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2022-03-16由 老高818 發表于 畜牧業

鋤禾日當午意思誰寫的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詩裡淘金,抬槓有禮。這回老高818(扒一扒)更耳熟能詳的古詩——《憫農》。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一首五言詩,也是一首古往今來婦孺皆知經典古詩文。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農民正冒著中午的大太陽,在田地裡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這盤中的飯食,每一顆每一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這首詩已經成為家長教育孩子“光碟行動”的經典橋段。看似明白無誤的一首詩,在老高看來,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需要抬槓解讀。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所謂“鋤禾”鋤的是什麼?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在種谷的部分曾經提到“鋤不厭數,週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唐代的《四時纂要》則說“鈿禾:禾生半寸,則一遍鋤”。意思就是說,種莊稼的時候要除草,鋤的次數不怕多,週而復始,勤快地替“禾”除掉旁邊的雜草。即使沒有雜草的時候,也不應該停止這項工作。應當時常翻動泥土,使土壤疏鬆。這項工作在“禾”長到半寸的時候,就要開始了。

如此看來,“鋤禾”真實的意思不僅僅指“播種”,是指包括“鋤草”、“翻土”在內的一系列有助於種植在內的農事活動。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賈思勰認為,“鋤禾”的次數要多,必須得勤除雜草,勤翻土。種一季粟,至少“鋤禾”十次以上,才能得七八分收成。

另外,還有人認為,“鋤禾”的意思應當包括“除間苗”。農作物播種的時候是有序排列的,但是人工播種,難免有種多的時候。許多幼苗擠在一處,不利生長,所以有時候也會鋤去一些多餘的幼苗。因此,可以把“鋤禾”定義成:為了保證“禾苗”健康成長,而進行的包括“鋤雜草”、“翻鬆土地”、“除間苗”、

“澆水淋肥”在內的一系列輔助動作。

鋤禾的“禾”指的是哪種糧食?

李紳的《憫農二首》其實是一個整體,過去學的時候,有的人只學了“其二”,少了“其一”。李紳在“其一”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裡第一句,其實就點明瞭農夫們種植的莊稼不是南方的水稻,而是粟米。

粟在宋代以前一直都是北方的主食,粟去了殼就是如今所說的小米。而“鋤禾”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已經是一個北方專用的農業術語,並不是李紳自己突發奇想,或者為了“湊詩韻”而弄出來的。

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在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也稱作粱、黃粟、粟米、狗尾草。

什麼?粟怎麼又成了狗尾巴草了?

沒錯,粟就是先民從狗尾草中不斷的馴化而來的,粟簡直是上天最完美的恩賜。它的生存能力超強,只要有土就能發芽,除極端環境之外,它極耐旱,只要種下去它就能成倍地產出,就像農諺說的那樣

“只有青山乾死竹,未見地裡旱死粟”

;它無懼酸鹼,無論乾旱還是貧瘠山區都能生長;它耐儲存,好收放。中唐時期,小米一直都是中國北方的主糧。直到晚唐,小麥和水稻才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它的位置。

後來粟又通指穀類植物的統稱。它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於“粟文化”。粟,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小米原產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內蒙古,東北地區,主要集中在赤峰、通遼一帶。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象形字,甲骨文(圖1、2)中的“禾”像一株成熟了的穀子:上部下垂的一筆像沉甸甸的穀穗,中部像葉,下部像根,字的構造十分形象。西周金文(圖3)中的“禾”與甲骨文大致相同,還是那株成熟了的穀子,這時的穀穗看起來要更大更沉,葉子和根部的距離更近了,都捱到了一起。圖5、6、7的篆書,穀穗變小了,葉和根也是彎曲的了,根部要遠遠長於葉子,就像篆文中的“木”字,上面加了一撇。秦代隸書(圖8)繼承小篆形體,但筆畫開始變得平直。漢代隸書(圖9-10)中的“禾”字兩片葉子變為一橫,側根變為一撇一捺,整個字形就像“木”字上加了一撇。楷書相承隸書形體,發展而成為現代的“禾”字。)

那麼古代的農作物還有有哪些呢?

