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轉載:夏商周三朝唐國地望之演變—兼論唐晉兩叔虞

2022-02-06由 林山鼎鍾 發表于 農業

六等地是什麼意思

作者:李 妮文章選自:唐健鈞、唐國強主編,《唐叔虞文化研究文集》,2018年,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嶽文藝出版社,第171—181頁。 唐國、唐邑,名異而地同,它是陶唐氏部族的方國,是唐堯後裔之重要封地,也是其部族後裔聚居、繁衍、承襲之地,更是唐堯京畿所在,起著環拱京畿、護衛帝室的作用。堯時自子裔襲封翼城唐國後,舜、禹和夏、商、周各朝出於對三皇五帝特別是對帝堯陶唐氏的敬仰尊重,以及為自己拉攏收買人心,達到安定一方“封藩建衛”的目的,都打著“追思古聖先王”之名,先後保留了唐國稱謂和對其後裔的分封,期間雖滄桑多變,政權更迭,王公接連襲換,唐國和唐人在變化中也遭到不少挫折或失敗,但他們在坎坷中不斷奮發自立,堅強成長,使這一諸侯小國成為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公元前2070年禹接舜子商均政權後,都山西夏縣安邑(史稱大夏之墟),後遷到陽城(今河南登豐市告城鎮),過世後,子啟繼位建立奴隸制夏王朝,更“帝”為“王”。夏禹在封立先帝后裔為國時,曾封帝堯的後裔於唐(今山西翼城西25裡唐城村),稱唐國或唐氏國(史稱南唐)。啟時又封劉式於劉國(河北唐縣)承襲為侯。唐國至夏中期日漸衰落。大約在夏廑帝三年(約前1898年),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其長大成人,族人推薦他為本部落首領,家人送他到董國(今聞喜縣董澤)董父後裔豢龍氏部族學習豢龍、御龍本領,很快成為中原部落中有名的馴龍能手。恰好這時(約前1879年)夏帝孔甲(都原城,即今河南偃師)從黃河和漢水中各得一對雌雄雙龍,招劉累為王室馴龍官,賜為御龍氏,封其於豕韋(今河南省滑縣東南50裡廢滑城)為國君,族人相繼遷入。過了四或七年,劉累負責訓養的四條龍中,一條雌龍遽然死去,劉累將龍肉做成肉羹獻給夏王,孔甲覺得味道鮮美,吃後還要再吃,同時高興時又要劉累進行馴龍表演。劉累怕時久事情敗露被誅,便帶著家人和部分族人悄悄離開夏國都城,隱居於今河南魯山縣邱公城,人稱丘公。夏王孔甲聞悉大怒,削去劉累御龍氏稱號,收回封地豕韋,同時把它重新賜給舊主暨大彭族的豕韋氏,讓其復國,而將居於豕韋的劉累族人驅逐出境,棄滅其祖先的唐國,餘眾四散。其中一支乘夏末之亂,逃徙今山西太原,後建立北唐國,以與翼城故唐國相區別。有史料稱這個北唐源於祁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屬於以國名為氏。帝辛三十二年武王滅商立周時北唐國亡,後人以北唐為氏。另據《漢陽諸姬之唐、沈二國考》載,山西太原還有一北唐國,是西北戎族所建。該唐國出產駿馬,曾進獻綠耳於周,對此《汲冢紀年》、古本《竹書紀年》均有記載:“周穆王(八年春)時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綠耳(行走速度極快的馬)。”這兩個唐國是否同為—唐,查無所依。有學者認為這個北戎的唐國,與上述唐國雖為同名,其文化內涵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時過數年,孔甲去世,夏王帝皋繼位,念劉累馴龍功勞,封其為魯隨山劉國國君,族人也之恢復伊祁氏。《平陽府志。建置沿革》載:“夏之世,堯有苗裔劉累,以豢龍事孔甲,嗣以醢龍罪去之魯縣,在今汝州魯山一帶曲阜縣。夏後遂封劉累之孫為唐侯,以奉堯祀翼夏墟也。故曰封在大夏之墟。” 後來夏桀繼位,遷都西河(今河南安陽),因暴虐無度,南伯(管理南方諸侯之長,即伯爵。以下東、西、北伯同)商湯起兵,先討伐親夏羽翼東伯豕韋,接著攻下西伯顧國,又轉向攻打北伯昆吾(時在河南許縣),此時劉國國君劉隗(累孫)以出兵應戰為名倒戈投靠商湯。