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2022-07-30由 精讀君 發表于 林業

胡麻是什麼樣子呢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1938/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209天

01

前幾天,一則吐槽貼引起了大家熱議。

一男子稱,發生了一件大無語事件,“

這輩子都沒想到我會遇到這種事

。”

這個標題,一下子就勾起了無數網友的好奇心,他究竟遇到了什麼事情呢?

當天晚上,男子的三個師妹,在某家餐廳吃飯。

不久後,男子與師弟因趕不上食堂飯點,考慮也去那家餐廳吃飯,又覺得既然去了,還是和已經吃上的師妹們拼桌。

幾人一同吃完後,男子付了飯錢並開了發票。

回去後,男子發現幾個師妹一直沒有開口提付錢,便向師妹們開口要錢:

“我感覺情況好像不對,然後就有了以下對話。”

男子單刀直入,直接一句“36。6塊”,但也加了個狗頭緩和氣氛。

師妹不解,男子解釋是昨天的飯錢。

師妹說,既然是昨天的飯錢,那你就轉我50,我再轉給你36。6。

這時,換成男子不解了:“啊?50塊錢是啥?沒懂。”

“昨天的飯錢,就像你的36。6”,師妹回答。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男子反問:“所以我不問你要36。6,你也不會問我要50?”

師妹回答說:“本來是不要的,既然你要了那就要了。”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師妹的意思,有點你來我往的意味。

然而男子對大家吐槽的,卻是另一種意思。

男子解釋說,五個人一共吃了183元,人均36。6;

並推測道,師妹所說的50,是指他報銷後應該分她的錢。

於是他就表示無語,“吃飯付錢不是應該的嗎?

所以是吃頓飯還能賺錢的意思?

隨後又講了自己可能無法成功報銷、報銷了也是薅自家的錢云云。

最後他陰陽怪氣師妹不懂感恩:“人總得有點感恩的心吧?”

表示自己有錢難道請客就是理所當然?

一句“這XX天理何在”,盡述了無奈與忿恨。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02

但很快,網友就發現了他陳述中的矛盾。

比如師妹為何會無緣無故地提50呢?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再比如,師妹想拿50元,真的是想拿報銷的錢嗎?

對此,男子回答說,是他自己推斷的。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這事怎麼想都覺得不合理,有人發現了一個可能性:

師妹提的50,是否是她們在拼桌前已經付過的飯錢?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因為如果是報銷均攤的錢,也應該是36。6,師妹提50非常說不通。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還有人提出其他質疑點,在深夜裡,人均40元的飯館除了快餐,似乎也是難找。

50元是師妹付過的第一輪飯錢的均攤,顯得更加合理。

這時,網友們恍然大悟,推測出比較合理的事情原貌:

大概是師妹們先是三個人聚會,付了200多元的飯錢;

隨後男子與師弟加入,又點了180多的菜,這個錢是男子付的。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男子只跟師妹們提AA他付的錢,卻絲毫不提師妹們先付了錢;

等師妹提出也要AA先付的錢後,又前言不對後語、妄圖捏造師妹是想要報銷的錢;

最後陰陽怪氣師妹不懂感恩,沒有天理……

這樣說來,

真正想“吃頓飯還賺錢”的人,其實是他自己

這一波操作,著實有些掉價。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看到自己的小算盤被戳破後,男子氣急敗壞,清空了帖子,

只留下一個字:“滾。”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他惱羞成怒的樣子,看了真覺得可憐又可笑。

03

男子的事情充分證明,當一個人太過精明,最終可能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僅得不到原本想要的,還會搭上自己原本擁有的。

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作者李思圓曾分享過一個前同事的事蹟。

李思圓評價這位前同事是個很有靈性的人,她能從領導的一舉一動,甚至隨便開的幾句玩笑話中,就能立馬抓住領導的喜怒哀樂,和想要表達的意思。

但奇怪的是,就是這麼一個聰明的人,即使在公司幹了8年也從未得到重用,還漸漸被其他同事們孤立。

究其原因,就在於她的“聰明”。

每次午餐,她總不會主動訂外賣,而是讓同事幫忙訂餐或者帶回來一份。

並且每次她都會讓別人先墊錢,表示自己包裡沒有零錢,待會兒發紅包還。

很巧的是,她每次都還不了錢,不是微信裡沒錢,就是銀行卡忘了帶。

再比如,AA制的同事聚餐,她都會點自己愛吃又很貴的菜,然後專吃貴菜,一幅不吃回本不撒手的模樣。

更令人無奈的是,每次出門見客戶打車,她永遠搶著坐後排,然後讓前排的人付錢。

好不容易她付一次錢,她也一定要A回來。

如果3個人總共花了10塊錢,她就會讓其他兩個人給她3。5元,而不是3元。

這位同事一系列“聰明”手段,慢慢地讓周圍人都不願與她來往。

所有人一到午飯時間,都躲她遠遠的;出去聚餐,都要故意避開她;外出寧願單獨打車,也不讓她撿便宜。

以至於最後她向同事借100塊,說好明天一定還,但同事們居然都異口同聲地說:沒帶錢。

作者感嘆:老實說,做人做到了這個份兒上,也是沒什麼了。

是啊,事事算盡,處處計較,不肯吃一點虧,

只為一時便宜,消耗自己的人品名譽,實在得不償失

04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一個人把時間精力都花在了斤斤計較上,他的格局自然也就越來越小。

周圍的人,也會在一次次的算計中,對他喪失信任,逐漸遠離。

所以說,自以為是的聰明,並不是真正的聰明,其實比愚蠢更可怕。

而真正高層次的聰明,不是看似精明的小聰明,而是看似笨拙的大智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

裡面的主人公喬致庸,是清朝著名的晉商,可以說創造了中國商業史上的奇蹟。

他不僅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家族生意,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

還在國弱民貧的清末時期,讓晉商走向全國,一躍成為十大商幫之首。

而喬致庸之所以能讓喬家富可敵國,經久不衰,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

是一位樂於吃虧的智者

喬致庸剛接管生意不久,就偶然得知家族一老店賣的胡麻油摻了假。

對此,他做了以下幾件事:

連夜寫出告示,召回所有摻假的胡麻油;

給顧客全額退款;

以前所未有的低價,賣給顧客不攙假的胡麻油,表示賠罪。

後來,喬致庸做茶葉買賣時,直接讓製茶商將一斤的茶磚,全都做成一斤一兩重的。

這看似喬致庸做了虧本的買賣,但實際上,他透過這種“吃虧”的方式,贏得了良好的商譽,換來了長久的合作與源源不斷的利益。

這正是他的大智慧。

為了警醒後人,他在喬家大院掛起了一幅匾額,上面寫著三個大字:學吃虧。

“昨天飯錢36.6”,又一“摳男”重新整理下限:遠離身邊這樣的聰明人

利己,是人的本能,但過猶不及。

投機取巧、損人利己,久而久之就將眾叛親離。

人品一旦透支,就不容易再找回。

曾國藩說:“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將目光放長遠,戒掉小聰明,修煉大智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