五穀雜糧是“土著”。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我們常說的“五穀雜糧”中的“五穀”就是古代重要的農作物。

五穀指:

“黍、稷、麥、菽、稻”

分別指:

1.黍:

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2.稷:

又稱粟,就是小米。

3.麥:

禾本科植物的一類,五穀的一種,分為小麥,大麥等種類。

4.菽:

豆類的總稱,古語云:“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shu),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da一聲)。”

5.稻:

是一種禾本科的直杆的穀類作物,主要型別是有土栽培的“水稻”。

玉米、紅薯是王道。

除了上面介紹的五穀外,當下我們最常見的農作物是“玉米、紅薯”,由於產量高、適種性強, 早已全世界重要農作物品類。玉米紅薯不是中國的“土著”,它原產於美洲,在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才傳入中國,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過40年。到了清朝,它已傳播到全國,由於玉米紅薯的高產,保證了糧食的供給,促使中國人口增長大爆發。有學者統計,從明末的5000萬左右的人口到清末時期已經達到到四個億。短短的三百多年時間,中國人口增長了近10倍,這樣的增長速度可以說是空前。

“四海無閒田”,唐朝時期疆域遼闊、地大物博,為什麼卻沒有閒田?

《詩經》中有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在古代,土地都是皇家的(現在是國家的)。皇族或有功之臣需要皇家的分封才能獲得土地,但是皇族有了土地,耕種幹活還需要奴隸或農夫來幹,於是早期就出現了“井田制”的耕種模式。

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或王族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後來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的影響,這種制度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農民要取得土地,就需要向貴族租賃或買賣。農民就有了“稅負”,其中“土地稅(農業稅)”一直延綿千年。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直到2005年12月,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透過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農民終於從土地的稅賦中解放出來。

順便說說咱身邊的田。清朝末年,塘沽西部有大片荒草野地作為官馬場,因北塘籍監察御史陳鴻翊防務有功,被咸豐帝恩准可以圈大片土地為私有,在洋務運動時期,唐山開平礦物局為運煤便利,挑挖運河,從陳鴻翊手中購得9萬多畝土地所有權,才有當下黑豬河、河頭村、四道橋等等一系列的地理名稱。而塘沽最早的近代農業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如今,這裡再不是閒田,聳立的高樓大廈,重新解讀著田地的價值,而農民又回到無田的起點。

為什麼到了“午間“還不休息,是勞動自覺還是地主壓迫?

鋤禾鋤到日當午,我認為當然是先民的勞動自覺行為,但這種自覺,一方面出於先民的勤勞本性,更多的還是順應農作物的生長行為。

在靠天吃飯的古代農業社會,沒有現代的除草劑以及相關的機械化裝置,間苗、除草、鬆土、施肥,都要趕在雨水之前,雖然當下是烈日炎炎,可能午後就是電閃雷鳴雨水嘩嘩,如不趕在午後雨水到來之前,做好“鋤禾”工作,就會讓莊稼失去一次好的生長機會,而不盡快剷除野草,等一場雨過後,野草也會茂盛生長,再去鋤那就更費勁了。農諺有“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另外,夏季即便沒雨,為了讓禾苗良好地生長,農夫只有時常翻鬆土壤,在午後適當地給它澆一點水,才能保證禾苗的健康生長。

誰知盤中餐,還是誰知盤中飧(sun)?

中央臺的劇集《女人花》,裡面的女主角,以教師身份教學童讀唐詩:「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有人要問:怎麼這裡餐字讀成了飧?