由於桀作惡多端,劉國、北唐國及翼城唐國等地的唐民,因仇視夏王朝,在商湯滅夏時均也紛紛歸服於商湯。據史書記載,夏王桀被商湯率領的諸侯國聯軍打敗後退守於鳴條(今山西省夏縣,故夏邑城),商軍追擊幷包圍了夏墟,唐國餘眾做內應,很快助商湯軍攻克域垣,囚禁了夏王桀,至此夏亡。另有資料稱,商湯滅“三伯”後在鳴條(河南封丘)與桀決戰,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被殺。 商湯滅夏桀後,於公元前1600年建立奴隸制商王朝,都西亳(今河南商丘),他“以寬治民”,奉行懷柔政策,只要不犯上作亂,都一如其舊,給以安撫。同時分封劉累後裔回已滅的豕韋故地,繼承豕韋氏稱號等。有資料說,後來商湯為興滅國、繼絕世,又允大彭氏復國為伯爵,而將劉累後裔豕韋氏稱號取消,恢復堯裔翼城西故唐國。 商王傳至盤庚時因“九世之亂”,國已衰落,盤庚為扭轉困局,開創生機,力排眾議,把都城遷至商湯故地殷(今河南省安陽市),更名殷朝,對內力行商湯之政,抑制貴族……,對外強力反擊外族侵擾,穩定政局。傳至侄兒武丁,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呈現“武丁中興”,使商朝進入鼎盛時期。在這期間山西晉南也成為殷的王畿地,與唐國的關係更為密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於殷王去唐國田獵和“唐國奉殷王命討伐鄰近的長人國、苦方國”的記載。史書載商王武丁時戰爭頻繁,其中就曾聯合劉國(國君假)等,遠征代縣等地攻打土方、鬼方。期間東伯豕韋國君回國叛亂,妄滅商自立天子。武丁得知命劉假回師平叛取勝,又封劉於豕韋並升任東伯爵。由於武丁國力強盛,又有60多個王子,他不願使外姓諸侯國在都城近郊,遂封其子於豕韋,將劉假的政權及貴族等遷封於“大夏之墟”(今山西夏縣),改稱唐國(史稱西唐)。 這樣一來,商時山西地區便有北唐、南唐、西唐三個唐國,國君均為帝堯後裔。後南唐被西唐所並,合稱為唐國,以南唐故唐城為都。 另外,考古發現至少在西周早期,現今湖北隨州市西北唐縣鎮,還有一北方來的堯之後或周的姬姓宗支建立的唐國,其開國國君是誰不詳。從考古墓地出土的三件觶中,銘文皆有“唐之中瀕俯”判定,這是一座古唐國國君墓。《左傳。哀公十七年》載:“春秋早期,楚國威服了唐國,中期唐淪為附庸。”魯定公元年(前509年)唐成公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令尹子常因得不到成公使用的兩匹肅霜馬,遂將成公扣留3年,後來唐人灌醉成公從,竊馬晉獻子常,成公才得以歸國。從此唐與楚結恨。定公四年(前506年),唐國(此時國君是唐成公,前為唐惠侯)與吳國、蔡國—起參加柏舉之戰擊敗楚國(都城郢失陷),昭王隨逃避難。次年七月被複仇的楚國聯合秦軍大敗吳師於沂之後,乘勝滅了唐國(成公戰死)。 公元前約1046年,周武王姬發會合部分諸候國軍伐商,直搗都城時,紂拼湊軍隊倉促應戰,結果商軍中奴隸臨陣起義,內外夾攻拿下朝歌,紂、妲己逃鹿臺自亡。因形勢需要武王封紂子武庚於殷(一說在今河南淇縣),委派自己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為傅相監管。姬發滅商後在陝西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的鎬京村)建立西周,為鞏固政權,一方面繼續實行懷柔政策,籠絡安撫商遺貴族;另一方面實行“封藩建衛”,大封姬姓和舉親異姓子弟及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到商遺舊地為諸侯,其中將姬昌(周文王)弟王季的兒子封到河南偃師劉地當諸侯,後人以地為氏,成姬姓劉氏,為劉姓另—來源。封神農後裔於焦、堯帝一支後裔於薊(今北京市)……之後,又將同屬於陶唐氏後裔的豕韋氏劉累之後封於舊地唐國(今山西省翼城縣西)。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唐氏”條載,劉累之後“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為唐”。 