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2022-01-11由 藝術泛舟 發表于 漁業

詩體分為哪幾類

01

即使在《中國詩詞大會》火之前,愛好詩歌的人也不在於少數。

《中國詩詞大會》又吸引了更多人對詩歌發生了興趣。這是好事,但對於詩歌的詩體,卻有很多人受一些觀念影響,對於詩歌產生了一些不應該有的誤區。

《中國詩詞大會》看了幾期,不敢說太瞭解,但是我的印象這裡面有很多選手只是背詩和譯詩階段,對於詩背後的知識、社會背景、創作背景包括作者所處情境還是缺乏更深入的瞭解,這也是出現為什麼對於張繼的《楓橋夜泊》的寫作背景有人在詩詞大會上會選錯答案。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如果你瞭解大曆詩派的產生背景,瞭解安史之亂文人們的四散逃離戰亂就會明白張繼的情緒,至於有些網友分析說什麼思戀人,思什麼那就是純粹胡說八道了。

記得有個女作者寫了分析李商隱的詩,從字面意思上給李商隱製造出至少三個緋聞女友出來。

除了她是望文取義外,她對於中國漢字的多重表達意思也處於太淺的層次,更不用說她對於李商隱的一生缺乏太深入的瞭解了。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百家爭鳴是好事,但是胡亂臆測的所謂爭鳴就會誤人子弟了。

當代人對於唐詩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古詩一定要有格律,這觀念也影響了不少人,這實際是完全錯誤,或者說缺乏對於唐詩構成的基本發展歷史常識。

實際格律只是詩歌一個組成部分,在詩中屬於少數派。

當然宋詞是詩歌中最講究格律,幾千個詞牌或者是獨立的平仄格律要求,或者是兩個以上詞牌創作出新的詞牌。

相當一部分詞牌是出自於唐代教坊曲名。當然宋代詞人大師級人物也自我創作了很多新詞牌名。

下面對於我對於唐詩發展脈絡描述相對簡單,其中有些是我個人理解,本人學識有限,無法達到專業級,有些地方描述不是很準確很專業化。

但是基本脈絡是這樣的構成,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尋找資料深入研究,糾正我的不足之處,我只做拋磚引玉作用。

02

在中國詩歌的悠長曆史中,出現很多詩體。

按狹義劃分:兩大組成是古體詩和近體詩。

按更廣義劃分:

古體詩和近體詩、雜體詩

。雜體詩是這兩種詩的以外的詩的總稱。

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別就是前者只講押韻。後者同是是押韻和格律更嚴格,對仗和平仄更嚴格。最為直觀的對比就是宋詞的詞牌都是有嚴格的平仄之分。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

古體詩和近體詩每句字數都是保持一致的結構。

一般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為一句組成。

而四言古體詩在唐詩中基本使用得很少了,《詩經》中四言詩所佔比重大。唐詩一般是五言、六言、七言為主要的句子構成。六言也有相對精品的創作,只是我們的印象一般認為唐詩都是五言、七言。

公認的雜體詩描述是:通指古典詩歌格律體以外的各種各樣的詩體。

這些詩多把字形、句法、聲律和押韻加以特殊變化,成為獨出心裁的奇異之作,一般帶有文字遊戲性質。

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說:“按詩有雜體:一曰拗體,二曰蜂腰體,三曰斷絃體,四曰隔句體,五曰偷春體,六曰首尾吟體,七曰盤中體,八曰迴文體,九曰仄句體,十曰疊字型,十一曰句用字型,十二曰藁砧體,十三曰兩頭纖纖體,十四曰三婦豔體,十五曰五雜俎體,十六曰五仄體,十七曰四聲體,十八曰雙聲疊韻體,十九曰問答體,皆詩之變體也。”共計:十九種雜體詩。

實際上可以歸為雜體詩類的遠不止上述這些。諸如藏頭詩,神智體,轆轤體等等。雜體詩多為漢魏六朝時文人所創制,雖表現出一定的巧思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但“終非詩體之正”。

從上面來看,雜體詩有些也有嚴格的格律更類似於近體詩,但有些則是跟古體詩一樣。

這種詩體一般是相對是輕鬆的感情表達,古代文字遊戲一般是出現於大家一般是相聚或者酒正酣或者談興正濃來的時候。所以不能太嚴肅。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在這兒要區分開為雜詩和雜體詩的區別:

雜詩:

1.指寫隨機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可以作為單首詩名,也可以作為組詩名。

2.指雜體詩。

比如李白的《雜詩》就屬於第一種,這首詩實際是屬於五言古詩。

清代詩人龔自珍所作《己亥雜詩》也是屬於古體詩。

無論是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絕句)、雜體詩都是要押韻的。只是押韻方式有所變化。

對於韻很多人存在誤解,我個人認為,欣賞古代詩歌要相對了解一下韻書。而現代進行古詩創作按照現代漢語發音就行了,沒必要非要去古韻。

還有一種錯誤的觀點是:某某方言才是正宗的漢語發音,用來吟誦古詩才是最有味道的。這就是一個誤人子弟的觀念了。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不管一個群體到異地多麼龐大,其發音最終會帶點鄉音,但是大部分都會被本地方言所同化。

