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實現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科學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2023-01-10由 沿著時尚 發表于 林業

木頭有三態變化嗎

實現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科學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整體來說,小學生對蘊含著豐富知識的科學教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發展特點,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最大化地引導他們聯絡生活,既能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又能將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基於此,教師應該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不能脫離學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科學教學過程中要力求實現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並且巧妙地運用生活化的方式學習相應的科學知識,從而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

1 實現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科學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論是一粒沙、一株草,還是宇宙飛船升空,都需要科學知識作為指導與支撐。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觀,既是讓學生更加了解周邊的生活,又能夠讓他們在探索科學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實際的感受。所以說,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極力展現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讓學生能夠實現二者的構建,成為既懂科學又懂生活的學生,進而促進綜合素養的形成。例如在學習《水》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透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以生活化教學的直觀感受。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感知水的固、液、氣三態變化,教學中要求學生都能夠透過各種感官的對比進行明確的區分,同時在積極參與對水的研究過程中意識到水資源的寶貴。為了加深學生對固、液、氣三態特點的瞭解,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實驗方式。在準備好石頭、木頭、樹葉、空氣、水、牛奶和白醋等物質以後,將其放在不同的塑膠袋裡,讓學生不開啟塑膠袋直接猜測裡面的物質。顯而易見,學生能夠很快判斷出石頭、木頭和樹葉,這些只需要依據它們的固定形狀就可以直接判斷。空鼓的塑膠袋可以透過觀察和壓縮,判斷出是無色的空氣。這時,剩下的三種液體中除了牛奶可以直接判斷,水和白醋則還需要讓學生運用嗅覺。由此可見,科學一直和生活相連,善於開展生活化教學更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降低教學難度。

2 巧妙地運用生活化的方式學習科學知識小學生喜歡科學,很大成分是由於在學習科學的時候不需要冗雜的記憶方式,也不用海量的鞏固習題,它更多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養成和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正是源於這樣的特性,使得科學教學的開展方式更加多元。善於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對應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成就的喜悅感,更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身邊的科學也有著無窮的奧秘。例如在學習《給身邊的材料分類》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透過引導學生運用生活化的方式來輕鬆愉快地學習科學知識。客觀世界由物質構成,它甚至無時無刻不存在於生活當中,因而在教學本部分內容的時候選擇生活化的方式就更為貼切。依據構成材料的不同,可以指導學生基於不同的性質進行物體和材料的區分,進而再對物體和材料進行描述和分類。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物質在自己身邊的重要性,教學中要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需要探討的物質放在一個大紙箱裡進行抽取,再將抽取不同物體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合作性探究,以生活化的教學進行科學知識的指導。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可以藉助實驗判斷是否容易被劃出痕跡而得出金屬和陶瓷更加堅硬的結論,依據水中的浮沉情況也可以判斷輕質的木材和塑膠,而透過是否能夠折斷探究出磚和陶瓷的不易變形等,這些小實驗就像是學生生活場景的還原,引導著學生更巧妙地將生活與課堂相互關聯。

3 積極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是教室內的多媒體教學,也可以讓學生走進自然,進行一場科學之旅。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更容易被調動,從而完成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很多課程可以引導著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校園的樹木》這一課時,就可以帶著學生走進校園,發現身邊的科學。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樹的整體形狀,觀察它的六大器官,同時探究它們的生長環境。在此之前,讓學生在心裡先構建出對樹的原有認知,可以畫一張自己心中的樹,然後走進校園,觀察朝夕相處著的校園裡的樹。樹的形態各異,看起來像三角形的是松樹,橢圓形的是柳樹,還有的樹冠看上去更像是圓形,但不論是什麼形狀的樹,都有樹冠、樹幹和樹根三大部分。不僅如此,有粗壯的樹,也有矮小的樹。再看樹葉,有的是綠色的,有的已經變黃,聞起來有的新鮮,有的則散發著腐爛的氣味。摸一摸筆直的樹幹和粗糙的樹皮,整理出一張《樹的觀察記錄》,學生便掌握好了去發現、去學習生活中科學的技能。總之,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實現科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內在關聯。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在科學中瞭解生活,在生活中不斷地發現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