前1043年武王病逝,其子成王姬誦繼位,因其年幼弱小,由叔父周公旦攝政輔佐,無端引起管、蔡、霍等三叔的猜忌和不滿,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乘機勾結“三叔”及商的故親近國起兵反周。周公旦率大軍東征討伐,殺武庚,收復朝歌,平定了叛亂,唐堯後裔的唐侯國因暗中支援叛亂也遭到了打擊,同時下詔將唐侯暉(一說敬)國西遷於鎬京東南杜,以利監視。暉感謝成王不殺之恩,帶領官員、貴族等離開故唐城西遷,更名為杜國或唐杜國。另一部分未遷唐國成員,有的留在原地,有的分散在其它諸侯國,然多數仍以唐為氏。 唐國遷於杜地後,國君暉,依附於周,娶王氏女為妻,生子智,智妻魏氏生子皙,皙妻金氏生子貫,貫妻熊氏生子行義,行義妻姜氏生子知,知妻魏氏生子鼎方,鼎方妻戎氏生子聰,聰妻曾氏生子伯,伯為唐杜國君後,人口增多,經濟有所發展,國力較為強盛,成為周王朝的親近國。於是,周王召伯入王室任大夫,並封其為伯爵,人稱“杜伯”。這就是《漢書。高祖本紀》記載晉國大夫範宣子所說“祖自虞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的發展史。 約前827年周宣王繼位,唐杜國君名恆(累39世孫),因世代居於杜地而改稱杜恆,時人循舊亦稱之為杜伯。他孝忠宣王當上右將軍(六軍主將之一),後任伯爵,妻生杜隰。約前787年西戎攻周被杜恆打敗,二年後戎又犯周,周杜聯軍前後夾攻,戎退,打到太原、寧夏固原罷手回師。周宣王一行巡視杜國時,就住在杜恆家,還令工匠鑄銅禮器相贈送,關係相當密切。杜恆英俊瀟灑,周宣王的寵妃女鳩為之著迷,於是想方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恆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恆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恆。杜恆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氏,他們共尊杜恆為杜氏的得姓始祖。 周宣王死後,繼位的周幽王宣佈為杜伯平反昭雪,併為之立杜伯祠以表其忠。春秋初年,杜國被秦所滅。公元前687年,秦武公於此地置杜縣。公元前65年暨西漢元康元年,漢宣帝因幼時長於古杜伯國,心戀故土,築其陵於此,此地遂更名為“杜陵”。據有關史料佐證,杜陵杜氏具體世居地應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少陵原東南端,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唐時便在此設定一地名為杜曲。後又因其南設杜固地名,子裔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史稱杜姓正宗,為杜氏家族主要組成部分。 杜伯被冤殺後其子隰叔投奔晉國,姐夫穆侯姬弗生委任為士師(司法官),他的兒子任士師期間朝無奸官,升任司空;曾孫士會早年任晉國大夫,輔佐文、襄公,後任三軍統帥和元帥,逐步掌握了晉國軍政大權。史稱“士會輔成、景,軍無敗績”“國無奸民”。其子士燮、士魴等也均仕晉,成為晉國重臣。周初遷商 遺唐國於杜後,成王為加強對汾水流域的統治,於公元前1034年(成王九年)封弟姬虞(字子於)於唐,國號仍為唐並稱唐(周)叔虞,後叔虞之子姬燮父繼位,遷都於晉地(史書曰晉水旁),遂改唐為晉。唐代林寶《元和姓纂》綜述明載:“帝堯陶唐之後,受封於劉。裔孫劉累,事夏後孔甲,改劉為御龍氏,至商更號韋豕氏,西周復改唐公。……今山西翼城縣西有北唐、東唐、西唐、南唐諸村名,當為古唐姓聚居之地。”研究西周唐(周)叔虞歷史的學者發現,舊唐國的最後一任國君也叫唐叔虞。《左傳。