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還記得老濟南街頭的那些老手藝嗎?快看哭了

2022-06-26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林業

舌頭珠怎麼弄上去的?

  打洋鐵壺的

“咚咚咚……”,這是敲鐵壺的聲音,是白鐵業串街修理燒水壺的來了。當時家家戶戶燒水用的壺,大部分都是用白鐵皮製作的,天長日久鐵壺接縫處會漏水,洗臉盆不小心摔掉搪瓷的地方也會生鏽漏水,一批白鐵業維修工匠應運而生。他們除開店經營外,還有一批走街串巷的修理者,肩挑著一付擔子,一頭有個小型火爐和風箱,另一頭是工具,鐵墩子、錘子、剪子及鐵皮原料等。他的響器物就是一隻破鐵壺,斜插在挑子前面的頂部,一邊挑著擔子一邊用長木棍敲打鐵壺底部,發出有節奏的“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音,破鐵皮聲傳進深巷大院內,老百姓一聽便知“打洋鐵壺的”來啦!

還記得老濟南街頭的那些老手藝嗎?快看哭了

每當在街上攬到活時,又是一群孩子圍了上去看稀罕,當然也包括本人了。我曾見過怎麼換壺底、鍋底,怎麼錫焊搪瓷臉盆、搪瓷茶缸子,怎麼用整張鐵皮剪成扇形,用方棍將鐵皮在鐵墩子上錘打成整隻鐵壺的過程。同時也可現場定製冬季煙筒和彎脖(濟南方言90度拐彎)。因為那時成品煙筒都是定尺的,冬季家庭安裝取暖爐,煙筒尺寸長短不合適時,就會量好尺寸,現場加工一節,即方便又省錢。

  敲鑼吹糖人、纏糖稀的

“咣、咣、咣……”另一種敲鑼招攬生意的是吹糖人的。這些手藝人會選街巷寬暢的地方,取下身背的長木箱,支起隨身攜帶的如同馬紮的支架,此架不僅能放上木箱,而且還附加一個不算寬的高凳子,木箱上邊還有一個鑽了若干孔的橫架,是用來插放糖人的。箱子裡放著熬製好了的軟糖,軟度如同餳好的面劑子一樣,好像糖的下面還有木炭餘熱保溫,此糖劑子是用糖稀熬製而成的。另一邊還放有一種糖稀,另外就是麥杆和滑石粉,以備吹糖人時使用。

還記得老濟南街頭的那些老手藝嗎?快看哭了

只要糖人師傅安置好坐定,銅鑼敲幾下後就開始製作糖人了。小時候每當吹糖人的來了,我總會圍著看師傅的技巧。製作糖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模具製作一些小狗、小雞之類的小動物。師傅快速取一點溫熱的糖劑子填進模具裡,用麥杆插進一頭去,然後用嘴吹麥杆,不一會糖劑子迅速膨脹起來,待幾秒鐘冷卻後拿開模具一隻小動物成型,如有買的可立刻拿走,如沒有買客就插到架子上當招攬幌子。另一種做法是全憑一雙巧手和嘴的吹功現點現做。我見過製作一隻大公雞的全過程。用一小團糖劑子沾上滑石粉防止粘手,左捏右捏後拿小竹籤來回挑動,預留一處能吹的糖洞,連吹帶拉帶捏,不一會兒就吹起了雞肚子,又過一會兒拉出了雞頭雞冠子,一隻活靈活現的大公雞就呈現在眼前,糖人師傅拿出一根麥杆沾上點糖劑子向雞肚子上一插就凝固住了。

