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是胖是瘦,基因註定?

2022-04-13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漁業

鳥嘌呤和胞嘧啶配對嗎

是胖是瘦,基因註定?

“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瞧三公斤。”佳節將至,身材問題讓不少人“欲語淚先流 ”。常常有人抱怨,胖子喝水都胖,瘦子狂吃不胖,這不公平!目前看來,這話可能真有一些道理。

最近,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透過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瘦子“狂吃不胖”更有可能因為他們遺傳了一組“幸運”基因,而胖子更有可能擁有一組與肥胖有關的基因。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透過與英國醫療機構合作收集三組人群的dna樣本,並進行對比分析。第一組是1622名身高體重指數(bmi)低於18的瘦子,第二組是1985名重度肥胖者,第三組是10433名體重正常的人。同時,研究人員對研究物件的生活方式也進行了仔細調查,包括飲食是否失調等等。

眾所周知,基因是脫氧核糖核酸(dna)上的片段,而dna雙鏈螺旋結構由4種化學鹼基組成,即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其中鳥嘌呤和胞嘧啶配對,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對。有遺傳學研究證實,基因與人類生命的各種特徵都有密切關係,會對頭髮顏色、瞳孔顏色等人體構造產生微妙甚至巨大影響。

為了瞭解基因對個人體重的影響,研究人員此次將不同基因變異的影響加起來,並計算出遺傳風險得分。“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發現肥胖者的遺傳風險得分比正常體重的人更高,這就增加了他們超重的風險。”維康桑格研究所的巴羅佐解釋道。研究人員還發現,瘦子的遺傳風險得分要低得多。

來自劍橋大學的首席研究員薩達夫·法魯奇教授呼籲人們不要對體重問題太過苛刻。就在瘦子“狂吃不胖”的同時 ,一些胖子卻被貼上懶惰和缺乏意志力的標籤。法魯奇說,這項研究首次表明,瘦子之所以苗條,並不是因為他們“人品”更高,而是因為他們體內增加超重機率的基因負擔較輕。“對一個人的體重做出判斷和評價很容易,但科學表明事情要複雜得多。我們對體重的控制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倫敦國王學院的營養學名譽教授湯姆·桑德斯教授在評論這項研究時表示:“這是一項重要的、經過良好管理的研究,證實了早期肥胖往往是由基因決定的,以及瘦子的基因和普通人不同。”但桑德斯也補充說,大多數成年人肥胖與生活環境有關,包括久坐,大量攝入高熱量食物。

先前也有研究發現,人體內有多個基因與體重有關,這些基因有的影響胃口,有的控制人體儲存脂肪的能力。據報道,20世紀80年代,曾有美國科學家發現基因對肥胖的影響,指出父母對孩子的生理特徵具有一定的決定作用。

也有觀點認為,肥胖是基因、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脂肪“過度儲存”。同樣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表示,在大多數國家,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群保持苗條。 “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基因有關,但生活方式差異或腸道微生物等其他因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稱,下一步旨在精確定位與健康苗條有關的基因。就在肥胖問題日益高發之際,研究人員的長期目標是確定相關研究能否幫助制定新的減肥策略。其實,肥胖不僅是一個“形象”問題,也是一個健康問題,可能引起一系列慢性疾病。健康專家指出,儘管胖瘦看似命中註定,可不要把基因當做偷懶的藉口!無論你的體型或基因構成如何,適度運動和良好飲食這一古老建議仍然有效。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