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2022-09-22由 青edu 發表于 漁業

校長應如何造勢而起

文/曹陽 攝影/趙穎彥

4月28日,由北京青年報青教育專刊推出的《青教育·校長論壇》正式開啟,5位京城名校的校長走進直播間,為南部地區的教育發展“診脈”,並分享在辦學實踐以及教育生涯中關於教育均衡發展的獨到見解與深入思考。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在北京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上,素來就有“北高南低”的說法。海淀區在學生、家長心中是“宇宙中心”,而位於京城南部的大興區則處於教育“窪地”。近年來,不少教育強區品牌校先後在大興區佈局分校,更多學生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然而,名校跨區域辦學是如何具體落地的?在助力提升區域教育水平時又有怎樣的目標與規劃呢?

重建總部管理架構

提升分校“造血”功能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陸雲泉(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

教育的公平與均衡是整個社會公平的體現。作為名校,既要有榜樣示範作用,還應堅持社會公平底線,有教育情懷。我們辦學不光是把自己學校辦好,還應盡己所能地讓更多區域百姓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名校必須有社會擔當。如何避免掛牌校的“換湯不換藥”,是名校在跨區辦分校、集團化辦學過程中亟需思考的問題。

新時代下,北京一零一中學有了新的社會擔當,對京南地區教育做了全新佈局。2020年,學校與大興區教委簽約,接收位於榆垡鎮的一所薄弱初中校,將其改為北京一零一中學中大興分校。前期調研發現,該校地處臨空經濟區,是北京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將有諸多優質產業更新換代。因此,周邊居民與高階人才將對教育有較高需求,而這所學校的辦學目標就是建成京南地區的優質義務教育學校;甚至,我們還將啟動一所完全中學,包括高中教育的部分,也將實現人才培養聯動。

此外,大興分校周邊還引入了兩所海淀優質小學品牌,我們已與其中的海淀區五一小學達成合作共識。未來,將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的十二年的人才貫通培養模式。確立辦學目標後,我們會從總校派出管理團隊和優秀教師,在短期內提升教學質量。一零一中學在全北京共有12個校區,僅靠“輸血”方式是不可持續的,須建立一套全新的治校體系。於是,我們改變整個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的管理架構,把原有的線性層級管理變成扁平矩陣式管理,建立學校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髮展中心、課程教學中心、國際教育中心、後勤保障中心等六大中心,與各個分校之間形成垂直管理模式。在六大管理中心架構的變革過程中,總校在所有分校間推進六個一體化,實現所有校區資源共享,從而達到為新學校“造血”的功能,推動內涵發展。

大興分校運營時間不算長,但是學校面貌變化較大。在這過程中,教師沒變,學生也沒變,只是管理理念、架構、資源輸入發生了變化。在推進“南北”優質教育均衡的程序中,北京一零一中學切實做了很多教改工作,努力為百姓再添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

辦溫暖的幸福教育

讓學生有實際獲得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王教凱(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

2004年,我從山東調入人大附中;2016年1月,我被原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校長派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所薄弱校。透過劉校長,我更好理解到什麼是均衡教育,它不是削峰填谷的教育,而應該是借風借雨、借光發光、借勢造勢,是讓優質教育在更大範圍內受益的教育。

大興區原來的教育水平在北京市屬於“窪地”,經過努力,我與大興區的校長們、老師們一起,讓城區的教育也往南“看”了一下。未來,這裡勢必能成為教育“平原”,甚至能成為教育高地。

五年來,我與大興區的校長們一起探索,在人大附中辦學理念基礎上進行創新,而非照搬。我們提出貫通培養制,辦溫暖的、負責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在教育人才培養方面,人大附中本部是真幫扶,不僅統一教研,共享學習資料、教學資源,甚至連統練題、考試題都一樣,有時候學生在政策之內還能進行交流。

2017年夏天,人大附中經開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了大興區政府和大興區老百姓的認可,還合併了一所鄉鎮中學。2019年,高考成績重新整理記錄,一名理科畢業生成績位居北京市第三名;2020年,大興區高考成績排名前二的兩位學生也均在這裡,還收穫了一名北京市優秀學生。

時間再回到2017年,人大附經開學校的中招錄取線分數不太高;三年後,這一屆畢業生的平均成績在全北京市名列前茅,學校被喻為京城南部地區的高考“黑馬”。

最近,北京市公佈了金鵬科技獎、金帆藝術獎、金奧運動隊獲獎學校名單,人大附經開學校全部獲得,十分不易。現在,學校周邊老百姓對學校評價普遍較高,生源也是連年巨增。五年來,學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優質學校跨區域辦學是成功的,未來將努力成為老百姓家門口最理想、最優質的學校。

創造“大愛”教育觀

服務區域老百姓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王金(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北校區校長):

目前,中國進入了教育公平升級換代的關鍵時刻,百姓更需要有質量的公平教育。儘管全國教育深化綜合改革多年,但擇校、擇班現象在很多城市依舊絡繹不絕,如果每個老師都優秀、每所學校都優質,也許家長們就不會如此焦慮。在首師大附中集團化辦學理念下,大興北校區成為最大受益者。五年時間,學生人數從189名發展到1600名,教職工人數從34名增加到129名,九年一貫升學率從30%上升到90%。