昭公元年》雲:“及成王滅唐而封太叔焉”“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於閼伯,季於實沈……后帝(指堯)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遷實沈於大夏(古唐國遺墟),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史記。正義》說:“此乃(古)唐國之末君,非周之唐叔虞也。”這個唐叔虞可能就是唐國最末國君暉。同時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在唐國的唐人中還有一部分唐人,他們是姬虞入唐後部分子裔改姓的唐人,時至今日早已無法區分。改唐為晉,始名地在今襄汾 晉國是帝堯之後在“夏商時期遺留下的古唐國廢墟上建立起的屏藩周室的軍事藩國,周叔虞所受封的唐國與帝堯時代的唐國屬於同一地理方位的歷史延續。”有學者認為唐雖是晉的源頭,但不是燮父改唐為晉的始名地,那晉的始名都地到底在哪裡?自古至今多有爭論,焦點是燮父在唐都晉水之旁就地改唐為晉,還是遷徙異地依晉水立晉為國?從古文獻信史來看,就地改唐為晉者認為: 《索隱》曰:“成王誅唐之後,因戲削桐葉而封之,故曰唐(周)叔虞,而唐有晉水,其子燮父,改其國號為晉。” 《晉國史綱要》:“燮父改國號,當是以唐(周)叔虞曾晉獻嘉禾給周成王的緣故,改稱晉侯以志之,隨後又將國號改為晉了。” 《太平縣誌。沿革》雲:“周,成王九年,封叔虞於唐都,其子燮父改晉,穆侯始遷(古)絳。”文中表述唐有晉水,故燮父就地改唐為晉。 相反異地立晉為國者認為: 《史記。晉世家》:“子燮,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曰晉侯(《毛詩譜》),此後稱唐為晉”。 今本《竹書紀年》:“唐遷於晉,作宮而美,王使人讓之。” 徐才宗《國都城記》雲:“唐(周)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晉水旁,今幷州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徙之處,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為坊,城牆北半見在。”“燮父遷晉水易唐為晉,都晉陽也。” 《毛詩譜》雲:“叔虞之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曰晉侯。” 《括地誌》雲:“平陽,今晉州所理平陽故城是也。平陽河水,又名晉水,父(燮父)因晉水而易唐為晉。” 《漢書。地理志》雲:“河東郡平陽縣堯都也,在平河之陽故名。”“成王九年,封叔虞於唐,唐子燮父,作宮(遷都)晉水,始改國號於曰晉。” 以上兩說,前者認為燮父改唐為晉的晉水在翼城,即“翼城之澗水,澗晉音近,澗水即古時晉水”。有人考證,今翼城縣南梁鎮故城村附近有座小城叫“桐城堡”,在桐城堡的南邊有一水環繞,名曰天河。河的上游為灤水,灤水和翔翱山上下來的洪水匯合為“天河”,成為澮河的支流,這股常流之水被當地人們稱為晉水。距此不遠的絳縣仍有村名“晉峪”。至今這裡仍流傳著“澗峽自古是晉峽,灤水老早是晉水”的說法。而且引用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曲沃縣令張坊(湖南湘潭人)《詠晉都》詩佐證,詩云:“故城城外看流泉,唐叔初封始卜遷。改國昔因池浩瀚,作宮曾愛水迴旋。陽陽似相居豳舊,兆吉還同定鼎年。漫羨太原懸甕出,何如此地湧清漣。” 後者認為燮父遷徙的地方在平陽堯墟之南的晉水之陽,即今襄汾縣襄陵鎮北街村的晉陽故地。這個地方既非古唐國早期範圍內的所謂“晉水”之地,更非舊說晉之得名源於太原之晉水,因太原的“晉水”與叔虞封唐的地望差之千里,絕然不是燮父改晉因之的晉水。而且這個所謂晉水和相對應的太原晉陽始名時間也在去唐改晉之後。對此,顧炎武先生曾斷言否定,“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陽翼城縣也……所謂成王滅唐而封大叔者也。