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2022-08-10由 歷史不能丟 發表于 漁業

黃銅的熔點是多少 c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1921 年,在河南

澠miǎn池

仰韶村開展了中國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發掘工作,因此以“仰韶”命名。仰韶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揭開了中國考古學文化發展的恢宏序幕。

姜寨遺址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境內發現大量的仰韶文化遺址,有陝西西安半坡遺址、渭南華縣元君廟遺址、臨潼姜寨遺址、 渭南史家遺址、寶雞福臨堡遺址、漢中南鄭龍崗寺遺址等。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1959年學術界將

仰韶文化劃分為“半坡”和“廟底溝”兩個型別,

首次開創考古學文化型別劃分的先河。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上世紀60、70年代,西安市臨潼縣姜寨村民在修公路時就發現了大量的仰韶文化遺址

(對,就是和兵馬俑在一個地方的那個“臨潼”)

。姜寨遺址的地勢東高西低,村民當年在平整土地時,將東邊的土層剷除了近兩米,將其墊在地勢低的西邊,導致東邊上層遺存嚴重破壞,慶幸的是由於墊高了西邊,下層的早期聚落遺址得以倖免於難。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1972年恢復文物考古工作後,時任臨潼縣文化館館長趙康民將這一情況迅速逐級上報。於是,臨潼縣文化館聯合西安半坡博物館對姜寨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由鞏啟明等專家主持,

共進行了11次大規模發掘,考古面積達1.658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中國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臨潼縣誌》記載:“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因為有臨河、潼河自南向北流淌,所以得名“臨潼”。

在這兩條河的流域居住著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過著男捕女撈、共同勞動、共同享受的母系氏族村落,它就是“姜寨文化”。

姜寨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面積是西安半坡遺址的10倍,時間比半坡遺址早500年到1000年左右。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專家透過對遺址、實物的技術鑑定,認為姜寨先民居住相對穩定、年代久遠,居住時間至少跨越了仰韶文化時期(分為四個階段:半坡早期型別、史家型別、廟底溝型別、半坡晚期型別)和龍山文化時期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跨度時間至少3000年。所以

姜寨遺址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是世界罕見的。

因此姜寨遺址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性質、社會組織、社會生產技術、家庭婚姻制度都提供了寶貴資料,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原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畫卷。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打製石器/@陝西曆史博物館

姜寨聚落遺址是陝西仰韶文化中“聚落佈局”儲存最為完整的文化遺存之一,

總體佈局由居住區、燒陶窯場、墓地三部分組成。

居住區面積約一萬八、九千平方米,東、南、北三面有人工挖鑿的呈橢圓形壕溝環繞,西南以“臨河”為天然屏障,在“居住區”的中心廣場周圍分佈著一百餘座屋舍,共分為五個建築組群。每一個組群由一座大型屋舍及10-20座中小型屋舍構成,屋舍的大門均朝向廣場中心位置。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建築群周圍分佈著儲藏物品的地窖群、兩座家畜圈欄、多處兒童甕棺zang。“聚落”以西的“臨河”岸邊是地窖群,以東的壕溝外是墓zang區,南北分佈有三塊mu地。由此判斷,

“姜寨”可能居住的是由眾多氏族組成的部落。

彩陶人面魚紋盆——人魚密碼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關於這件文物,下棋專題文章“人魚密碼大揭秘”,在此不再贅述。

刻符陶缽——彩陶上的筆歌墨舞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陶壎,最早是古代的誘捕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

由陶土捏塑而成,有吹孔、音孔,內部中空。吹奏吹孔時透過氣息衝擊吹孔的稜邊,引起壎體內部的氣柱振動發出聲音。姜寨遺址中這一文物的出土證實6000多年前的姜寨先民已經開始使用樂器,並創造了音樂。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在仰韶文化的遺址中出土的很多陶器上發現了獨特的

刻劃符號

,引起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早的刻劃符號,此後經歷各個階段的發展一直興盛至甲骨文時代。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姜寨遺址中發現的刻劃符號有38種,半坡遺址中發現了27種。這些符號具有一定規律和共性,應該不是無意識留下的痕跡,而是表達了某種含義。

