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2023-01-10由 中國甘肅網 發表于 林業

西方草是什麼東西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文物簡介

木簡一枚(出土編號:Ⅰ90DXT0114②:41),1990年出土於敦煌懸泉置遺址。長22。6、寬1、厚0。3釐米,材質為紅柳。右下部側面略殘,文字完整,一行書,書有13字。據簡上端墨點“·”和“凡入”一詞知此簡為統計類簡文。推測此簡原為一份統計簿冊中的尾簡,原簡冊已散佚。簡文中記載的“茭”“ 稾”“目宿”是餵養馬、牛等牲畜的飼草。茭,茭草;稾,禾稈;目宿,即“苜蓿”,牧草,西漢時從西域引入中國。現藏甘肅簡牘博物館。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諺語說:“瘦牛賴馬,過不了寒食節。”是說因為冬季缺乏飼料,使牲畜瘦弱無力,入春後必死無疑。總的來說,不外是調節適當,餵飽喂肥罷了。牲畜的生長又離不開牧草,因為這是牲畜的主要飼料。它含有動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其健康生長的關鍵。而漢代的居延地區飼養了大量的牛和馬,因此各級塞防機構對牧草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根據漢簡記載可知,該地區的的牲畜所食牧草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茭和苜蓿。

茭,《說文·艹部》:“茭,乾芻。”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茭,乾芻也。按,此草牛馬喜食,故凡芻以茭名。”即為飼養牛、馬的草料。茭究竟是河西地區的何種植物,目前學術界尚未達到一致看法。有的認為是河西地區生長的芨芨草;有的認為是草索;或有人將其歸於農作物之中;也有人認為是河岸邊常見的蘆葦;還有一種說法為茭並不是某種特定植物,而是飼養馬牛草料的泛稱。我們認為,漢簡中的茭應該是馬牛飼料的總稱。《漢書·西域傳》:“臣謹遣徵事臣昌分部行邊,嚴敕太守、都尉明烽火,選士馬,謹斥候,蓄茭草。願陛下遣使使西國,以安其意。臣昧死請。”《漢書溝洫志》:“故盡河堧棄地,民茭牧其中耳。”師古曰:“茭,乾草也。謂收茭草及牧畜產於其中。茭音交。”《漢書·趙充國傳》:“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谷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藳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顏師古注曰:“茭,乾芻也。槀,禾稈也。”

漢簡反映出屯邊戍卒除常規的日常工作外,還要從事大量的非候望類的勞作,割伐茭草就是其中之一。居延邊塞各級官府會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此項勞作。從漢簡中的相關記載可以看出,“草盛(節錄)”(EPF22:477B)之時當夏秋之交,此時各類草本植物生長茂盛,正是伐取的好季節。漢簡中記載伐取茭草的時間多在六、七月間,也說明了這一點。河西地區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這一時期土壤溫度和溼度較高,牧草能夠持續生長,植物幹物質的積累也較高。漢代河西地方伐茭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段,自然有合理的出發點。

官府集中戍卒省作伐茭在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內容多屬伐茭省作簿,記錄了每次伐茭的省卒人數、伐茭總量和人平均伐茭量。如“定作廿七人(節錄)”(EPT40:154)是指從事伐茭人數的核定,平均下來,每個人伐茭四十五束。亦或鴻嘉元年六月省卒伐茭勞作記錄簿,是官府對參加伐茭人員工作量的統一登記管理。但是伐茭要用什麼工具呢?答案可在漢簡中尋找。如簡文“伐大農茭卒鐵鉤鎌如□?”(EPT50:227)提到的工具鐵鉤鎌,為鐵製農用鐮刀,是河西邊塞省卒伐茭的重要勞動工具。《周禮·秋官·薙氏》“夏日至而夷之”條,漢鄭玄注:“夷之以鉤鎌,迫切芟之也。”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鐮 | 圖源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茭在收割後需運回統一存放的地點。根據簡文記載可知,吞遠置是存放戍卒省作伐茭的地點之一。吞遠置的茭草還可貸於甲渠候官,在草盛之時甲渠遣省卒伐茭後再歸還所貸吞遠置的茭草。由於剛收割的新鮮茭草還帶有水氣,如果緊束,堆砌一起,極易在高溫下發酵黴變,故需解散束茭,分攤晾曬,待幹後再將茭捆成束,堆碼起來。簡文有記載吞遠置園中部分茭草已經腐敗變質,不能食用。由此亦可見吞遠置存茭量之多。也有關於肩水候官計程車吏昌帶領省卒將所伐茭草分散晾乾的記錄。

