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2023-01-14由 眼界與視角 發表于 林業

樹木算立方怎麼算

自從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一定的

認識能力

,人類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越來越豐富,遠遠超過了其它動物,而且人類由這些認識所總結併產生的觀點、概念或理論也越來越多。縱觀人類史,從當初和其它動物一樣人只有對環境的一般條件反射及相應的簡單行為,到現在人類對事物認識的無所不包和無所不及,甚至能以自己的主觀意願改造客觀環境,或結合客觀發展規律對未來作出科學或符合客觀事實的判斷,還能在當下做出正確的長遠規劃、計劃或決策,這都是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的標誌之一,同時這種進步與發展亦

永無止境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人類在自身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

主觀能動性

雖然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卻總是在認識上體現著人類或人類各階層、群體或個人的

主觀意願

,於是就會產生

不同

的認識或改造世界的初衷及結果。特別是在某些時代佔有話語權或主導權的個人、群體或階層,他們總是為了體現主觀意願而無視或忽略

客觀事實

,把某些在認識上具有片面性或特殊性的觀點、概念或理論充當永恆不變的或普遍適用的真理而凌駕在客觀規律或事實之上,由此產生的結果雖然在短期上符合自身利益與權利,卻會因為偏離了客觀存在的發展規律而在事實上無法實現整體目標,從而也讓自身的利益或權利失去了

可持續性

,例如特權與特殊利益。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為此,首先要認識到客觀事實是主觀認識的

前提

,要盡力做到

主觀認識

與客觀事實保持一致或符合客觀發展規律。正如在戰場上,如果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不一致,或對客觀規律不瞭解,從而發出錯誤的命令,多半會失敗。正如中國古人常說“將在外,君(軍)令有所不受”,就是指處於實際的戰場環境之中,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對於遠在後方所下達的命令不一定完全接受,既定任務的完成也有可能與命令有所差異,因為

後方

的主觀判斷或命令很可能不符合

前線

的實際情況。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所以,不是為了對理論予以證明而在千變萬化的客觀事物中尋找某些事實作為依據,不應該從理論中

引申

出某些客觀事物或事實的觀點或看法;而是要在客觀環境中的具體事物與客觀事實中引申出理論,並不斷考察其觀點、概念或理論等認識論是否與客觀條件、具體環境、客觀事實或發展規律等方面的一致性,從而得到科學的方法論。如科技是不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勞動、勞動者或勞動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實意義,其觀點中又體現著誰的利益等等,都是可以考察與探究的。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對於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很多物質的組織成分完全相同,但會由於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或結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或化學性質。所以主觀認識要

結合

具體的客觀事實,才會產生科學的觀點、概念或理論。如

同素異構體

與同

分異構體

等物質,就有石墨與金剛石,這二者都是由相同的碳原子組成,但由於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展現出來的晶體也就不同;同時還有酒精和甲醚都由同樣的分子構成,但由於分子組合的結構不同,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化學特性;另外還有丁烯和丁烷,其分子式完全一樣,但由於結構上的差異,物理性質也有很大的差別。而結構相同

性質不同

的事物就更多了,例如人在身體結構上基本是一樣的,都同樣有手有頭有腳或組織與器官,但每個人又各有特點,如氣質、個性、學識、能力或對同一事物所持的觀點等等都可能不同。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自如對自身的認識,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亦沒有止境,而且不同階層、群體或個人在認識上必然會有

差異

;所以能發現在具體環境或場合中與客觀事實不符的地方,以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做出更多科學的判斷或決策,是

科學發現

社會發展

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不應該總是在某種既定的理論中去參照

客觀存在著的

現實世界併產生某些觀點或概念,而是要在客觀事實與現實環境中考察觀點、概念或理論的準確性,並找到導致差異的根源,才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避免開歷史倒車,發現更多,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於是,想到中國古代一個

寓言故事

。大概是說楚國有個人受狐狸的禍害,想有很多辦法捕捉但都沒有成功。後來有人說:老虎是山裡的猛獸,天下野獸當看到老虎都會被嚇得失魂落魄,趴在那裡等死。於是他叫人做了一隻老虎的模型,然後找來一張虎皮蒙上,放在窗戶下面。這天狐狸進來一看見老虎,叫了一聲就跌倒了,於是成功抓到了狐狸。有一天又發現有野豬在地裡糟蹋莊稼,他讓人帶著模型老虎埋伏起來,又讓兒子拿著戈守在路邊,然後地裡的人一喊,野豬逃到樹林裡看見老虎模型,就反跑到路上,正好被他兒子刺中而捉住了,他非常高興,以為老虎天下無敵。正在這時,空地上有一個像馬的動物,然後他又去了,這時有人說:這是駮,真虎都鬥不過它,去了一定失敗。但他哪聽得進去,到了那片空地上,那隻象馬一樣的動物大吼一聲,把他抓起來就咬,最後腦袋破裂而亡。

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的一般關係問題

如上寓言故事,也說明了由於沒有意識到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上的差異性,於是不知道客觀事物與實際情況上的千變萬化,從而用

既定的

認識做出錯誤的決策並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所以對無論對於個人、群體或組織,要在不斷變化著的客觀事物中,在現實生產生活之中,在客觀事實中去發現或驗證某些觀點、概念或理論在認識上的正確性,並結合不斷變化和發展著的客觀世界予以科學地運用,進而對期不斷完善或更正,然後再用於實踐;而非總是把既定的理論、概念或觀點凌駕在客觀事實之上,或為了短期利益而尋找那些在

個別上

符合某些理論的

某些事實

做為決策上的

普遍依據

;而是要時刻把握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之間的科學關係,以達到認識上的科學性,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