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製茶是一件歷史的事:從唐及元

2022-06-13由 坊間製作 發表于 漁業

爁是什麼字

存萃:

存之於天地,萃自於人世,謂之存萃。

荼蘼正當時,見萬千姿態,謂之荼見。

九曲處通幽,夷山內採擷,謂之曲水夷山。

日出日暮,一杯香茗。潤心肝脾胃,慰浮躁靈魂。一抹回甘,倍感妥帖。此程獨行人間一場,然茶味伴時光片刻,願歲月悠長安寧。

製茶是一件歷史的事:從唐及元

茶葉被稱為東方樹葉,最早關於茶樹的記錄就是源於中國,從原始社會時期到封建社會,茶葉的製作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在唐以前的關於茶葉的記載,如《茶中雜詠詩序》中所說:

“自周以降,及於國朝(唐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陸羽字)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以湯煮物)蔬而啜者無異也”

茶在陸羽之前,是作為糧食菜餚的茗粥。而所謂茶葉的品飲,其製作工藝是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在早期的發展程序是緩慢的,約在秦漢以後,始才有如三國魏時張揖《廣雅》中所說的製茶方法:

“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復之,用蔥、姜、橘子芼(芼,音mào,原意時用菜雜肉為羹,這裡時說用蔥、姜、橘子雜茶為羹)之。”

這裡說的製法,正是茶餅製造工藝的萌芽階段。

茶葉由原先的用鮮葉煮作羹飲發展到製成茶餅,並在飲用時加以烤炙搗碎,以沸水沖泡。這時,雖然還沒有蒸、搗、拍、焙等工序,但在煮飲以前,必然有一個乾燥的過程,這個乾燥過程時陰乾還是曬乾,以及後來如何從這種加上米糊的茶餅發展成為經過蒸壓的餅茶,則尚無史料可查。

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終於在唐代出現了茶餅,這時的茶已有原料老嫩、外形整碎和鬆緊的差別,分為“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見《六之飲》)四種,都屬於經過蒸青的“不發酵”的茶葉。

陸羽《茶經》中所介紹的餅茶製法,從《茶經》成書的時間和地點看,可能就是當時最負盛名的“貢茶”,即

宜興陽羨茶

長興股渚紫筍茶

的製造方法。這種蒸青製法,在唐代就已傳到了日本,現在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一帶的侗寨裡仍可看到它的遺蹟。

蒸青法的發明,時製茶技術史上一個進展,除蒸青法外,唐時還有另一種製法,即炒青法。如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有“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之句,這裡說的是“炒”。宋代朱翌《猗覺寮雜記》(約12世紀)說“唐造茶與今不同,今採茶者,得芽即蒸熟、焙乾,唐則旋摘旋炒”,說的又是“炒”。可見唐代除蒸青餅茶的製法外,已有炒青製法的萌芽,不過炒青方法,並未在唐宋兩代廣為流行。又朱翌說唐時製茶旋摘旋炒,可能是指現採現制、當場飲用的特殊情況,而不是唐時的普遍情況。

製茶是一件歷史的事:從唐及元

宋代北苑貢茶的製法,基本上並沒有超越唐代製造餅茶的範圍,但較唐代精巧細緻,特別對茶麵的紋飾摘要求精美的同時,益趨向於浮華。趙汝礪《北苑別錄》對當時的製茶方法有較具體的論述。他說:

“蒸茶 茶芽再四洗滌,取令潔淨,然後入甑,俟湯沸蒸之。然蒸有熟之患,有不熟之患,過熟則色黃而味淡,不熟則色青而易沉,有草木之氣,唯再得中之為當也。”

“榨茶 茶既熟,謂‘茶黃’,須既淋洗數過(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以高榨壓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後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勻,復如前入榨,謂之翻榨,徹曉奮擊,必至於乾淨而後已。蓋建茶味遠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唯恐其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研茶 研茶之具,以柯為杵,以瓦為盆,分團酌水,亦皆有數……每水研之,必至於水乾、茶熟而後已。水不幹則茶不熟,茶不熟則首面不勻,煎試易沉,故研夫猶貴於強而有力者也……”

“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蕩之慾其勻,揉之慾其膩,然後入圈制銙(銙音kuǎ,即模具)隨笪(笪,音dá,粗竹蓆)過黃。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亦異,故隨綱(唐宋以後,大量貨物,分批起運,每批變立字號,分為若干組,一組稱一綱)系之於貢茶雲。”

“過黃 茶之過黃,初入烈火焙之,次過沸湯爁(爁,音lǎn,烤炙的意思)之,凡如是者三。而後,宿一火,至翌日,遂過煙焙焉。然煙焙之火不欲烈,烈則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煙,煙則香盡而味焦,但取其溫溫而已。凡火數之多寡,皆視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於十五火;銙之薄者,八火至六火。火數既足,然後過湯上出色,出色之後,當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則色澤自然光瑩矣。”

此處抄錄了大部分原文,主要便於與《茶經》的製茶法作一對照。可以看出,《北苑別錄》所述宋代北苑茶的製造法,與《茶經》所說唐代餅茶的製造法,有幾處顯著的差別:一是蒸茶前“茶芽再四洗滌”;二是搗茶該為榨茶,榨前需“淋洗數過”,榨後還需研茶;三是改焙茶為過黃,即烘焙中須經沸水浸三次。北苑茶的製法與唐代餅茶之所以由此差別,其原因主要是北苑茶要出膏(把汁液榨出)而餅茶則“畏流其膏”,但現在認為,榨去茶汁,則滋味淡薄,反而降低了品質。

製茶是一件歷史的事:從唐及元

唐、宋時代的製茶方法,以蒸壓為主體,以蒸殺青,以壓成型。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前已述及,當時有些地方的製造方法,已有用炒殺青的;也有不成型的,這是由於餅茶製造工序的簡化或省略而形成的。

自北宋後期到元代,製茶技術才有所發展。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為保持茶葉的固有香味,改蒸青團茶為蒸青葉茶(也稱蒸青散茶)。宣和庚子(1120年)所製作的“銀線水芽”,則是當時茶葉中的極品。

到了元代,蒸青團茶已逐漸淘汰,而蒸青葉茶大為發展,又以鮮葉老嫩不同,分為芽茶(如探春、紫筍、揀芽)、葉茶(如雨前等)。

元代王禎在《農書》中對當時制蒸青葉茶工序,說得很具體。他說:

“採訖,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溼略揉之,入焙,勻布,火焙令幹,勿使焦,編竹為焙,裹蒻復之,以收火氣。茶性畏溼,故宜蒻收藏者,必以蒻籠剪蒻雜貯之,則久而不浥(引yì,溼潤的意思)。宜置頓高處,令常近火為佳。”(見卷十《百穀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