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肌膚之親後懷疑得了艾滋病?“AI+艾滋防控”新方案出爐

2022-01-19由 多肽鏈 發表于 漁業

艾滋病人的地方衣服傳染嗎

肌膚之親後懷疑得了艾滋病?“AI+艾滋防控”新方案出爐

本文為《多肽鏈》獨家原創

作者|楊慧林

2019年12月1日,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

在“網際網路+”融入各行各業,融入公眾生活的當下,當“網際網路+”遇到艾滋病相關資訊的關注者、感染高危人群,能夠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2019年,“艾滋病”搜尋量高達5241萬次。而在2017年,其相關搜尋量是2617萬次。(資料來源於搜狗搜尋)

近日,一份《基於艾滋病相關資訊網路搜尋行為特徵分析報告》正式釋出,該報告是國內首份聚焦艾滋病相關資訊,對網際網路使用者網路搜尋、諮詢行為做出人群基本畫像及行為特徵分析。

這是搜狗搜尋根據三年間中國使用搜狗搜尋查詢、AI機器人諮詢艾滋病相關資訊的1。2億人次得出的統計結果。

網際網路之於艾滋病,正成為肌膚之親之後的資訊蒐集、個性化早篩渠道和自我紓解平臺。

壹 |艾滋病風險感染者關注什麼?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獲取資訊是第一步。

夜深人靜,“知艾”心理最強。晚上22點達到艾滋病相關資訊的搜尋量最高峰,凌晨1點前仍有不少人獲取艾滋病相關知識。

“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穿過的衣服我穿了會傳染嗎?”

“超市裡面手劃出血了得艾滋病嗎?”

“胸前長痘痘是艾滋病嗎?”

在“恐艾”情緒的作用下,這些非高危奇葩問題,是常見的搜尋問題。

搜狗AI醫療中心總經理任斌表示:“來做這類搜尋、諮詢的人,其中有80%懷疑自己有感染的風險,他們可以被稱作‘風險感染者’,透過網際網路資訊,他們主要想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

“皮疹”、“長小紅點”、“血泡”、“皰疹”……這是“風險感染者”們最關心的艾滋病常見症狀,最容易引起他們的感染警惕。

從搜尋關鍵詞型別分佈圖中,也可看出這一明顯趨勢。

搜尋關鍵詞型別分佈為:症狀類:47。8%;名詞解釋類:27。3%;防治類:6。8%;檢測類:5。9%;相關諮詢類:5。6%;傳播途徑類:4。5%

相較於搜尋艾滋病傳播途徑及檢測類資訊知識,症狀類資訊搜尋次數約是其5倍。有近5成搜尋使用者期望透過症狀判斷感染情況。

實際上,艾滋病的症狀無特異性,只根據症狀去判斷是否感染艾滋病並不科學。

從風險行為人群性別分佈上看,在艾滋病感染風險查詢使用者裡,男性佔82。9% 女性佔17。1%,男性數量約為女性的4倍,男性獲取艾滋病相關資訊及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

“他們內心很恐慌,其實在查詢艾滋病相關問題的使用者中,有40。7%的使用者描述的行為並不存在感染風險。”任斌說。

在恐懼的蔓延下,“他們搜尋艾滋病相關資訊的平均時間是30分鐘。即使已經告知他沒問題,他一個月還是會來查詢十多次。”

這些人中不乏艾滋病恐懼症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並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或異常行為。

而這些能夠引發他們神經高度緊張的問題和資訊,線上下途徑,往往難以找到出口。

貳|個性化諮詢困境,何解?

