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2021-06-30由 飲食的誘惑 發表于 畜牧業

酸不漿煎水治冒肚嗎

我的故鄉甘肅省通渭縣常河鎮,是古籍中所述“苦甲天下之地”——定西地區一個偏遠小鎮,漿水和酸菜是當地家家戶戶最普遍的食物。因幼時窮苦,常年以酸菜充飢,常想這大致就是下里巴人的生活寫照,故我對漿水和酸菜有著別樣的感情。成年參加工作後,我客居成都,很少吃酸菜,但因為從事飲食烹飪職業,平日裡也喜歡研究故里飲食,得知了不少漿水和酸菜的由來、歷史典故等知識。

近日,我回故里採風撰寫此文之時,正值老家麥黃季節,孫家山的鄉親們都很忙碌,但一聽說我要寫老家如何製作漿水和酸菜,鄉親們都爭先恐後地給我提供素材,為此我特別感動。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酸菜原料:苦苣

不忘初心,對漿水和酸菜懷有感激之情

說起漿水和酸菜,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是大西北地區所特有的食物。不錯,喜吃漿水和酸菜的確是當地人飲食的一個顯著特點,尤其是在西北一些農村地區,哪家人少了一缸美味的酸菜,好像飲食生活也失去了意義。時至今日,我依舊記得故里民間的兩句順口溜:“三斤辣椒十斤鹽,一缸漿水吃半年。”從中不難看出,漿水在老家人的生活裡曾經扮演了特別重要的角色。回首往昔,在以往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裡,漿水和酸菜不光是百姓人家日常飲食的調味品,更重要的是它還擔負著儲藏蔬菜、聊以充飢的重任。過去的歲月或許在飢餓的陰影中,貧困曾經長久地籠罩著我們那片貧瘠的土地,但老家人特有的那種如漿水般清澈、純正,如酸菜般質樸、粗獷的品性,至今仍在豪邁的大西北土地上代代傳承。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苦苣酸菜

有人形象地說,西北人走到哪裡,漿水缸就背到哪裡,由此可見西北人對一缸漿水和酸菜是怎樣的珍惜與感激。這大概就是在物質生活極豐富的今天,仍然還有許多人惦記著漿水和酸菜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生活在西北的人,一生都要感激漿水和酸菜,那時候,幸虧還有漿水缸,幸虧還有遍佈山川的野菜,讓許多先民和鄉親能夠熬到又一個麥黃的季節。

不止西北人吃漿水和酸菜

有人以為,只有西北人才吃漿水和酸菜,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漿水和酸菜不僅在大西北的甘肅、陝西、青海、寧夏等省有,而且在西南的四川,以及華中的湖北等省的部分地方也有,比如與西北相毗鄰的一些地方,像四川省廣元市所轄的一些地方及平武等部分農村,也有吃漿水和酸菜的習慣,做法大致和西北無幾,這些都緣於相近地域飲食習慣的影響。它們在做法上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原料的選擇上更加廣泛多樣,食用方法別出心裁,趨於多樣化。

但是喜食漿水和酸菜,的確是西北人顯著的飲食特點。漿水和酸菜是一對孿生姊妹,起源傳說頗多,據考究緣於西北乾旱,少時蔬,平日不易儲存蔬菜。漿水和酸菜無論在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抑或是如今生活蒸蒸日上的日子裡,它們都惺惺相惜,不離不棄,遊走在西北人的餐桌上,滋潤孕育著黃土高坡一代又一代的人。

做好的一缸酸菜,雖然酸菜是酸菜,漿水是漿水,但是做酸菜自然就會有漿水,漿水的形成必然是因為有酸菜。做一缸酸菜,漿水和酸菜的多少,取決於主人的喜好和取捨,以及季節的變化。一般而言,喜食酸菜者,就多用菜少著水,這樣漿水自然就少;而喜食漿水者,則是菜少而水多,漿水自然就多。夏天漿水可當飲品解渴消暑,故可菜少而水多;冬季寒冷少有喝漿水者,自然就會菜多而水少。“餷酸菜”(即做酸菜) 不論是選擇菜多還是水多,漿水和酸菜都是互相成就。

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西北人基本上個個都會做漿水酸菜,特別是農村婦女,更是做漿水酸菜的行家。那麼,一缸地道正宗的西北漿水和酸菜是怎樣製成的?

首先要知道,當地人一般把做漿水和酸菜稱為“投酸菜”“窩酸菜”“餷酸菜”等。對於這些稱謂,筆者覺得唯有“餷酸菜”最為準確。因為“餷”的字面意思就是一邊煮一邊攪,這個字生動地說明了酸菜的製作方法。其次,做酸菜的原材料比較多,比如芹菜、蘿蔔、蘿蔔纓、苜蓿、苦苣、蓮花白、蒲公英及部分野菜等,這些原料既可單獨做酸菜,也可混合在一起做酸菜。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蘿蔔苦苣酸菜

再次,要明白漿水就是製作酸菜時得到的。一般情況下,只有在製作酸菜的時候才會有漿水,否則不可能單獨有漿水一說,所以本地人制作酸菜時一般不會說做“漿水”,而大多是說做“酸菜”,但是當酸菜製作好了以後,又把漿水和酸菜本能地分割開來稱呼——菜為酸菜,水為漿水。做好的酸菜酸與不酸,取決於漿水——要是漿水酸了,那麼酸菜自然也酸了。為了讓漿水酸度純正,通常的做法是要取些陳漿水作為“引子”,另外就是在水中加入用玉米麵或者小麥麵粉調製的糊,促使缸裡的原料發酵並自然變酸。