廣為流傳的觀點可以分為兩種:

一是這些原始刻劃符號與中國文字起源類同,如果為文字,它將比倉頡造字早2000年比甲骨文還早3400年;第二種觀點認為僅僅只是一個符號。

雖然我們至今還不能解讀這些符號的具體含義,但它們對探討漢字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西安半坡遺址——沉睡的搖籃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市灞橋區滻河東岸首次發現半坡遺址。同年9月,

石興邦先生和吳汝祚先生來陝複查,選擇了典型遺址及墓zang區挖掘。

其中位於滻河東岸的半坡遺址和滻河西岸的米家崖遺址因其內涵豐富,入選典型發掘之列。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由石興邦先生負責對半坡遺址進行了五次考古發掘。

在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三年間,共計發掘面積近1萬平方米。發現了環壕、房屋、窖穴、陶窯、mu zang等遺蹟,出土了上萬件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

清理出聚落清晰區劃分明的居住區、製陶區、墓葬區等。

確認這處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半坡遺址的發掘,是我國史前考古學史上第一次大面積揭露史前聚落遺址。確立了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別,這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區、系、型別研究的開端。開創了我國聚落考古學和環境考古學研究的嘗試。”《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的發掘報告,

開創了我國史前考古發掘報告編寫的基本模式。半坡遺址的發掘也為我國考古界培養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考古學家。

紅陶雙耳尖底瓶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尖底瓶是黃河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在西安半坡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的陶器。這件為雙耳,小口,尖底,腹鼓,上面有斜面繩紋。尖底瓶的研究在考古界備受爭議。截止目前研究

已證實仰韶文化晚期的尖底瓶確實用於釀酒的器具,

遺憾的是,我們至今還無法確認——早期尖底瓶是否也有類似的功能。小口尖底瓶(尤其是中小型)的功能是考古學家們至今都在爭論的話題。其

具體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如汲水器、淨水器、乾旱地區祭天祈雨的禮器、盛酒的祭器或禮器、釀酒器及儲酒器等等。其中汲水器的觀點曾經最為流行,並編進中學教材,

但是有學者在進行實驗後證明使用尖底瓶汲水並不十分實用。

教科書錯了幾十年了嗎??

璀璨豐富的仰韶文化

數十年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也都把仰韶文化時期的尖底瓶編入教材。其巧妙地運用了重心原理,定義尖底瓶是一件汲水器——“如果給兩耳繫上繩子放置水中,由於水的浮力和尖底瓶重心的作用,瓶身會自動傾倒,下半部離水面翹起;隨著瓶內水的逐漸增多,瓶下半部也逐漸下沉,直至瓶盛滿水而直立。

這種效能是利用了重心與浮體穩定性關係的原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於是,不少教科書中還用半坡型別尖底瓶為背景材料,設計了思維操作性課文及作業題,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其妙處,並動手設計一個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

然而,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學家就做過實驗,發現用

尖底瓶打水根本不符合力學原理。

1989年,西安半坡遺址研究人員與北京大學力學系學者合作,進行了一次尖底瓶打水實驗,結果顯示:尖底瓶放在水上之後,由於上部粗重,重心偏上,的確能夠自動灌水,但是當灌到不到一半時,重心便會下移,瓶口就會翹出水面,又因瓶口較小,即便是人工干預,水還是很難快速的灌水;當尖底瓶灌滿水後,用兩邊耳朵上系的繩子提起瓶子時,因為重心在上部,尖頂瓶便會傾倒,很難用繩子拎著移動,

想要帶走必須抱在懷裡才行。

力學原理解釋就是:尖底瓶空著時,重心在橫軸上一點的地方,這使它向一方傾倒;當適度注水時,重心移到器底,遂使它由歪變正;當繼續注水時,由於重心上移,它就會立刻翻倒。

點選關注

“歷史不能丟”,

好文章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