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2021-07-15由 香道 發表于 林業

香茶屬於什麼茶類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一段幽趣。古人品茶生活中不僅講究搭配焚香,還喜歡煮茶時新增香料,晚唐徐夤《尚書惠蠟麵茶》詩言: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蠟麵茶也叫“臘茶”,是唐宋時期的一種團餅茶。煎飲時要茶餅放在茶碾中碾碎成粉末,“金槽和碾沈香末”描寫的就是將沉香與臘茶同碾為末,烹茶。丁謂《煎茶》一詩中也提到過麝香入茶“輕微緣入麝,猛沸卻如蟬。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為了品飲方便,宋人發明了香料與茶葉結合的香茶。蔡襄《茶錄》記載臘茶“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元人王禎《農書》中有製作臘茶之法:

“蠟茶最貴,而製作亦不凡。擇上等嫩芽,細碾,入羅,雜腦子諸香膏油,調齊如法,印作餅子。制樣任巧,候幹,仍以香膏油潤飾之。其制有大小龍團、帶胯之異。此品惟充貢獻,民間罕見之”。

莊綽《雞肋編》中也提到過一種香龍茶“每斤不過用腦子一錢,而香氣久不歇”。宋代社會好香藥,在製茶的過程中加入龍腦香、或是麝香、沉香之類,讓茶氣味更加特殊豐富,是北宋製茶的特色,也是當時的風尚。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在宋代,還有一種特殊的“香茶”,與以上提到的臘茶不同,是以各種香藥為主與茶葉製作的茶餅,宋代《陳氏香譜》中有“經進龍麝香茶”、“孩兒香茶”、“香茶一”、“香茶二”:

上等細茶一斤、片腦半兩、檀香三兩 沉香一兩、舊龍涎餅一兩、縮砂三兩,右為細末,以甘草半斤剉,水一椀半煎取浄汁一椀,入麝香末三錢和勻,隨意作餅。

這種“香茶”,是茶又非茶,既可用開水沖泡,也可直接放入口中含嚼。用於清新口氣,解穢,解苦,開胃,宋人李濤《春晝迴文》詩言: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沉燒處碧凝煙。

紗窗閉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李濤詩中“香透齒”的茶餅應該就是香茶餅子。香茶在明代時還依然很流行,成書於明代的《金瓶梅》中就有各色的香茶,第四回西門慶與潘金蓮歡會,從袖中拿出香茶木樨餅兒,並用舌尖遞送給潘金蓮。第二十六回,跟西門慶私通的僕婦宋惠蓮“口裡常噙著香茶餅兒”。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將香料入茶,過於濃烈的香氣有損茶味。古人開始嘗試以香料、香花熏製香茶,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諸品茶”卷中,有龍腦、麝香和各種香花熏製的“腦麝香茶”、“百花香茶”:

腦子隨多少,用薄藤紙褁,置茶合上,密蓋定。點供自然帶腦香。其腦又可移別用。取麝香殼安罐底,自然香透尤妙。

百花香茶,木犀、茉莉、橘花、素馨等花又依前法(腦麝香茶之法)燻之。在《調燮類編》“清飲”條中,有更詳細的百花香茶熏製之法:

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花多則太香,花少則欠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

如木樨花,須去其枝蒂及塵垢、蟲蟻,用磁罐,一層茶一層花投間至滿,紙箬系固,入鍋隔罐湯煮,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諸花仿此。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相比香料燻茶,用香花製茶、燻茶芳香可愛,不奪茶味,很受古人所喜。在宋人的詩詞中提到過桂花製茶,南宋吳錫疇《桂花》詩言:

許多香卻不多花,灝氣浮空月滿家。

明日石壇金屑富,旋收剩馥入龍茶。

吳錫疇詩中自注收桂花作桂花茶供,在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中,有“木樨香茶”的製作方法,或許與宋吳錫疇《桂花》詩中提到的桂花茶類似:

九月桂花盛開,清晨以布單鋪樹下,以杖打下花頭,收起。約用茶葉一斤,和露桂花一兩,用濃皮紙作袋裝之,封口。以微火籠內,反覆烘之。一日夜,量花茶幹則住火,不可開封,收貯竹囊中。

用時取出,置瓶中,以沸湯衝之,少頃,飲則如新桂馨香。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如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茉莉花茶,在南宋施嶽《步月·茉莉》詞中也有提及:

玩芳味、春焙旋燻。貯穠韻、水沉頻爇。堪憐處,輸與夜涼睡蝶。

南宋周密《絕妙好詞》中注南宋施嶽《步月·茉莉》詞,釋曰:“茉莉,嶺表所產……此花四月開,直至桂花時,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

宋人陳景沂的《全芳備祖》中,也有提到以茉莉花“燻茶及烹茶尤香”。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明代流行飲用散茶,對花茶的玩味也更加普遍,最簡便的方式是以“花蕾投茶”花茶同泡,複雜的操作是“花水點茶”,先以花燻水,再用有花香味的水泡茶,《清稗類鈔》“茉莉花點茶”條載:

“以熟水半杯候冷,鋪竹紙一層,上穿數孔,日暮,採初開之茉莉花,綴於孔,上用紙封,不令洩氣。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點茶”。

古人喜歡花茶同飲,不僅因其芳香的味道,也因其養生的功效。中醫學認為茉莉花性溫、味辛甘,有理氣幵鬱、 避穢和中之效。茶與花相結合,兼具茶香和花香,又具有兩者的保健功能,可謂相得益彰。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製作的香茶

茶本身在中醫學中也有養生之功效,《本草綱目》中說茶“ 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古人總結茶之功用,可祛眠醒睡、提神助思,清利頭目、解渴消暑、解膩消脂等,唐代釋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言:

“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