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皖北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2022-06-10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畜牧業

皖北經濟技術學校好不好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

臨泉地處安徽省西北部,是中原腹地、人力大縣,自古以來,臨泉群眾就有崇尚“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技能觀念。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每年培養技能人才2萬餘人,同時透過舉辦“能工巧匠大比武”活動,推動“技能熱”“創新熱”“就業潮”,為縣內各行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目前,臨泉縣有中等職業學校4所,其中省級示範中職學校兩所(皖北經濟技術學校、臨泉縣科技資訊學校),一般中職學校兩所(臨泉縣靖波資訊科技學校、臨泉縣常青職業學校),在籍學生18554人(含非全日制生),教職工1194人,其中專任教師783人。2021年臨泉職業學校共開設資訊科技類、加工製造類、旅遊服務類、輕紡食品類、農林牧漁類、文化藝術類、財經商貿類等11個專業大類29個專業。

“十三五”期間,在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下,臨泉職業教育結出累累碩果,贏得了社會各界讚許,2020年臨泉縣獲得“安徽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縣市”殊榮。

主要舉措及成效

圍繞落實有方向,積極實施“1+X”試點方案。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按照教育部面向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20個領域人才培養的倡議,皖北經濟技術學校已成功申報為“1+X”試點學校。按照試點工作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學校制定了詳細工作計劃,並已按計劃開展了多輪培訓。

圍繞硬體有保障,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 2017年縣財政投入5。6億元,佔地超過300畝、建築面積16。5萬㎡的皖北經濟技術學校新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2021年,又啟動科技資訊學校新學生食堂、寢室樓建設,同時靖波資訊科技學校銀杏湖校區也投入使用。

圍繞軟體有依託,最佳化重組職教資源。合理佈局中職學校,撤併4所農村職業高中,保留城區兩所公辦和兩所民辦職業學校,中職學校辦學資源取得質的最佳化。把原涉及近20個部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力量統籌起來,建立皖北經濟技術學校公共職業培訓基地,職業技能培訓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圍繞改革有活力,探索現代管理體制。2015年8月,在堅持“國有資產性質不變,公辦教職工身份不變,政府對職業教育正常投入不變”的原則下,皖北經濟技術學校與天坤教育集團聯姻託管,開啟混合所有制管理新模式。歷經5年多的探索,託管合作不斷深化、完善,激發了職業教育辦學活力,學校辦學規模跨越式發展,辦學質量、效益不斷提高。

圍繞人人有學上,凝聚各方力量。為實現讓臨泉由“人力資源大縣”向“人才資源強縣”邁進,出臺《關於讓每名初中生完成中等教育的實施意見》,在各鄉鎮(街道)、村(社群)、學校建立包保制度,多部門通力合作,加大惠民政策的宣傳力度,透過中考分流、舉辦專題培訓,加大對中心校(縣直學校)和鄉鎮(街道)考核等措施,實現“讓高中階段教育的增量向職業教育傾斜”目標。

圍繞融入有支點,深入推進合作辦學。近年來,臨泉縣透過多項激勵政策,吸引了深圳奮達集團、合肥七彩牛集團等多家企業,以及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職院校與臨泉縣職業學校開展合作辦學,對臨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圍繞就業有底氣,推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透過“金融+土地+信用”的組合方式,激勵當地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中來。把學校辦成企業的培訓基地,把企業辦成學校的實訓基地。透過企業冠名班、訂單班培養等形式,推進前校後廠或前廠後校建設,讓學校像企業、教室像車間、課堂像工段、教師像師傅、學生像學徒。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大力實施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的職業培訓。2021年全縣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達100%,專業對口就業率超過97%,就業穩定率達80。74%。

當前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對職業教育仍存有偏見。長期以來,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還存在誤區,把職業教育當作一種低層次教育,認為上職業學校低人一等,只有上普高才能圓大學夢、才有出路。職業教育的內在吸引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中職學校辦學基本條件不足。近幾年,臨泉縣加大對職業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但因前期差距較大,有些基本的辦學條件仍不達標。實習實訓裝置不足、陳舊和無處安裝等問題依然存在,學生實訓工位受限,實習實訓課開設不足,不能滿足人力資源大縣對優質職業教育的迫切需求。

服務縣域經濟發展能力不強。企業急需高質量、上規模、針對性的技能人才,而臨泉縣中職學校培育能力有限,開設專業針對性不強,中職畢業生往往缺少企業所需的高技術、高素養,因此職業教育承擔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的工作任重道遠。

培育實用型人才的對策與建議

加大師資培育力度。專業課教師缺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普遍短板,需要透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認真解決師資問題。透過校企深度融合,把企業的技術骨幹請進來,行業的工匠請進來,把年輕老師送進企業,做企業技術能手的徒弟,到規定的崗位實訓,讓課程設定和課程內容與企業的用工需求無縫對接。

繼續提升辦學條件。校舍建起來、環境美起來不等於辦學質量好起來。一流的辦學質量離不開一流的實習實訓場地和設施。當下,需要政府層面進一步提高認識,以更大決心、更大力氣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實訓裝置、實訓場地的投入力度,讓學生真正有機會將理論知識應用於技能實踐。

精準對標市場需求。皖西北正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期、跨越趕超期,在城市建設、產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需求較大、發展空間巨大。職業學校必須準確把脈縣域經濟發展和企業所思所想,調研縣域發展需要、企業需要、市場需求,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為重要目標、任務,把企業人才需要作為標準。

深入開展合作辦學。政府層面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合作辦學,實施政策激勵機制,制定(校企、校校)合作辦學推進與考評方案,培養面向市場需要、針對企業需求的緊缺型技能人才。支援本地職業學校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與高職院校對接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教學方式,促進就業創業創新。

(□ 安徽省臨泉縣政協主席 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