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土地流轉的潮州樣本

2022-06-28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林業

農田承包合同書怎麼寫

近日,潮安區溪東種養專業合作社農田裡的“稻田畫”進入最佳觀賞期。合作社以彩色稻為“顏料”,“繪出”以鄉村振興為主要元素的巨幅彩色“稻田畫”。過去,“稻田畫”所處位置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拋荒地,而今合作社透過土地流轉盤活土地資源,推行水稻規模化種植,將創意農業與休閒旅遊相結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像這樣土地流轉的場景,在潮州多地可見。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潮州市土地流轉面積29。43萬畝,流轉率46。17%。其中潮安區流轉率60。7%、饒平縣流轉率40。8%,流轉方式主要是出租,佔流轉面積的88%。

開展土地流轉,潮州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和緊迫性。潮州人多地少、土地分散,人均不足三分地,成為制約潮州市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一方面是人均土地嚴重不足,一方面卻是土地嚴重拋荒,這個悖論如何解?

“土地流轉”小切口,能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潮州的做法是,用政策開局、幹部破局、資本謀局、農民入局、產業佈局和效益成局,因地制宜解決農村土地“碎片化”、撂荒問題,讓土地“醒過來”,產業“活起來”,帶動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轉型。

在希望的田野上,潮州的土地流轉探索已漸入佳境。

策劃:達海軍

統籌:蘇仕日

採寫:葉彤 紀金娜

通訊員 王瑤

政策開局

“真金白銀”獎補示範專案

湘橋區鐵鋪鎮山後村村民陳樹傑原本一直在泰國做種植生意,2019年8月回國後,他目睹精準扶貧給家鄉帶來的巨大變化,感觸頗深。當得知政府出臺了相關土地流轉政策後,他決心把村裡的荒地種起來,為家鄉做些事。

僅用一個月時間,陳樹傑在當年9月下旬,便創立了潮州市開發區涵恩中草藥種植企業合作社。在各項政策的支援下,陳樹傑陸續盤活村裡600畝荒地,用於種植廣藿香和玉米、聖女果、青棗等農作物。可以說,得益於多項惠農政策的帶動和支援,潮州不少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工作。

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佳化政策環境,切實發揮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2014年11月,中央出臺《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通知》,規範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2019年8月,廣東省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意見》。2021年中央一號檔案指出,明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不同的管制目標和管制強度,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型別農用地,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一方面,有來自上層的政策指導,潮州開展土地流轉的底氣更足了,另一方面,潮州還從激勵的角度入手,提供動力支援。

2019年7月,《潮州市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促進鄉村振興三年(2019—2021年)行動方案》出臺,提出要推進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圍繞目標,潮州市全力打造47個鎮級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示範專案,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夯實了基礎,為推動土地流轉取得成效開好局。同時,潮州市安排了1155萬元“真金白銀”對示範專案開展獎補。

具體到各縣區,潮安區先後出臺《潮安區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促進鄉村振興三年(2019—2021年)行動方案》《潮州市潮安區關於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實施方案》等;饒平縣出臺了《35個省定貧困村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示範專案實施方案》《關於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實施財政獎補的方案》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政策出爐,為潮州土地流轉大規模鋪開創造了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將繼續擴大整縣獎補試點範圍,2021年在廣州市增城區、潮州市潮安區等5個地區整縣開展承包地流轉獎補省級試點,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樣板,加強土地流轉等改革經驗固化提升。

幹部破局

走腳皮磨嘴皮厚臉皮

土地流轉的具體工作如何開展?資金如何籌集?村民的思想工作怎麼做?“一開始我自己也有點摸不著方向。”潮安區江東鎮洋光村黨支部書記林廣生稱,為推動土地流轉工作順利開展,鎮裡組織到知名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企業及鄰近鄉鎮學習先進經驗,還邀請農業企業專家等到田間指導。

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學習中,潮安區江東鎮不斷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流轉路子。而林廣生在這個過程中,思路也逐步明晰。他意識到,農業要發展、農民要增收,土地大流轉、集約化經營確實是一條很重要的出路。