它北距晉陽七百里,即後世遷國,亦遠不相及……況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後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於傳。”鑑此可知,太原晉水、晉陽的出現不僅表明這兩個地名是後人移植而來的,反而佐證燮父遷徙到襄陵的晉水之旁、定都晉水之陽的晉陽之名是可信的歷史事實。關於平水、晉水的源流《襄陵縣誌》(民國八年版)早已明述:“平水,在縣西北十五里平山下,脈分十二官河,灌臨(今堯都區)、襄(古襄陵縣)二縣民田,即今之龍子祠水,古稱平陽河。晉水,在縣(古襄陵縣)治屏霍門外,其源出姑射山,晉水匯入平水,東注入汾。”現在源頭晉掌(掌管水利)村依然存在,泉水仍日夜川流不息,造富一方。由於這裡兩河流域水源充足,平湖明珠出在其中,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人謂晉山晉水、晉善晉美。因此早被晉襄公看中,並安息在襄陵城南東柴村坡上的垣地。古時這裡有四五個大墳,除內葬襄公外,是否還有叔虞,不得而知。據早年去過的老人們告知,他們年青時曾進過盜墓賊挖開的墓道,兩邊還有彩繪等。以上兩說相比晉陽說較有說服力,特別是近日看了趙冬生等人《再論法顯故里在襄陵》一文後更感晉陽說接近歷史。該文說:“晉水之陽的晉陽具體方位在今襄陵北街村,這裡有歷史名河(晉水),燮父晉國都城,並建有‘晉橋’、‘陽聖殿’、‘點將臺’、‘金殿’、‘桃園’等。”與上《詠晉都》等說相比,顯然更具有說服力。 燮父為什要改唐為晉?過去不得其解。最近看到中國社科院專家對港人收藏的(即古堯字)公作妻姚簋銘文“遘於王命易(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八祀”等全文的研究,明確了以下幾點:周初唐時當地就有冠晉地名,是否指晉水,不明;燮父遷晉是成王下令批准的,即“王命唐伯侯於晉”,時間是“唯王廿八祀”(成王二十八年)。那麼晉地在什麼地方,未見史載。所以古往今來各家都在尋找晉水作為確定晉都地望的依據。基此,我們初步認為晉都的地望大體在今襄汾縣襄陵鎮北街村,因時居於晉水(源自姑射山)之陽(北)故名晉陽。而在其北有相鄰的平水(源自平山),在平水之陽(北)又有平陽(即今堯都區金殿)。這是兩條同向不同源的名水,兩座相鄰而不同時代的名城。晉陽在今襄汾縣境,平陽在今堯都區境,行政管轄不同卻相依為鄰,各有自史。按《宗國都城記》述,我們初步理解晉陽城與堯墟故唐城相鄰,且有部分重疊。太原之晉水、晉陽之名就源出這個晉國始都晉陽。至於晉都“作宮而美,王使人讓之”傳說,因缺佐證似可不為信。 汾城這個古老地方,為什會有“晉基”“古晉國”之稱?有人釋義指此地是晉國之域,不是晉都,相反有人認為應作都城解,即這裡很可能就是晉國故墟或晉的初都。經查襄汾歷史沿革,“汾城系古晉國都,因汾河流經得名”。若這裡是晉國始都,那更深層的原因可能與周的先祖有關。 眾所周知,平陽是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的人類宜居富饒之地,更是堯都聖地,自古就流傳著表裡山河,沃野連屬及“金襄陵(今襄汾縣襄陵鎮),銀泰(太)平(今襄汾縣汾城鎮),數了曲沃(含侯馬),數翼城”的美好讚歌。其中堯都就在金襄陵之域。而叔虞所處的商末唐國面積不大,僅佔據翼曲(含侯馬)等狹長地帶,且周邊均由眾多諸侯國相圍。現在初步獲知在翼城縣城東6公里兩河三角洲高地有霸國,時代橫貫西周,晚期進入春秋初年(考古證實),與晉國、倗國、燕國及周王室有往來;南部橫水(絳縣)有國,似為隗姓狄人族群一支,娶周文王姬昌第15子姬高之女為妻,周武王賜此侄女婿為伯爵,分封周原(即今橫水一帶),以姓為國,是倗為國,約前705年前後被晉兼併;西部偏南(新絳東北、襄汾南部)有荀國,都城在新絳縣東北25裡臨汾故城,即今襄汾晉城村,前678年(桓公十三年)被曲沃武公滅,賜晉大夫原氏黯(即荀息)為采邑。晉獻公九年士城絳後,荀國遷新絳三泉鎮席村,其荀國舊地併為晉邑;西北部在今襄汾東側有賈國,址在河東賈莊。據天馬—曲村31號墓主(獻候夫人)玉環刻字“文王卜曰:我及唐人弘戰賈人。”(即文王與唐國聯合戰賈國)。