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2021-07-04由 天水線上 發表于 漁業

念珠藻目有幾個科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

“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秦風

地䓴和蕈是天水地區較為常見的兩種野生菌類植物。地䓴在天水方言中常常寫成了記音字地軟,而作為野生蘑菇的蕈究竟咋念咋寫,恐怕大多數人只是平常說說但曉不得是咋樣的一個字。筆者經過長時間研究後現將這兩種菌類植物的本字考釋如下,不妥之處求教於方家。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蕈)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蕈)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蕈)

正文

(一)地䓴又名地耳、地木耳、地見皮、地踏菜,地皮木耳。學名叫“普通念珠藻”,屬於藍藻門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屬,是一種草地、灌木中生長的菌類植物,顏色和形狀都非常象黑木耳而薄、軟。主要生長在陰涼、潮溼的坡地上和河溝邊,雨後多現於野地枯草之中。江蘇叫地塌皮、地踏菜;四川叫綠菜;西北五省都叫地䓴。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軟,但比粉皮為脆,潤而不滯,滑而不膩,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又清熱明目,收斂益氣,有一定的藥效。老家把撿拾地䓴叫“拾地䓴”。當地人用此為餡做成“地䓴包子”,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如:地䓴包子好吃的很。秋天、冬天的地䓴好吃,夏天的地䓴因雨水太多大多發軟且裡面常常有蛆。軟的本字應為“䓴”,既指地耳,也指木耳。地䓴色味形俱佳,口感甚佳。陰乾好的地䓴食用方法較多,可以炒食、涼拌、餾、燴、作湯等。如炒雞蛋、炒肉、炒韭菜、拌豆腐,但最好吃的要算和豆腐粉條包成包子。做法簡單,用開水將乾地軟泡軟,淋幹水分,拌上小蔥、豆腐、粉條即可,蒸熟的包子既軟乎,又有一種特殊的爽適感,直到現在,我都喜歡。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地䓴包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地䓴包子)

【地䓴】[tʰi55ʐuã13]定至開三去止,日獮合三上山。音若“地軟”。

䓴(ruǎn),音“軟”。《廣韻》而兗切,上獮日。元部。漢·許慎《說文·艸部》:“䓴,木耳也。從艸,耎聲。”《玉篇·草部》:“䓴,木耳,生枯木也。”《廣韻·獮韻》上聲而兗切:“䓴,木耳。”天水方言與古讀相合。“䓴”是菌類植物,古人認為它形似木耳,故名“木耳”。地䓴一詞,最早見於宋代《廣韻》。《廣韻·上平》五支:“䓴,地䓴。”或作檽。《篇海類編·花木類·木部》:“檽,木耳。同䓴。”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十:“䓴,耳兗切,木耳也。案:木耳煮而細切之,和以姜、橘,可為菹,滑美。”《說文》中另有“耎”(音ruǎn)字,意即“軟溼可食”者,專指木耳之類的膠質菌。由於地䓴與木耳生長的環境不同,又極軟,故民間稱為地軟,而木耳則別作檽。陶弘景《本草別錄》:“木生者為檽,地生者為菌。” 《康熙字·艹部》:“䓴,《唐韻》而兗切,音軟。《齊民要術》䓴,木耳也。”地䓴可以包包子、包餃子吃。舊天水地方誌用同音字代替寫為“地軟”。民國二十八年《天水縣誌》卷之一《地輿志·物產》:“地耳,俗名地軟,又名地踏菰。”當代陝西作家多記音寫成“地軟”。趙熙《大戲臺》第23章:“那女啞……在五龍山拾地軟,蒸那地軟豆腐包子真香甜,捏那地軟水餃真可口。”賈平凹《秦腔》第26章:“夜裡落了雨,河堤上的地軟該生髮了,何不去撿些拿到七里溝做地軟包子吃,所以我就自作主張去了河堤。”“地䓴”是草木枝葉落入土中腐爛之後,遇雨水而生成的。舊時天水人認為地䓴是羊糞變成的,故有民謠雲:“天轉轉兒,地轉轉兒,羊糞兒變成個地䓴兒。”地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益脾補肝、養顏潤膚、抗癌防痴呆的療效。據載,地䓴炒雞蛋對夜盲症和牙痛有很好療效。《本草綱目·菜部·地耳》:“【釋名】地踏菰(《綱目》)。【集解】《別錄》曰∶地耳生丘陵,如碧石青也。時珍曰∶地耳亦石耳之屬,生於地者也。狀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後即早採之,見日即不堪。俗名地踏菰是也。【氣味】甘,寒,無毒。【主治】明目益氣,令人有子(《別錄》)。”《食物本草會纂》記載:“食耳之屬,生於地者也,狀如木耳,春夏生,雨後即早採之。味幹寒無毒,能明目益氣。”清代王磐編篆的《野菜譜》中,收錄了一首歌詞《地踏菜》曰: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採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凶。這首歌謠記述了地䓴救荒的情景。自古以來,地䓴就是度荒的天然野蔬,不知拯救了多少百姓,真是功不可沒。