於是,林廣生在村裡成立了領導小組,透過村幹部包片包組、黨員包戶的方式,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爭取村民支援。“這是村集體引進的土地流轉協議,希望大家瞭解支援”“如果將承包土地經營權出租,每年有租金收”……村幹部走腳皮、磨嘴皮,從土地流轉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分析。“當時每個村民小組平均每天上門走訪,最少要十多戶,一天下來喉嚨都嘶啞了。”林廣生說,白天找不到村民就晚上找,家裡找不到就去親友家裡找,當面找不到就打電話找。

2020年6月,洋光村以每畝600元的價格,將52畝連片土地流轉給農業龍頭企業。正是這一舉措,讓村子重新恢復了發展活力。

土地流轉涉及到村民、企業等多方利益,在這個過程中,潮州基層幹部擔當起重要的角色,在推動土地流轉中發揮“尖刀”作用。“不怕走破腳皮,不怕磨破嘴皮,不怕厚著臉皮”,正是潮州基層幹部在推動土地流轉工作時的真實寫照,也是幹部破局的金鑰之一。

無獨有偶,湘橋區鐵鋪鎮山後村黨支部書記陳文安和村幹部在最開始實施土地流轉的時候,也是分組分批到村民家中做土地流轉動員工作。由於涉及到農田的面積和家庭人口問題,他們不分白天晚上,每天加班測量農田面積和統計家庭戶籍數,花了一段時間摸清農田種植情況和村民的想法。經過努力,當時集中流轉農田600餘畝。“土地流轉很容易產生矛盾,村幹部一定要和村民多商量,按規矩辦,挨門挨戶講補償政策、徵求意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把好事辦好。”陳文安感慨道。

資本謀局

激發鄉村農民創造力

在湘橋區鐵鋪鎮山後村,涵恩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2019年9月至今年初期間,先後與90多戶農戶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合作社以每畝400—650元的價格流轉該村600畝土地,並進行統一開發利用。“開墾荒廢農田193畝,開荒成本約27。84萬元。”負責人陳樹傑說。

如何更好在當地發展規模化農業種植?陳樹傑從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重修灌溉與排水等工程入手,進行水田墾造。期間,購置了約40萬元的農業機械、約20萬元的有機肥料等。隨後,他們瞄準“健康養生”消費市場,引進並種植廣藿香160畝、艾草120畝,並與饒平縣建鵬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普寧收購商等簽訂收購協議。“預計今年每畝收益可達1。5萬元。”陳樹傑說。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提升合作社品牌,陳樹傑積極組織骨幹參加省舉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農業經理人培訓班。此外,還邀請廣東省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專家等到合作社南藥廣藿香基地實地指導,給當地農民送去先進的管理生產經驗。

流轉連片的土地,經營者採用工廠化經營方式,投入巨大的啟動資金,平整成片,改水改土,從機耕、灌溉等硬體設施,到種苗和育苗、管理技術,全面改造升級,經營品種以經濟作物和禽畜養殖為主,資金投入多,因此需要資本下鄉。資本所有者有的是外來企業家,有的是外出經商的本地鄉親。

土地流轉,也牽動著一些外出鄉賢的心,潮安區江東鎮下湖村黃冬煥就是其中一位。他十幾歲外出闖蕩,從事玩具生產。在得知下湖村的土地流轉資訊後,第一時間與下湖村委會聯絡,最終雙方簽訂協議,以每年450元/畝的價格將513畝土地流轉用於種養。

“接手後,我成立了溪東種養專業合作社,配套建好田間道路、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還聘請福建的專業團隊來管理,發展規模化種養。”黃冬煥如是說。

土地拋荒的根本原因是農民賺不到錢。“那就讓資本下鄉,讓錢生出錢,讓資本成為土地‘醒過來’的‘造血機’。”潮州的思路大膽,但契合實際。據統計,近兩年,潮州用於土地流轉的省級資金達408萬元,市級資金達765萬元。去年潮州市土地流轉均價為556元/畝。