最為典型的例證是:近代和現代的闖關東移民和幾十萬南下幹部。闖關東一般是河北和山東移民居多。從清末、民國走到建國後包括八十年代一直持續著,人數非常龐大,比如山東去東北的移民,他們回到故鄉,發音已經明顯不同於故鄉的發音,而且山東闖關東尤其是清代和民國的他們都是抱團取暖的。但是他們的發音也發生非常大所改變,只是保留了一些山東詞語構成特點,發音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變化。

所以保留什麼古漢語最正宗發音個偽命題根本不成立。

一個簡單的心理學權威理論就可以說明:一個人不是你影響到別人,就是別人影響到,但是你新加入的那個群體對你個人影響最大。

經濟強大了不要跟韓國一樣文化自卑開始編造歷史和過於吹捧自己歷史。

比如文化自信的江南地區,(傳統的江南是指今天的:上海、蘇南、浙北、皖南和贛東,地理在長江以南。)

《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長江以南屬於今江蘇省的南京、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市全境,及今安徽省的宣城、蕪湖、銅陵、馬鞍山、池州、黃山以及今浙江省的杭州、紹興、寧波、嘉興、湖州地區。)。

中國幾次中原最大移民,前往江南地區的最多數量最多,但是從來不會認為自己才是保留中原最正宗發音,人家是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文化自信,根本沒必要去蹭中原文化熱點。更不會編造歷史。

所以奉勸有些人不要再去做這樣的事,不要那麼韓國,貽笑大方。也別於丹說的:人越缺少什麼越炫耀什麼。

03

詩歌的發展:一般分為幾個歷史階段:

(廣義的詩歌是包括詩和歌,所以宋詞和元曲也屬於詩歌範疇):

1、先秦時期,以《詩經》和楚辭為代表的。也有把這些分成兩個階段。在這兒我直接歸為一類。

2、漢樂府時期。以《樂府詩集》為代表。

以上兩種都屬於採民間詩歌為主。收集大量民間詩歌。

3、魏晉南北朝民歌,呈現格律化、格式化。

建立在詩經和樂府基礎上發展的。樂府詩集實際是成集於北宋時期,但是樂府詩歌的風格卻是影響深遠。

4、唐詩階段,唐詩是唐代詩人們是在前人的文化遺產上,發揚光大才併兼收並蓄,取人之長,推陳出新,從而把中華詩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

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

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

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律詩是起源於魏晉,盛行於唐代,在唐代形成最終的基本構成。但是在唐詩中律詩實際並沒有佔到主流數量。

即使律詩成就最高的杜甫其詩中格律體也並沒有佔到絕對優勢數量。

唐詩大部分還是古體詩,少部分是律詩即近體詩。

古體詩因為只需要押韻即可,創作不受束縛。而且格律詩很容易受束縛的。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

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

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

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又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階段。

01、初唐代表為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此外,還有陳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詩人,他是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闢了新的世界。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02、盛唐以杜甫、李白、孟浩然和王維這些為代表。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代表邊塞詩派。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同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深深的影響到了盛唐詩歌風格。人稱孤篇橫絕全唐。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03、

中唐以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元稹、李賀,韓愈、柳宗元、孟郊、賈島為代表。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餘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餘緒)後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04、晚唐:李商隱、溫庭筠 、杜牧、韋莊為代表。

李商隱成就和影響最高,直接影響到了北宋初期的西昆體。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5、宋詞、宋詩階段。

宋詞不需要多言。分為繼承溫庭筠和韋莊的婉約派,創新的豪放派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李煜等。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宋詩初期是西昆體為代表 ,一味的學習李商隱的形,卻沒有學到其神 。直到“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對於西昆體的缺點進行了評判,並深深影響到了宋詩的發展和改革。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但是宋詩更易懂,通俗易懂,簡單明瞭,樸實的語言來描述景、事、物,卻一樣具有意境,這同宋代的詩人和詞人們更親民也有一定的關係 。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池上

按我的理解簡單來說:唐詩有點高高在上,讀起來有點若即若離,距離感太強,但是宋詩卻是距離感沒有,感覺就是你身邊發生,感覺很直觀很親切。

代表人物:梅堯臣、楊萬里、陸游、范成大、王安石。當然宋代蘇軾詩也非常有代表性,但他的成就更是宋詞。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唐詩和宋詩,不僅是兩個朝代詩歌的總名,而且代表了我國詩歌史上兩種詩法和詩歌。

它們不同之處在於:唐詩主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詩喜說理,崇尚議論。唐詩多含蓄;宋詩多直露,言盡意亦盡。

6、元曲: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元曲四大家為代表。

比如馬致遠的《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瞭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7、宋以後以明清詩歌為代表的階段:

後世詩歌一般宗唐或者宗宋,尤其明代詩人對於宋代文化是非常推崇。也有取唐宋詩之特點。也有是宗唐。當然也有更追求更遠的先秦和漢代詩歌。

後世的詩大部分還是受這三代詩歌的影響。

8、現代詩和新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藝術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