首師大附中教育集團的總校長是沈傑校長,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名優秀的教育集團校長能帶動一批好學校。沈校長經常說:“教育不狹隘,教育一定要有大愛。”實際上,首師大附中一直在致力創造大附中理念。作為傳統名校,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助力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作為首師大附中教育集團的一員,大興北校區的定位就是——服務大興區百姓。六年來,學校已經成為大興區北部的教育新品牌。針對每個新建校,首師大附中教育集團會在初期進行頂層設計,根據分校特色進行本部文化傳承,並讓本部基因融入區域教育大環境。

此外,首師大附中教育集團還強調管理機制創新,激發分校團隊內在的驅動力,倡導扁平化管理,注重課程資源輸出。比如,本部的思修課程體系如何結合大興地域特色,開發出讓分校更為合適的課程;本部科研團隊還專門為大興北校區研發博識課,並下沉到小學階段,每次選課都是學生爆滿。

名校辦分校和集團化辦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享受到優質教育,也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教師跟崗完成“三年”輪換

培養各校區骨幹“種子力”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劉海霞(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副校長兼北京師範大學實驗華夏女子中學校長):

隨著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壓力和升學壓力的遞增,造成嚴重的區域壓力和安全隱患問題。為了疏解人口,緩解城市壓力,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承擔起社會責任,將前瞻的辦學理念和優質的師資團隊進行輻射和輸出,在教育薄弱地區新建分校,助力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目前,本部優質資源輻射北京四個區域,包括西城、豐臺、大興和順義。

作為名校,實驗中學辦分校是真辦集團,辦真集團;如果只是完成掛牌校,那辦學效果必然不理想。無論是新建校還是承辦薄弱校,實驗中學始終認為,辦學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就是要明確將辦成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在辦學策略和實施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管理和師資。一所優質校的見長所在,一定是辦學理念先進且開放。而這一種理念是要透過很多載體落到承辦校或新建校,透過師資的“輸入輸出”和“造血輸血”,因為任何教育集團總部都不會無限制輸出優質資源。現下,實驗中學正在摸索第“三年設限”,即以三年為一個週期,基本完成中學的一個迴圈;第二個在摸索的方式叫“種子工程”,培養、培訓在新校區和承辦學校的骨幹種子力。以實驗華夏女中為例,學校約30%的教師已經回到實驗中學跟崗培訓完成一輪;同理,實驗中學教師到華夏女中兼課已完成一輪,再回到本部。師資還是原有的師資,但“種子”已經變了,實驗中學的優質辦學理念在新校區裡生根、發芽、造血,併成為“造血”幹細胞。

承辦薄弱校或新建分校,對於實驗中學本身來說是好事,因為促進了本部的幹部團隊更新與培養。我們不斷外派骨幹力量,不斷儲備後備人才。這樣一來,學校既盤活了幹部資源,還快速更新了團隊的“血液細胞”。

目前,實驗中學在大興區有兩個教育佈局:第一個是正在籌建並承辦北京市級所屬校——北京第四實驗學校,位於臨空經濟區;第二個,我們正與大興區教委洽談承辦一所薄弱校,專案落地後不僅會提升區域教育質量,還會增加當地百姓教育獲得感,更將實現緩解城區升學壓力、疏解人口壓力的功能。

踐行育人培養目標

量優質師資就位

五位京城名校長在《青教育·校長論壇》上說了什麼乾貨?

鄭克強(北京大興精華學校校長):精華學校在中高考領域已深耕四十餘年,

經過多年沉澱、積累後,適時地選擇邁出堅實一步——在大興區佈局完全中學,設立北京大興精華學校,為區域百姓輸送優質教育資源。今年9月,學校將迎來首屆新生,初一面向大興區招生,高一面向全市招生。

要想辦成一所好學校,校長必須考慮三個問題,即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

作為一所新建校,北京大興精華學校將育人培養目標定為“6+2”模式,即“六會+兩個目標”。

六會包括會做人、

會生活、會學習、會體健、會審美、會創新。

其中,“會學習”具體指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且掌握科學策略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真問題,解決實踐中的真問題,這是北京中高考試題命制的重要方向,學生必須學會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會創新”指培養成為具有創新性的未來人才,因為中國再過二十年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兩個目標是我們的學生在畢業時,應該是人人具有國際眼光,人人會有一門特長。

師資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北京大興精華學校已經成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聘請了北京市中高考十餘個學科的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及大學教授作為第一屆委員。除了繼續培養骨幹教師外,教育新秀均從985高校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具有教育潛質的青年人加入精華。作為一所新建校,北京大興精華學校的師資儲備十分充分,力爭將師生比控制在1:2。5。

在辦好學過程中,課程是教學的實際載體。

針對課程育人,大興精華學校的課程理念是尊重個性選擇,鼓勵多元發展,包含實現學科課程價值、達成初高中融通、提升學科素養、加大人文素養。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們提倡深度教學,它有六個標準。

一、基於學科價值引領的教學;二、基於真問題、新情境的教學;三、基於高質量追問式的教學;四、基於深入分析與思辨的教學;五、基於知識整合主題式的教學;六、基於微探究和研究性的教學。

我們會在新建的北京大興精華學校中,在我們的課堂裡,實踐這樣的教育理念,踏踏實實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