不僅如此,為更好鼓勵和引導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農業領域,潮州市結合實際情況,於5月19日印發《潮州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貸款貼息實施辦法(試行)》。

實施辦法提到,在潮州市轄區內登記(註冊)且依法流轉農村承包地進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等農業經營主體,因發展生產向潮州市金融機構申請的貸款需支付相應的利息,由潮州市財政給予其一定比例的貸款補貼。

農民入局

解放勞動力實現安居就業

2020年初,江東鎮紅砂村67畝成片農田流轉給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流轉出土地的農戶可獲得每畝一年平均650元的土地流轉費。村民洪澤榮自幼便隨父親下田種地,但如今他36歲的兒子卻幾乎不懂農活。年過半百的洪澤榮,開始思考——“往後我幹不動了,誰來種田?”

“往年自己種玉米,如果風調雨順的話,一年能掙1。7萬元左右。”洪澤榮想著,出去打工一天能掙200元,比起自己種地划算,也不用看天吃飯。洪澤榮算清了這筆賬,將自己的1畝多農田交給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把勞動力解放出來。

根據“有效規劃、集約利用”原則,流轉企業高效利用土地。同時,企業返聘流轉土地的農民投入到土地的生產與經營,持續帶動農民的就業與增收,並壯大村集體經濟。村企共贏,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得到有效拓寬。

江東鎮,是潮州市土地流轉試點鎮之一。近年來,江東鎮充分考慮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實際情況,將土地流轉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以洋光村為例,透過農業龍頭企業僱傭當地閒置勞動力,農民日收入可達100多元,村民還可透過共享集市銷售農副產品、閒置產品;在下湖村,溪東合作社優先僱傭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村民參與種植勞動,並提供擺攤場所。

在溪東合作社內,有近30位田間管理務農人員是下湖村民,59歲的陳煥波是其中一個。“傳統種植一人只能種2至5畝,現在透過機械化1人能管理20畝田地。”陳煥波笑著說:“在這裡打工,我每年還有4萬多元收入。”

湘橋區鐵鋪鎮山後村村民陳碧華的丈夫前些年因病去世,她靠打零工獨自撫養兩個女兒,一個月收入2000多元。現在她多了一個就業選擇,可以去涵恩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零工,每月可以增收大約1200元。“平時我在工廠打零工,種植基地有事就會通知我們過來工作。”陳碧華說。

在農村土地流轉中,農民是主體。讓農民在自己的家鄉安居、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樂業,是解決土地撂荒的根源所在。

產業佈局

“農業+旅遊”實現鄉村振興

在潮安區叫水坑村1500多畝的竹林中漫步,滿目翠綠,竹影婆娑。每逢節假日,這裡便會迎來大量遊客。村裡配套建設休閒步道、觀覽亭榭、生態驛站等設施,並計劃升級建設“智慧森林”體驗區,給遊客營造耳目一新的森林慢生活體驗意境。

叫水坑村自然資源豐富,傳統經營以毛竹生產、竹器加工為主,茶葉是主要經濟作物。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村民外出打工,部分竹林資源出現荒廢的情況。

為了盤活竹林資源,叫水坑村以“一村一品”單叢茶產業為基礎,走茶旅融合、紅色引領的鄉村旅遊發展路線,並制訂土地流轉和發展方案,將碎片化的山林地整合成“資源包”;對“潮澄饒縣革命委員會成立舊址”“旅遊服務驛站”等公共基礎設施進行統一登記造冊,整合成“資產包”,將全村“資源、資產包”交由旅遊公司進行經營管理。

除此之外,叫水坑村還以村經濟聯合社作為專案發起方,與千畝竹林的農戶簽訂動態使用協議,透過經營權有償流轉形式,將碎片化的山林地連轉成片,創新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用地。目前,全村72%的竹林主戶已與村經濟聯合社簽訂協議。

“這正是叫水坑村做好‘綠’文章的切入點,透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盤活竹林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叫水坑村黨支部書記林澤程介紹,在叫水坑村,遊客除了沿茶園觀光棧道散步,以後還可以進茶園參與採茶製茶,親身體驗農事勞作,在系列沉浸式體驗中感受鳳凰茶的魅力。這種模式同時可以帶動當地飲食、農產品銷售等服務行業發展。