這是一樁在學術上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一方認為,飧是餐的異體字,例如香港不少餐室、餐廳,餐字都簡寫成飧。看起來形頗似,其實似是而非。又是「中文半桶水」的才會將餐簡寫成飧,才會把飧誤讀成餐。另一方則認為,“盤飧”是正解。因為“盤飧”用於唐詩,例子不少,最著名是杜甫詩這兩句: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盤飧,語出《左傳》,指飯菜。詩人用詞,講究出典,出典用字如此,就相沿下來。改飧為餐,大違原意。餐與飧在古時是有分別的,餐只作動詞、量詞用,而飧是名詞,後來,餐的詞義變化,也如飧作名詞用,這也是兩者容易混淆的原因之一。《憫農》這首詩最早收錄在宋代人的書裡,《云溪友議》、《唐語林》都作“餐”;《太平廣記》寫作“飱”,宋人《萬首唐人絕句》裡收錄的《憫農》寫作“飡”《廣韻》二十五寒下注“餐,俗作飡”。所以餐、飡都是一個字的異體。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另外,要搞清楚憫農這首詩的背景,原來這是李紳求薦舉時為了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才做的這首詩,這裡說的是他們這些官僚碗裡的飯(好比我們說公務員是鐵飯碗),而不是什麼務農一天後吃的晚飯(飧也有熟食的意思)。

其實,放在古代,餐、飧二字無所謂俗雅之分,都是比較常用的字,只有意義上側重的不同。古詩裡“盤飧”雖多連用,但加了“中”,盤就不一定必須接飧了。因此,只要瞭解裡面的含義,至於讀“餐”讀“飧”,您就隨意了。

作者李坤的寫“憫農”是真憫還是假憫?

鋤禾日當午,到底鋤的是草還是谷?

如果單純從這首詩歌上,我們一定認為作者唐朝詩人李紳是位心懷悲憫,體恤百姓的仁人君子,可是翻閱史書縱觀其生平,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就像那首流行的《夢醒時分》唱到的,“你說你愛上不該愛的人,心裡滿是傷痕,你說你萬分沮喪,甚至懷疑人生。”

李紳,字公垂,亳州譙縣古城人。六歲死了父親,隨母遷居無錫。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中進士第,補國子助教,歷任江州刺史、壽州刺史、汴州刺史、門下侍郎、司空公等等一堆官職,還被冊封趙國公。是李黨(德裕)重要人物。唐會昌六年(846年)病逝於揚州。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憫農二首》,流傳甚廣,千古傳誦,被譽為憫農詩人。但是,等李紳步入仕途飛黃騰達後,卻喪失了詩歌裡的憫農之心,逐漸蛻變成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酷吏。隨著官職的升高,李紳“漸次豪奢”。據傳,李紳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李紳當淮南節度使時,對百姓疾苦極為漠視。在李紳治下的百姓,終日惶惶不安,紛紛渡江淮而逃難。與李紳同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無不對其嗤之以鼻。

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時,曾應邀參加時任揚州節度使李紳安排的宴會,他看到李紳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色藝雙絕,感慨頗多,於是寫下了《贈李司空妓》一詩: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詩歌的大意是:佳餚美酒,歌姬美色,輕歌曼舞,李司空早已習以為常,養尊處優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可我劉禹錫卻肝腸寸斷,於心不忍。

李紳一生中最大的汙點,是他晚年經手的“吳湘案”。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其時,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接報後立即將吳湘逮捕下獄,判以死刑。但此案上報到朝廷後,諫官懷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崔元藻調查後發現,吳湘貪贓屬實,但款項不多,強娶民女之事則不實,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紳卻一意孤行,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後罷免了李德裕的宰相職務,李黨一干人等全部被貶去崖州。這時,吳湘的哥哥吳汝納為弟鳴冤,請求朝廷複查吳湘案,三司複查後吳湘終於得到平反。這時李紳雖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即便如此,我也願意承認當時李紳寫這首詩時的情感是真的。佛教裡有 “剎那”一詞,解讀就是你的“現在”和“過去”不是一個人,這一“剎那”的你和前一“剎那”的你也不是一個人,當然過去“剎那”的你更不是一個人。

就像某些小鮮肉偶像人物,背地卻幹些老腐肉齷齪之舉;還有某些無恥官僚,臺上仁義道德楷模,臺下卻是奢靡貪腐典型。好在,李紳不是偽君子,他的善和惡都是清晰的。

真小人誤友,而偽君子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