報告顯示,艾滋病高危行為產生的物件分佈為:暗娼、陌生人、熟人、固定性伴侶,佔比分別為:38。5%、29。2%、27。3%、5%。

據統計,高達63。9%的使用者第一次發生高危行為後即進行查詢,發生2-10次危險行為之後查詢的人佔26。5%,在10次以上危險行為後的查詢者比例佔9。7%。

關於高危行為後多久進行諮詢,搜狗得出一組資料:

※ 1天內:4。7%

※ 3天內:6。8%

※ 3天-6周:52。4%

※ 6周-3個月:13。1%

※ 3個月以上:23。0%

根據檢測方式的不同,艾滋病一般能從高危行為發生後的4-12周起進行抗體檢測。

若能抓住使用者高危行為後第一次網路搜尋、諮詢的時機進行正確的宣傳教育和行動指導,勢必能極大程度提升艾滋病早篩早診早治。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資訊點是,發生高危行為後,有17。5%的人不願意接受檢測。

不願意檢測原因主要為:害怕個人隱私洩露、害怕面對檢查結果、僥倖心理、擔心費用過高。佔比分佈為:41。7%、37。5%、16。7%、4。2%

而82。5%的人願意進行檢測,其中,20。3%清楚檢測方法,62。2%不清楚檢測方法。

換而言之,不清楚檢測的時機、合適方法、準確地點、檢測費用等詳細資訊,是目前艾滋病高危行為人群最大的困惑。

而從艾滋病感染風險行為人群年齡分佈來看:

※ 15歲以下:佔0。6%;

※ 15~24歲:57。2%

※ 25~35歲:33。2%

※ 35歲以上:8。9%

他們除了需要知曉如何去檢測,還需要更多關於艾滋病的權威科普來撫平心理的焦慮。

通常來說,標準化的宣傳材料不足以完全應對這些個性化問題,而搜尋引擎在獲取易感人群真實需求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抓到這些個性化的關注點來做科普則更加水到渠成。

搜狗搜尋首席科學家、搜狗副總裁許靜芳介紹:“目前搜狗醫療搜尋日均搜尋量已超4000萬次,超過60%的人遇到相關問題會第一時間主動求助搜尋引擎。搜尋引擎已成為公眾獲取醫療健康資訊的首選渠道,可實現‘廣泛傳播+精準觸達’。”

她還表示:“搜狗搜尋作為連線高危人群與醫療機構的通道,要充分利用平臺優勢、人群優勢、AI技術優勢,履行好醫療健康資訊入口的企業責任。”

叄|首款“艾滋病AI自測機器人”

網際網路平臺怎樣用科技賦能艾滋病防控?

任斌提到:“艾滋病相關的標準知識,很多人其實看不下去、看不懂,不願意看。”

針對這種問題,搜狗推出了艾滋病AI自測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由搜狗AI醫療中心研發、是專門針對艾滋病感染風險判斷的AI對話系統。

目前,公眾在“搜狗搜尋APP”搜尋“艾滋病”就可在頁面中獲得這款機器人的服務,藉助這項服務,解決了高危人群因隱私問題而逃避就醫的顧慮。

用人機對話的形式,讓類似性行為物件的性別、身份,性行為方式、安全套是否破損脫落等使用者往往線上下不敢說、羞於說、不知道跟誰說的內容找到了通路。

機器人系統結合最新的深度學習模型來處理,可模擬醫生問診形式由機器人主動設問,用問答形式收集高危症狀。

收集使用者高危行為資訊後,機器人在權威醫學知識庫及大量醫生診療案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生成個性化的艾滋病測試報告,得出具有/不具有感染風險,並給出詳細的解釋及就診建議。

肆|傳染病防控有了智慧化新方案

對醫療行業來說,AI技術的充分應用無疑將帶來更多驚喜。

許靜芳表示,搜狗創新“網際網路+疾病防治”新模式,在C端向公眾提供準確、便捷的諮詢、判斷高危風險服務及就診建議,也是在賦能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提升服務效能,打通“線上+線下”全鏈條服務。

AI於搜狗而言是一以貫之的。

搜狗創始人兼CEO王小川在2019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提出,人工智慧的發展當前有三個方向:賦能人類個體、產業網際網路智慧化以及IoT裝置,分別面向人、企業以及硬體。

在賦能人類個體上,搜狗在將原有的搜尋引擎等工具升級為有溫度的服務。

“搜狗目前的使命是讓人人都能夠有一個助理。”剛剛結束的2019搜狐科技AI峰會上,王小川這樣表達。

以“艾滋病AI自測機器人”為例,無論是網路使用者的艾滋諮詢“助理”,還是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的艾滋病防控“助手”,都如王小川所說,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融合是大勢所趨。未來,網際網路將和國計民生有更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