農旅融合產業興。把旅遊產業和農業產業有機結合,打造有鄉村氣息的參與式、觀光式和體驗式旅遊產品,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這是潮州土地流轉的另一亮點。

在假日的田間,小火車穿梭其中,伴隨著嗚嗚的汽笛聲,遊客坐在小火車上一邊拍照,一邊欣賞田園風光……溪東種養合作社負責人黃繼青介紹,隨著土地流轉的深入推進,除了根據季節變化種植水稻、毛豆、土豆等經濟作物,還在科學利用土地基礎上植入農旅元素,積極發展新業態,打造稻田畫、建設花海、觀光小火車、田間木屋、火車廂咖啡廳等一系列充滿鄉村氣息的引流專案。

溪東種養專業合作社努力打造一個集農業種植、農產品銷售、農家美食、觀光旅遊、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生態旅遊區,吸引周邊縣市大量群眾觀光遊玩。這種模式同時帶動當地飲食、農家樂、農產品銷售等服務行業發展,既提升農業附加值,又盤活全村閒置資源,促進鄉村全域旅遊與集體經濟的發展。

效益成局

創新模式盤活鄉村經濟

土地流轉行不行?好不好?最終效益說了算。

在饒平縣錢東鎮仙洲村農業產業基地示範園裡,可以看到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有序,園內種植著螺絲椒、虎皮椒、西芹等各類蔬菜。

難以想象,這個產業基地示範園的前身,是村裡百餘戶村民的零散農田。“沒有實施土地流轉政策之前,50%的土地是拋荒,50%的土地用於種植,但只能發揮25%的土地效益。”仙洲村黨委書記黃寬亮介紹道。

對此,仙洲村採取“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有的村民持土地參股年終分紅、有的村民把土地以每畝800元/年租給產業園,還有的村民直接在產業園務工。產業園實施大棚種植方式,集“管理科技化、智慧化,產品無公害化,銷售電商化”於一體。

“日子越過越好了!”在產業園務工的仙洲村村民黃良濤滿心喜悅地說道,以往在田地裡勞作,平均一年收入1萬多元。而現在每個月工資到手都是5000元以上。據產業園負責人黃壯安介紹,現在固定員工每月工資4000元左右,打零工的村民一天收入約140元。

經過實踐,這種“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不僅讓村民增收,還帶給產業園實實在在的效益。“當下,西芹的畝產量在1。2萬斤左右,市場價約為1元,每畝收成是1萬多元。”黃壯安說。

仙洲村流轉土地60畝與企業合作發展大棚蔬菜種植,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還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給仙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黃寬亮說,“這種經營模式下,帶來的效益增長持續。產業結構的轉變改善了村內的基礎設施,提升了民生工程效果。在合理的規劃指引開發下,仙洲村獲得的實際效益是不間斷、長期性增長的。”

土地流轉為農業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條件,而規模化又帶動了種植業的科學化管理、規模化經營,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實現政府、農民、企業、消費者多方共贏。

潮安區下湖村、洋光村、叫水坑村透過規模化生產形成田園風光美景,探索“農業+旅遊”,成為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打卡的網紅村,助推當地鄉村旅遊與集體經濟發展。

潮安區文祠鎮石坑村傳統產業以種植橄欖、黃皮、楊梅為主,產品品質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對此,村“兩委”邀請農科專家前來調研,綜合地型、土壤等情況,得出適宜種植香黃瓜的結論。

“我們動員村民將拋荒土地重新交由村集體統籌使用,做活土地流轉文章,全面盤活200多畝‘沉睡’土地,重新發包或引入企業發展農產品種植、花卉種植和觀光農業,實現集體和個人經濟收入‘雙提升’。”石坑村黨支部書記張準介紹。如今,石坑村及附近周邊村香黃瓜種植規模已達200多畝,年總產量超200多萬斤,帶動幾十戶農戶受益。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