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山東濟寧:農業創新團隊讓“甜蜜的事業”越來越“甜”

2022-04-11由 經濟日報 發表于 農業

大棚甜瓜吊秧怎麼管理

3月13日上午,位於山東濟寧市任城區喻屯鎮喻屯村的富硒康發展有限公司西甜瓜種植基地看上去非常安靜,走進一座甜瓜大棚裡,七八位工人正忙著為甜瓜吊秧,有說有笑,好不熱鬧。棚中間的立柱旁,公司負責人李成濤眼睛盯著溫溼度計,一刻也不離開:“過去種傳統的‘懶漢瓜’憑經驗就行,這從外地引來的新品種‘嬌氣’得很,放風、拉被全要看資料說話。”

當天天氣陰,溫度低、溼度大,放風的時間比以往晚了2個多小時,直到中午12點,李成濤才“下令”為大棚放風換氣。

山東濟寧:農業創新團隊讓“甜蜜的事業”越來越“甜”

“喻屯甜瓜”是濟寧市任城區著名的特色農產品品牌,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項“甜蜜事業”。“我這個大老粗,原來哪裡懂這些細發活,多虧了崔站長他們的指導!”李成濤邊說邊指向正帶著工人忙活的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西甜瓜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崔豔秋和創新團隊成員郝秀明。兩人一大早就進了棚,個把小時不閒歇,“陰天不能掐尖、打叉,否則藤蔓傷口容易感染病蟲害”“吊秧講究纏繩不纏秧,就是用繩圍著瓜秧轉,而不是讓秧繞繩”“粘蟲板要吊在瓜秧頭部往上10到15釐米的位置,並且要隨著甜瓜的生長向上移動”……在專家的指導下,工人小心翼翼地將瓜秧用繩子吊起來,並挨個在吊繩上掛上黃色的粘蟲板。正是在這樣的精心管理下,甜瓜才種下1個月,藤蔓就已經兩拃長,秧枝粗壯、瓜葉厚實,長勢喜人。

山東濟寧:農業創新團隊讓“甜蜜的事業”越來越“甜”

“組建成立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的目的主要是為提升濟寧市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濟寧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婁軍介紹,創新團隊數量已達到23個,團隊成員120人,在產業鄉鎮、優勢特色基地建立創新團隊試驗示範基地47個,形成了“創新團隊+基層農技推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濟寧市創新團隊與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山東省級創新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透過開展試驗示範、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等形式,推廣新品種36項、新技術32項。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革新技術,良種良法配套,推動西甜瓜產業提質增效,推廣示範的技木有新型西瓜嫁接砧木、雙斷根嫁接育苗、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劑、熊蜂授粉、吊秧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和化肥減施等技術措施。”崔豔秋說,團隊利用李成濤的基地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參觀學習的平臺,改變他們只重視產量,忽視品質的一貫作法,以質量求效益,實現增收致富。

“喻屯種植甜瓜歷史悠久,素有‘甜瓜之鄉’稱號,可近年來老品種在營養價值、口感上漸漸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亟需更新換代。”李成濤說,6個大棚種的全是創新團隊從全國篩選出來的優質品種,包括山科蜜901、清雅、經典綠翠等10個甜瓜品種。今年是第三年種了,和原來當地流行的極品早雪、懶漢瓜等品種比起來,能提高10個甜度,畝產高出2。5萬元左右。

“和甜瓜相比,西瓜的雌花少,坐瓜時儘量留第二個雌花,這樣無論是外形、口感,還是產量,效果會更好。如果留不好雌花,產量會有明顯下降……”忙完了甜瓜大棚,崔豔秋他們又鑽進了西瓜大棚。這裡種植著他們新引進的金童玉女、黃妃、小蘭等6個禮品西瓜品種,有黃皮紅心的、黃皮黃心的、綠皮黃心的,還有彩虹西瓜。聽崔豔秋說,西瓜坐瓜的適宜溫度是夜間17℃—18℃,白天不超過30℃,為了控制好溫度,李成濤經常半夜起來,帶著工人為大棚拉開棉被放熱氣。

周邊農戶看到李成濤的效益後,也紛紛跟著種植,目前新品種已在全市推廣種植近萬畝。“我現在開始走高階路線了。果子一方面搞採摘,一方面做成禮品為消費者進行家庭配送。”李成濤笑著說,棚內採用粘蟲板、高溫等無公害的物理方式進行滅蟲、殺病;控制每棵藤上只結一個瓜,同時根據相關指標調節陽光、水肥和溫度等條件。

為了加強農業科技隊伍建設,更好地服務農民,濟寧還創新啟動實施千名農技人員服務千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雙千工程”,在全市範圍內遴選1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個經營主體示範帶動10戶以上農民,同時在全市遴選1000名農技人員,每名農技人員包保一個農業經營主體,幫助他們解決農業技術難題。去年,農技人員推廣種植濟麥22、魯原502、濟南17等高產優質小麥品種,以及鄭單958、浚單20等高產玉米品種,推廣應用以小麥“雙寬”播種和玉米單粒精播為核心的小麥玉米一體化綠色增產技術模式,培訓農民5。5萬人,服務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5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