另外還有一種纏糖稀,是大多數女孩子都喜歡的,濟南人叫纏蜜。纏糖蜜也是有技術的,不會纏的弄不好,纏幾下就有會把糖蜜掉到地下。有零錢的孩子們可花1分錢或2分錢,就可買到大小不同的一團糖蜜,是用兩根短麥杆從糖稀碗裡纏出一團糖蜜來,纏糖蜜的人要雙手拿麥稈快速不停地把糖稀拉直,右手搭左手麥杆上套成一個圈,再用右手掏到圈裡再拉直,如此反覆纏呀纏,時常會有幾個好友跟在身後,羨慕地看著她纏蜜。一團纏蜜有耐心的能連續纏幾個小時,直到把糖蜜纏的發白變硬,才十分不捨得把這團變硬了的糖蜜吃了。這時跟在身後的好友能伸出舌頭湊上來舔一下,嚐嚐糖的味道就算不錯的了。

  鋦鐵鍋的

當年老濟南人家家戶戶做飯都用生鐵鍋,無論蒸炒煎煮均用一支鍋,久而久之鐵鍋會“炸”出裂逢來,因當時家家都不富裕,壞了的鍋不捨的換新的,會等鋦鍋的來了修補一下再用。

還記得老濟南街頭的那些老手藝嗎?快看哭了

當鋦鍋匠們來了,孩子們最願意圍著看新鮮玩意。修鍋匠會找街巷較寬敞的地方,支起地鍋灶生起火,風箱是軟制皮囊火源是焦炭,地鍋上有一隻類似沙鍋的“乾鍋”,鍋內放進碎鐵片之類的原料,在熊熊烈火下,乾鍋內的碎鐵慢慢溶化,一名師傅站立著用長夾子夾起乾鍋,另一名師傅蹲著用左手託著一塊極厚的防火墊子,好像上面有耐火黑色粉沫狀的塗層,站立的師傅把乾鍋內的鐵溶液倒在蹲著的師傅左手墊子上一點鐵水,那鐵水恰似紅色的大圓珠在他手心上晃動,只見他瞄準鐵鍋裂縫下面,同時右手拿另一塊墊子對準鍋內下方,兩手同時對接在裂縫點上,一下子鍋縫被補住,形成外凸內平的“焊接點”,週而復始的化鐵、溶鐵、倒液、對準補點,沿著鍋縫一字排開,很快鍋上的裂縫就“破鏡重圓”了。在困難時期,老藝人們的高超技藝,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

  搖貨郎鼓的

走街串巷賣貨郎手拿一隻貨郎鼓,搖起來“叮叮咚咚”十分好聽。這響器製造的比較別具一格,它是由兩面小銅鑼和兩面小鼓組成,豎立成一排交叉排列,像一種特殊樂器,鑼與鼓邊上均有繩子錘,賣貨郎舉起木把手左右搖擺,讓繩子錘來回敲打在小鑼小鼓上,發岀鑼鼓混合的聲音十分悅耳動聽。

還記得老濟南街頭的那些老手藝嗎?快看哭了

貨郎一般推一輛簡易小推車,車架子上掛滿了各色商品,車子上也擺滿了針頭線腦的日用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買貨的多是理家婦女,平時用的針線貨郎車上是應有盡有非常齊全,當然毛巾、手帕、襪子等日用百貨也有。每到一處貨郎鼓一響,左鄰右舍的婦女大嬸們和小孩子們就會跑出來,圍上貨郎車。大人們圍著貨郎車看選自己需要的物品,看熱鬧的孩子們則是對他那件響器感興趣。大膽的孩子敢趁貨郎招攬生意時,偷偷拿過響器雙手下垂晃一下弄出響聲逗得大家一笑。

同樣還有一種是搖一把撥浪鼓的賣布郎。此鼓是一種特製扁鼓,也是在鼓兩側各有一個軟繩錘,左右搖擺小錘前後敲打鼓面,發出沉重的咚、咚、咚的單音。賣布朗大部分推著獨輪車,車上擺滿了各種花色的成匹的布,主要以青色、白色、紅色等單色布為主。走街串巷的賣布朗手舉撥浪鼓,邊走邊搖,咚咚咚的鼓聲會傳遍巷子,居家的人們在院中聽到此聲,就會分辯出是賣布的來啦!(來源:濟南古城歷史街區)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