲短暫的生命便走到了盡頭。因此,人們又常常用蜉蝣比喻忠貞、美好的愛情,因為蜉蝣在得到愛情之後,便會心滿意足地死去。

但不得不說,這一渺小種群的生存策略非常有效,它們種類繁多,遍佈世界各地,從兩億多年前延續至今,成為

昆蟲界的“活化石”

交配、繁衍是動物們刻在基因裡的本能,“為愛而死”的生物並非只有蜉蝣一類。在昆蟲界,許多雄性都會

在交配後異常疲憊以走向死亡

,例如

蒼蠅、蟑螂和蜜蜂

等。因為對於雄性來說,交配結束便意味著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完成了,失去了活著的意義。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被蜉蝣“淹沒”

這聽起來似乎很殘酷,但這其實是物種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結果。大多數昆蟲一生都只能生育一次,

雄性昆蟲

如果在交配後繼續活著,便會

消耗食物

,增加雌性昆蟲的生存競爭,

不利於後代的出生

此外,昆蟲的壽命與

自身的營養儲備

也脫不了關係,

雄性昆蟲的精液富含大量

營養物質

,一方面能夠吸引配偶進行交配,另一方面又能給雌性昆蟲補身體,這些消耗的都是自身的能力。諸如蜉蝣等昆蟲成蟲後又

不再進食,失去了大量營養

,自然

無法再支撐起自己的身體

不容忽視的生態價值

在過去,蜉蝣也曾被人們當做是害蟲,因為它們

偶爾在市區大量聚集

,成群結隊出現,會引發區域性的小騷動,美國的城市就曾經遭受蜉蝣群體的入侵,驚動了該區域的氣象雷達。它們會被燈光吸引,聚集在建築物和樹幹的表面。死後會留下

難聞的氣味

,成堆的蜉蝣屍體很可能會引發某些人的

過敏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蜉蝣淹沒大橋

不過,這些看上起都是無傷大雅的一種滋擾,蜉蝣總的來說對人類是

沒有危險

的。儘管它們長著細長的尾巴,看起來像是一種刺人的昆蟲,但它們既不咬人也不蜇人,因為它們沒有嘴巴,蜉蝣成蟲的

唯一的目的便是繁殖

蜉蝣不但不算是害蟲,相反,其稚蟲在水中生活時還會

以孑孓(蚊子的幼蟲)為食

,吸血、傳播疾病的蚊子無疑是令人類感到最為頭疼的生物,所以蜉蝣的存在對於人類來說還算是

有益

的。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孑孓

鑑定水體質量的重要標準

此外,蜉蝣還具有相當可觀的生態價值,因為蜉蝣

對水質非常敏感

,它們只偏好生活在乾淨的水源中,因此,溪流、湖泊附近

出現大量蜉蝣

是代表著

當地環境質量良好

在整個水下生物鏈中,蜉蝣是

初級的消費者

,它們的存在對整個河流生態鏈的維序極為重要。大量棲息的蜉蝣會吸引許多魚類,提高捕魚的成功率,

促進漁業和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水中蜉蝣

結語

蜉蝣並不會為自己短暫的一生長吁短嘆,對死亡多愁善感的只有人類。在我們為蜉蝣短暫生命悲嘆時,也許它們對於一天的時間已經足夠滿足。

有人會問,蜉蝣這樣渺小的生物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當然有意義,它們只用短短一天便完成了生存、繁衍與落幕一系列人生大事,“

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

”,可謂幹勁十足,樂在其中。

朝生暮死:搖搖晃晃兩億年,長大隻能活一天,說的就是它

做蟲呢,最重要的也是開心嘛

生命的意義並非存活時長所決定,蜉蝣雖然個體生命週期極其短暫,但其群體繁衍的穩定性遠高於大部分生命週期長的生物,這難道還不是一種

勝利者

的姿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