做漿水和酸菜少不了一個厚實的陶缸(或瓦缸)。冬天還少不了一塊大石頭,用來浸壓缸中的蔬菜,因為冬天要多備些酸菜,缸裡要多放些原料。用石頭浸壓蔬菜的目的,是讓漿水完全淹沒蔬菜。

這裡筆者以老家取材最廣泛的蓮花白為例,講解漿水和酸菜的做法。

器具:

陶缸1個 擀麵杖1根

原料:

蓮花白3棵、漿水引子(陳漿水) 約1500毫升、玉米麵粉300克

製法: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1。將瓦缸、擀麵杖洗乾淨備用。蓮花白去掉根莖,切成粗絲,用清水洗過;取清水約500毫升倒入容器內,加入玉米麵粉調散成糊狀(見圖1、圖2)。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2。大鍋洗淨,倒入清水30升,大火燒開後放入切好的蓮花白煮至斷生,再將玉米糊攪散後,均勻地倒入鍋中,邊倒邊攪至均勻。然後將其倒入準備好的陶缸中,再倒入漿水“引子”(也可以提前把漿水引子倒入缸中)(見圖3、4)。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3。 將倒入缸中的菜和湯用擀麵杖順著一個方向攪動幾下,至湯、菜一體,均勻旋轉後,找一厚實幹淨的塑膠布矇住缸口,並用繩子繫好,再搭上專用的棉被,裹住缸體(冬天棉物要蓋厚實,夏天則少搭蓋)(見圖5~8)。

夏天“窩”(存放的意思) 1~2天,搭蓋的棉物可有可無;冬天則要“窩”3~7天,棉物要蓋厚實並裹好,待時間一到就揭去外物,一缸新鮮靈動的酸菜就呈現眼前。做漿水酸菜其實並不複雜,但是要做好一缸純正、酸味適度的漿水和酸菜,也不是沒有講究。春夏季新鮮的原材料多,質地都比較脆嫩,是做漿水酸菜最好的物料。此時做酸菜,原料不宜在水鍋久煮,斷生即可,以防酸菜做好後茸爛不成型;像野菜等具有苦味的菜,則要先下水鍋汆水,去掉部分苦澀味,再另鍋燒水調糊,放入汆過水的原材料攪勻入缸。適宜春夏做酸菜的原料有剛剛發芽至2~4 釐米的苜蓿菜,或芹菜、白蘿蔔、苦苣等,夏季尤以苦苣為最佳,這是因為苦苣酸菜具有消暑的食效,其漿水更解渴。冬季一般蔬菜偏少,自然生長的野菜基本上沒有,僅有的蓮花白、大白菜、蘿蔔等也已老柴,此時的菜就要在水中久煮,部分蔬菜因生長週期的影響也有一定的苦澀味,所以要先汆水,然後另鍋加水燒開再做酸菜。

聊聊西北的酸菜和漿水,解析製作漿水和酸菜的方法和技巧

盛裝酸菜的陶缸口寬體狹長,便於舀出

做酸菜的時候如果沒有玉米麵粉,也可以用普通麵粉代替。調入麵粉的目的是增強發酵,讓其更酸。漿水意為成漿的水,自然說明水體成液漿體狀,但也不宜過濃,否則也就不好吃了。

漿水和酸菜還很嬌氣——它們喜歡陰涼的地方,缸體要與地面充分接觸,俗稱“接地氣”;它們不喜歡油葷,所以舀漿水酸菜的容器最好固定並且不能有油汙,容器在舀的時候最好下開水鍋燙一下,以防細菌浸入缸中,破壞了漿水和酸菜,使其不易保管,“生花”變壞。

漿水和酸菜在日常飲食中的應用

酸菜在漿水中滋潤,漿水在酸菜中豐富。在西北人的飲食生活中,它們既可以混搭在一起烹調成菜,也可以各自分開調美味。如甘肅定西一帶的酸面片子,就是在鍋中倒入水,放入切好的洋芋粗條煮開後,將切好的麵皮倒入鍋中煮熟,直接在缸中舀出一瓢漿水夾裹著酸菜一同倒入鍋中,攪勻燒開,即可入碗上桌,佐以鹹菜、油潑辣子食用;採用相同烹製方法的還有當地人俗稱的“懶疙瘩”等,都是原料、漿水和酸菜混搭在一起食用的。

而在甘肅天水、陝西等地的漿水面,就不會有酸菜的影子。製作時,一般都是鍋中燒油,放入火蔥(蔥花) 熗鍋,注入漿水,再根據漿水的酸度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喜歡吃酸的人就少加水,反之則多加水),調入食鹽等起鍋裝入容器。另鍋入水燒開,下麵條煮熟,撈入碗中,盛入漿水即可,食用時也可隨上鹹菜、油潑辣子、大蒜等。這樣的做法在當地還用於酸辣涼粉的調製,別有一番風味。也有人用這個方法,用蔥花熗鍋,把酸菜和漿水一同入鍋燒開(一般是酸菜多漿水少),調入鹽或自制的鹹菜後,出鍋入碗,配饅頭、煮洋芋等一同食用,讓人胃口大開,大快朵頤。還有一些地方則是將酸菜撈起後切碎,配搭其他食材下鍋燴、炒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