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022-03-20由 人文鏡 發表于 漁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山東是哪裡

重陽節是我們國家傳承最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它的到來,每每都能引發古代詩人之靈感的契機。也從而由此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有關重陽節的精彩詩詞:譬如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宋代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等一系列絕妙佳文。當然,要說其中最為膾炙人口,以及耳熟能詳的詩詞,自然就是我接下來要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對於古代的文人們而言,其是充滿了溫潤而又豐富的文化象徵,它就猶如一個潛力無限的生命映象一樣,能夠生生不息的進行自我孕育和萌生。時至今日,重陽節依然稱得上是一個文化紐帶,其透過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燻蒸,繼續承擔著,將人們和古老的意蘊緊緊黏連在一起的功能。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是王維在十七歲時創作於長安的。因為他的家鄉處於華山之東的蒲州(今山西永濟)地區,所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也就因此而得名。我們知道,無倫是古代,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於文學作品而言,都是極為推崇那些不入俗套的作品。而王維的這首詩,則是在此方面把握得非常成功。

此詩儘管也是以情起興,但首句兩個“異”字的使用,就使得讀者從而能夠一下子就感覺到了此詩的與眾不同。別看這貌似沒有絲毫雕琢痕跡的隨口一句,但卻是讓我們能夠從深層次裡的另一面,進而充分感受到了,詩人當時那更為真切的心情。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在此詩的第二句裡,我們需要細細品味一下此句中的“每”字,細品之下,我們是不是從這個字中已經更加切身體會到了,其作為一個遊子倍受孤寂煎熬心情?因為,這一“每”字可足以向我們說明:倍受孤寂煎熬的不是僅僅這一個節日,也就是說一年裡的每一個節日,都會對遊子產生由思念親人而成的孤寂。詩人這種孤寂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猶如洪水滿堤一般,終於在重陽節這一日子裡噴薄而出——把凝聚在內心深處的佳節思親情結從而一吐為快。

而且“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語極為受眾,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共鳴的感同身受,所以,才使得其在千百年來也一直都是那麼的膾炙人口。畢竟這首詩到此還是直抒情懷,自然還需要有點故事才能更加完美。於是,詩人在第三、四句的轉承中,由抒發轉為猜想:遠方家鄉的兄弟們在今日登高會上,當進行到往頭上插茱萸的那一環節裡,定會因為少我一個人,從而失落和遺憾不已。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最後結尾的這兩句裡,詩人好象忘了自己未能和家鄉的兄弟共度佳節而遺憾,反倒是給我們描繪一幅家鄉兄弟們,在因為不見詩人而產生缺憾的畫面。這種反襯的藝術手法,既能讓作品走出俗套,又能讓作品顯得曲折有致。而這種得不落俗套之處,也正是詩人寫作功底的厚度。全詩情景錯落有致而貼切,意象朦朧而深邃,由此,我們看作者的鄉愁這一理念,幾乎堪稱完美的得以嵌入詩中每一個字元之內,從而讓人產生出欲罷不能的發掘和回味。

今天到此又和朋友們一起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分享完了。值此重陽節之際,我在此恭祝老年朋友們身心健康,萬事如意!好,下面又到了我的律解名作之時: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過重陽在異鄉,又瞧孤雁向南方。

每觀他眾今歡度,誰省吾人此愛傷。

遙想登高兄弟憾,久憐望遠手足茫。

遍尋還總一人少,唯嘆茱萸不夠長。

————七律仄起入韻(新韻)

律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出句:遙想登高兄弟憾,

下聯:才友們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