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2021-12-28由 海珠瑤頭人 發表于 畜牧業

粵q是哪裡的

廣州海珠區俗稱“河南”,建國初稱河南區。河南之得名,一般人認為是因其位於廣州珠江南岸的緣故;

但尚有另一種說法,據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中所記:“廣州南岸有大洲,週迴五六十里江水四環,‘河南’,

非也……河南之得名自孚(楊孚)始。”屈大均否定了“河南”得名是由於位於廣州珠江南岸的說法,認為“河南”得名來源於距今1900多年的東漢時期楊孚。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廣州珠江要道白鵝潭,

右面廣州‘河南’

廣州日報攝

廣州“河南”,從何而來?

廣州的河南,是自古以來,以珠江為界,由河北的城內以及西關稱對岸的一片土地,

狹義的河南是指南華路、同福路一帶,廣義的河南指現在整個海珠區。

海珠古稱“江南洲”,地處廣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廣州河段前後航道所環繞,是四面環水的天然良壤。

海珠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個素有廣州“南肺”之稱的綠色島區。全區面積90。45平方公里,轄內18條行政街,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仲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海珠得名於古代廣州珠江中的海珠石,1980年7月,由河南區改名海珠區。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廣州河南瑤頭鄉龍船‘宣傳畫’

楊孚是今廣州市海珠區新滘鎮人,在東漢章帝時期任朝廷議郎,曾提出“創業用武,守業尚文”的主張,著有《嶺南異物志》,以詩體記述了嶺南地區的物產,被稱為“粵詩之祖”。

據《廣東新語》記述,楊孚從當時的東漢京都河南省洛陽辭官回到下渡村,帶回幾株洛陽松樹,植於住宅前。有一年冬天,松樹竟滿樹白雪,十分壯觀,人們覺得很奇怪,都說是楊議郎把河南洛陽的瑞雪也帶回來了,

於是把楊孚居住的地方稱為“河南”。清代陳曇有詩云“議郎宅前栽松柏,帶得嵩陽雪意醋;今日萬松山下過,不知南雪是河南”。

楊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東漢時南海郡番禺縣漱珠崗下渡頭村人(今廣州市海珠區赤崗街道下渡村人)。漢議郎學者。他早年致力攻讀經史,鑽研頗深。公元77年,以參加朝廷主辦的“賢良對策”入選而獲授為議郎,成為參與議政的皇帝近臣。楊以直言敢諫而著稱,屢屢向皇帝提出自己對政事的意見。

“河南”的範圍在不同的時期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從東漢至明代以前,河南泛指整個河南地區,即今海珠地區。明清至民國時期,由於河南地區西北部的開發,城區逐步發展,人們習慣將當時廣州珠江南岸西起白鵝潭,東止“河南尾”(今草芳圍),面積約3公里的城區稱為“河南”。這是狹義上的河南。建國後,“河南”的範圍習慣上是指整個海珠地區。

————海珠人文歷史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南粵先賢楊孚故里 河南海珠下渡村

“河南”的名字比“河北”更專有,因此直到20世紀50年代,

海珠區都一直叫做河南區。而廣州的這個“河南”英語翻譯為HoNam,早在1860年的地圖都可以見到。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楊孚所著的《南裔異物志》、又稱《異物志》,係中國第一部地區性異物志,詳列嶺南物產種類,開闢新的記物體裁,

歷來為研究歷史地理與物產的學者重視。此書亦係南海郡人第一部學術著作。

海珠史話

二千多年前,一個日暖風馨、錦旗飄飛的日子,在一個綠水環繞的小島上,任朝廷議郎的楊孚掘開了一小塊土,種下了一棵小松樹。從此,這塊沉默了千百年的土地走進了歷史的視野,開始了積澱自己文化、品格的漫漫旅程。

彈指之間,已是千年身!柔情似水卻又堅強如松,熱情大度亦不乏疾惡如仇,這是怎樣的矛盾結合體呢?

人們驚訝、讚歎、欣賞。這,就是歷史浩瀚長河中的一顆閃亮的海上明珠——廣州市海珠區。

在它滄桑的歲月裡,多少文人在這裡吟詠揮毫,多少英雄在這裡拍遍欄杆。

古老的傳說、悠遠的古蹟折射著燦爛的海珠文明,它們在深沉地訴說著海珠史話。散佈在各處的名勝有如沙灘上的貝殼,串出一道絢麗多彩的海珠風景線。

有世界上深入大陸最深遠的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和滄海桑田的見證——黃埔古港遺址,體現明清建築風格的琶洲塔、赤崗塔、匯津橋、利濟橋等。著名的道教、佛教、基督教勝地純陽觀、海幢寺和基督教河南堂,嶺南畫派創始發源地十香園及諸位革命烈士故居。如鄧世昌紀念館、廖仲愷紀念館、衛國堯烈士故居、陳復烈士墓息園遺址、康樂園早期建築名勝古蹟等等。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海珠洪德路基督教‘河南堂’

駐立在古蹟之前,瀰漫上來的係不盡的故人故事。我們穿梭時空的隧道,迴盪在一幕幕的歷史之間,痛哭涕下,然而又熱血沸騰!

1847年,洲頭嘴海珠人民的‘廣州河南抗英鬥爭’(瑤頭雙洲書院召開會議),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清朝末年,孫中山、廖仲愷、黃興等革命先驅在“河南”秘密組織反清活動。民國年間,孫中山先後兩次在這裡建立大元帥府,領導北伐和國民革命。

輝煌的歷史,傑出的人物!珠江水像母親一樣哺育著海珠人民,人傑地靈的海上明珠還不斷地湧現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學、藝術、經濟、軍事等各界的皎皎者。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

海珠區地圖

海珠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係廣州市唯一的島區,與荔灣、越秀、天河、黃埔、番禺各區隔江相鄰,江岸線長達47。3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大面積的水網果林風景區,呈現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文物可考而比較確切的歷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

今天,踏著前人足跡前行的海珠人民,身上仍流淌著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的熱血。

如今的海珠,生機昂然,中山大學、廣州美術學院、五中、六中、南武等名校林立,座落住南海海洋研究所、省科學動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是重要的科教、科研基地,國際會展中心傲然聳立,海珠已成為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聚集中心。

海珠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著新的歷史!

平凡的海珠人民創造了海珠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海珠文明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海珠人。

“海珠史話”是海珠的史話,更是海珠人的史話。

廣州“河南”得名由來 點解海珠區又叫做河南?海珠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