賈國被滅後該國成為周叔虞小兒子公明的封地。前703年,在曲沃和翼內戰中,賈伯參加了周王室組織的五國聯軍,共同討伐曲沃武公。20年後武公滅晉自成晉侯,進而滅了賈伯國;再西鄉寧縣境有古鄂國,是以鱷魚為圖騰崇拜的部族,商末為鄂侯國,“地在鄉寧慈州昌寧縣(有鄂山)東二里”,周初叔虞封唐後,將鄂國吞併,史傳居鄂;北部今洪洞東南有楊國,初代國君為周宣王的兒子長父,後被獻公所滅,封其弟伯僑為邑,即後來的羊舌氏家族;今霍州西南有霍國,周武王封弟叔處於此,是為霍叔。前661年(獻公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克霍,霍地歸晉等。 唐國地處北方,是通往太原的要道,防禦戎狄部落內侵的前哨。境內外有諸多民族雜居,特別是北部更是“非戎即狄,竟是‘百蠻’的天下”,夏商時與戎狄戰爭連年不斷,周初雙方交戰仍然有增無減,僅周康王時就殺俘萬人,武王用兵三年,成王伐鬼方也俘甚多。面對如此複雜形勢和重要地理位置,成王不僅封弟入唐給以重任,而且把唐國視為特區,給以特殊政策,同時在行前隆重舉行了冊封儀式,頒冊命、宣誥令、授疆土、定政策、配五正、賜九宗、賞禮器、明義務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依靠這一重要人選和股肱力量,把唐國作為“以藩屏周”、抗衡戎狄、保衛京畿的前沿陣地。為此叔虞開國繼文紹武,在國內力推新政,發展生產,團結各族,改善生活,並向成王、周公晉獻了“異畝同穎”嘉穀,周公作詩《嘉禾》給以讚揚。在對外方面則進—步“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按夏代的政令辦事,照戎狄的習慣劃分牧地,藉以穩定政局,維持統治。這是周王朝的需要,也是唐國發展的必然。因此,叔虞父子經多年努力,在強國富民,開拓擴疆道路上改善發展了周邊關係,擴大了疆域,使金襄陵、銀太平和鄉寧大地等併入其境,國力大為改善,全國呈現安定局面。針對如此有利條件,周成王及時抓住時機,令燮父在晉地建立了新都,把政治中心移向西北部戰略前沿,為進一步以藩屏周奠定了堅固基礎。 從近年學者調研、考古成果和各相關地域實情來看,翼城冠唐的地名繁多,襄汾冠晉的地名居首,曲侯兩地(汾澮兩河夾角地帶)都城陵墓並存,無疑這一格局的形成基本表明叔虞受封的唐國在翼城,燮父遷晉的都地在襄汾,這應是客觀歷史真實的反映。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初步結論:⑴周叔虞受封的唐國就是唐叔虞遷杜留下的古唐國,沒有可能再在翼城東南故城村另建新都,故兩個叔虞唐國同為一地。⑵燮父徙晉地改唐為晉是奉成王之令而行的,都城晉陽在金襄陵、銀太平,即今襄汾縣境,其中在襄陵鎮北街村的可能性尤大,然也不完全排除汾城是晉的初都的可能性。這兩個地方不是一前(臨時都地)一後(正式都城)相關,便是二必有一,否則絕不會空穴來風。⑶晉國自唐(周)叔虞始至韓趙魏三家分晉,共歷38世730餘年,中間多次遷徙,都地歷有變化,其中除燮父在今襄汾縣域始建晉國晉陽都城外,今襄汾縣趙康東門外晉城村也曾是晉國的知名都城遺址。⑷史載公元前669年,建成故絳(襄汾晉城遺址)後,晉獻公率文武眾臣由曲沃宗廟遷都至此,使晉國開創了歷史上最輝煌、最悲壯的85年。期間,先後歷經獻、惠、懷、文、襄、靈、成、景八公,滅了虢國、虞國等二十多個小國,疆域版圖成倍拓展,晉國由一彈丸之地小國一躍而為氣勢吞天的春秋五霸之首。⑸前585年晉景公再遷今侯馬新田。前446年晉空桐強烈地震將晉城遺址夷為平地。可見,襄汾在晉國都城遷徙和國家發展進步中,先後都承擔了不少歷史重任,為晉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杜明偉,《姬熊祁陶房唐杜範劉九姓連宗》,2011-02-21。 2、趙冬生、王為有、李鄂發,《再論法顯故里在襄陵》【J】,2013年第2期《平陽方誌》。 3、邱文選著《史壇耕耘集。晉乘考略編》【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