這些儲存的茭草會按相關規定分發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各級官吏或提供來往使者,用以喂飼牛、馬,所食茭草的數量與提供次數均有詳細的記錄。簡中記錄的“茭千五十束(節錄)”(EPT59:356)和“出茭卌束(節錄)”(EPT51:85)是分別給一群計七匹馬和八匹柱馬集中食用,未單獨計算每匹馬的食茭量。八匹柱馬(即駕轅之馬)一宿和“出茭卌束食傳馬八匹(節錄)”(32。15)皆食用了四十束茭,根據計算可知,平均每匹馬食五束茭。又據簡文“出茭萬二千四百五十束以食騎士力牛六”(73EJT21∶418)可知,六頭牛總計食茭一萬二千四百五十束,平均每頭牛食茭為二千零七十五束。

那麼,漢代河西地區一束茭的數量大概是多少,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簡文“茭長二尺,束大一韋(節錄)”(164)記載了一束茭的長度和圍度。二尺為茭的長度,漢代一尺約今公制長度23。1釐米,二尺約46。2釐米。一韋為束茭的圍度,一韋即一圍。《字彙補韋部》:“韋,與圍同。”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韋,假借為□(圍)。”《漢書成帝紀》:“是日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師古曰:“韋與圍同。”一圍並不是一個精確的測量單位,古今長度不一,人的雙臂亦長短不一,只能取其大概,現多指兩手或兩臂間合攏的圓周長度。河西邊塞戍卒伐茭要統計勞動量,並進行考核,因此漢代或許對一束茭的長度和圍度有所規定。

苜蓿

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又稱懷風草、光風草、連枝草。花有黃紫兩色,最初傳入者為紫色。可供飼料或作肥料,亦可食用。苜蓿原是大宛國餵馬的飼料,西漢時從西域引進種植,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史記·大宛列傳》是最早記載苜蓿入漢的史學著作,書中載“﹝大宛﹞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這說明大宛國盛產苜蓿,並由漢使將苜蓿種帶歸我國,天子將其種在離宮別館旁。《漢書·西域傳》載“罽賓地平,溫和,有目宿、雜草、奇木……種五穀、蒲陶諸果”。根據文獻記載可知,大宛和罽賓兩國均產苜蓿,那麼漢代引種的苜蓿原產地應該來自於此。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苜蓿 | 圖源《牧草圖譜》

苜蓿在我國的引種與張騫通西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王逸曰:‘張騫周流絕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張騫通西域之後,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一方面,漢朝的物產與先進的生產技術在西域得到推廣應用,如鐵器、鑄鐵術、造紙術、絲綢、養蠶術、漆器等;另一方面西域的物產也陸續傳入中國,如良馬、苜蓿、葡萄、石榴、胡蒜等。苜蓿作為從西域引種的馬草,在中原地區的漢王朝皇家苑田廣為種植,以供天馬及諸苑馬匹食用。《續漢書·百官二》:“未央廄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乘輿及廄中諸馬。長樂廄丞一人。”長樂廄種植有苜蓿,李賢注引《漢官》曰:“員吏十五人,率騶二十人。苜蓿菀官田所一人守之。”苜蓿在漢代的河西地區也是廣為種植的,如簡文“目宿大貴,束三泉(節錄)”(79DMT5:200)中的“目宿”即“苜蓿”,“束三泉”指每束苜蓿的市價為三錢。表明個人可以買到苜蓿,說明當時河西地區闢有田地專門種植苜蓿,並有一定的種植規模,故可在市場上進行流通交易。

苜蓿有紫花和黃花兩種。文獻中所說的是紫花苜蓿,現在北方栽培作綠肥和牧草。黃花苜蓿,南方有大量栽培。《本草綱目》:“[時珍曰]雜記言苜蓿原出大宛,……一枝三葉,葉似決明葉,而小如指頂,綠色碧豔。入夏及秋,開細黃花。”李時珍提到的開細黃花者應該就是黃花苜蓿。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有苜蓿種植技術的總結。說苜蓿適宜種在耕熟的好地上,七月間下種。作畦、下種、澆水的方法,和種韭菜的方法完全一樣。一年可以收割三次。這種植物長生不衰,種植的人只需種上一次,便可年年收割。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種苜蓿。”《齊民要術》所記載的苜蓿,應是比較耐寒、耐旱的紫花苜蓿。漢簡記載的漢代河西地區種植的苜蓿應該是耐寒、耐旱的紫花苜蓿。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苜蓿 | 圖源《救荒本草》

總之,從漢簡記載來看,河西邊塞無論官私畜養的牛和馬,最重要的飼草是茭和苜蓿兩種。由於牛和馬在河西邊塞的數量龐大,所需茭草的量自然不小,所在我們在漢簡中可以發現大量的戍卒伐茭日作記錄簿。大量的簡文也證明了作為從西域引入的苜蓿更是在河西邊地的綠洲地區普遍種植,苜蓿流通量大,範圍廣,既有官府的屯田集中種植和統一分配,也有民間百姓自行種植收割後在市場進行交易。

萬物生靈——甘肅簡牘裡的茭稾苜蓿

懸泉漢簡(出土編號:Ⅰ90DXT0206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