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鋤禾日當午”千古流傳, 作者為官時卻視百姓為秕糠

2022-01-17由 為你解憂 發表于 漁業

秕糠是什麼意思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作者李紳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他自幼好學,二十七歲中進士,被皇帝招為翰林學士。從仕時從基層縣令幹起,最後官至宰相。如果說透過這首詩,大家就認定作者一定會是位愛民如子的好官,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不要以為某人在某些時間某種情形下說過某些話,就可以判斷他的品性,這是個無常世界,性情尚且可以改變,何況只是一句話?有時候僅僅是說說而已。

“鋤禾日當午”千古流傳, 作者為官時卻視百姓為秕糠

讓我們先來看看《憫農》的來歷吧。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偶遇路過的同榜進士浙東節度使李逢吉。李紳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款待李逢吉,兩人把酒言歡,吟詩作對。還不夠盡興,又一起攜手郊遊,漫步于田園之間,親近大自然,尋找創作靈感。兩人登上高臺,李紳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不禁感慨,於是一首流傳千年的絕句應口而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了讚歎不已,喝人家的酒吃人家的菜,聽人家吟詩當然要翹起大拇指贊一個嘛。李紳仰天長嘆了一口氣,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千古流傳, 作者為官時卻視百姓為秕糠

李逢吉一聽,心中打起了壞主意,他對李紳說:“老兄能否將剛才吟的兩首詩抄下來贈我,也不枉我二人同遊一場。”

李紳:“為兄聽過,自然記得!若一定落筆,不如另寫一首相贈。”言畢,李紳又提筆寫下一首: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這便是李紳的第三首《憫農》了,前兩首一千多年來為大家所熟悉,這第三首則罕為人知了。

“鋤禾日當午”千古流傳, 作者為官時卻視百姓為秕糠

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離亳進京了。原來這個李逢吉是個笑裡藏刀的角色,他認為李紳的《憫農》三首,後兩首有譏諷朝廷之意。便打主意進京告李紳御狀,拿他作墊腳石,以便自己步步高昇。李逢吉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進讒,說李紳寫反詩發洩私憤。武宗皇帝看了李紳的第三首《憫農》,便召李紳上殿,拿出那首詩來對李紳說:“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逢吉誣陷不成,反而使李紳被委以重任。

我們來看看李紳的品行。《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先是在李紳面前稱自己為“弟”,李紳不甩他。後來又自稱為“侄”,李紳也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鋤禾日當午”千古流傳, 作者為官時卻視百姓為秕糠

有一個姓崔的巡官,和李紳是同科進士,有一次特地來拜訪李紳,剛在旅館住下,家僕與一個市民發生爭鬥。李紳得知是崔巡官的僕人,竟將那僕人和市民都砍了頭!可謂是濫殺無辜!李紳還下令把崔巡官抓來,責怪他不來拜見。崔巡官連忙叩頭謝罪,可李紳還是把他綁起來,重責二十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時,嚇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聲。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李紳的族叔反過來做了他的孫子,李紳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於李紳為官酷暴,當地百姓常常擔驚受怕,很多人甚至渡過長江、淮河外出逃難,下屬向他報告說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紳道:“你見過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