古濁聲母塞音塞擦音仄聲字今讀送氣清音。“地”為中古濁聲母塞音定母字,在天水老派方言中讀送氣音,音若“替”;“䓴”的聲母受合口呼韻母的影響,變為舌葉音。

(二)天水方言把野生蘑菇叫“蕈”。是指生長在樹林裡或草地上的傘菌類植物。地下部分叫菌絲,地上部分由帽狀的菌蓋和桿狀的菌杆構成。菌蓋能產生孢子,是繁殖器官。種類很多,有的可食,如松蕈、香蕈(香菇);有的有毒,可致人死亡,如毒蠅蕈。

【蕈】[ʂəŋ53]shěn音“審”。普通話讀(xùn),天水方言讀shěn,不合普通話,其中是如何音變的搞不清楚,是一個例外字。蕈,形聲字。字從艹從覃,覃亦聲。“覃”意為“幽深”。“艹”與“覃”聯合起來表示生長在原始森林裡的菌菇。本義即深山老林裡生長的野菇。《廣韻》慈荏切,上寢從。侵部。漢·許慎《說文·艸部》:“蕈,桑䓴。從艸,從覃,覃亦聲。”清段玉裁注:“䓴之生於桑者曰蕈,蕈之生於田中者曰菌。先鄭司農注《周禮》雲:深蒲或曰桑耳。”又《說文·艸部》:“菌,地蕈也。”《玉篇·艸部》:“蕈,地菌也。”《唐韻》:“慈荏切,尋上聲。菌生木上。”《釋草》:“中馗,菌。”《注》雲:“地蕈也。”香蕈(香菇,又稱合蕈)。宋·陳仁玉《菌譜》:“合蕈始名臺蕈,舊傳昔上進,標以合蕈。上遙見誤讀,因承誤雲。”宋·楊萬里《蕈子》:“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滲入,蒸出蕈花團戢戢。”明·郎瑛《七類修稿》卷四六《事物類·羊溝雞宗》:“雲南土產地蕈,志書本菌子也。”《康熙字·艹部》:“《唐韻》:慈荏切,尋上聲。菌生木上。又《玉篇》:蕈,地菌也。”清康熙《金壇縣誌》卷六《物產·蔬類》:“蕈,俗呼菌子。”清光緒十五年王權、任其昌《秦州直隸州新志》卷之三《食貨·物產》:“南瓜倭瓜地蔞蘑茄蕈。”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誌》卷五《禮俗·方言》:“地蕈曰菌子。”民國二十八年《天水縣誌》卷之一《地輿志·物產》:“蘑茄蕈,一名肉蕈,又名羊肚菜。”

秦風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本名趙文慧,筆名秦風、秦源、文慧。男,1974年生於天水市秦州區秦嶺鎮虎皮溝。現定居煙臺。系甘肅省秦文化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水華夏趙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10月16日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

天水方言中的兩個菌類植物“地䓴”和“蕈”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