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脫貧路上的開山領路人

2022-08-22由 靜寧釋出 發表于 林業

苦蕎茶何處可買

脫貧路上的開山領路人

這些包裝精緻的產品,就是唐國珍生產的

脫貧路上的開山領路人

加工作坊

脫貧路上的開山領路人

脫貧路上,產業先行。缺乏致富產業,是靜寧縣紅寺鎮甘灣村一直久貧不愈的主要原因。這裡地處縣境最西端,不像該縣南部那些果園鄉鎮,有致富產業支撐,幾年來,脫貧攻堅仗打得一直很吃力。全村10個社332戶人家,2014年建檔立卡時就有179戶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60。79%。經過幹群多年努力,目前,大資料庫裡顯示該村仍有貧困戶101戶,貧困發生率還在30。1%左右。

不過,自從在合作社的倡導下,全村人種植雜糧後,預計2019年底可實現穩定脫貧95戶402人。

窮則思變。而這個變化,得益於甘灣村支部書記唐國珍,一位不甘貧困、敢拼敢幹,在當地算得上少有的頭腦靈活者。前些年,他緊盯越來越走俏的雜糧市場,一邊調整自家地塊的種植結構,加大雜糧種植面積,一邊還養了五六頭牛。幾年下來,家裡的光景在村上遙遙領先了。

身為村支書,不光自己日子過得好就成,還得積極發揮帶貧作用,讓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才是。於是,在唐國珍指點下,2018年6月份,本村青年嶽政輝和唐佔斌等人聯合成立了靜寧縣正輝種植合作社,吸收全村257戶群眾(包括所有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向社員免費發放各種雜糧籽種,社員負責種植,由合作社統一高價收購。當然,唐國珍負責合作社產品的收購加工環節,嶽政輝和唐佔斌負責市場銷售環節。

合作社除了收購全村各戶種植的雜糧外,還將全村近年來大量出現的撂荒地流轉過來,實行規模化經營。其間,將山腰以上高處群眾生產多有不便的地塊,用低處的地塊對換過來。這樣即給單家獨戶的生產帶來方便,也讓流轉地形成集中連片的規模,方便機械作業。目前,合作社流轉的土地約有100畝左右,臨聘的6位務工人員都是貧困戶。據瞭解,合作社正在引進靜寧縣德美地緣林果業合作社,建設現代矮化密植蘋果示範基地一處,全村剩下的500畝撂荒地將全部被流轉過來,徹底解決全村土地閒置問題。

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奈何近年來由於壯年勞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已無力承擔更多的田間作業。撂荒地,承載著農家人許多無奈的嘆息。今年63歲的唐支書,秉著不服老、老有所為的心態,在脫貧路上,勇挑重擔、敢闖敢幹,由他主導成立的合作社給全村人帶來經濟實惠的同時,也除去了大家的心病,贏得了全村的支援和讚許。

結合政策便利,正輝種植合作社享受到了141戶的配股資金,每股為1萬元,社員年底每戶可直接分紅1000元。村民王點點說:“以往我們種點雜糧,要自己拉出去賣,還不一定能買上好價錢。現在自己只管種好田就行,有合作社負責收購,並且還高於市場價0。10元,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唐國珍坦誠說,合作社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市場供不應求。急需更換大型加工機械。收購的雜糧也不夠銷。所以,流轉撂荒地更顯緊迫。

在村上的電商服務中心,唐支書順手拿起貨架上一瓶包裝精緻的苦蕎茶介紹說,合作社的這些產品主要銷往酒泉一帶。除苦蕎茶外,還有蕎麵、莜麥面、豆麵、玉米麵、洋芋粉條、黃花菜等等。“雜糧加工皮面分離,都能變成錢,沒有浪費的。市場上,甜蕎皮1元/斤,苦蕎皮3元/斤。其他的糧食皮都給合作社的牛拌著吃了,算是迴圈利用。”唐國珍說,這樣下來,他每年能收入8萬元左右。如果擴大規模,效益應該更好。

目前,雜糧已成為甘灣村的致富產業。一人致富,不忘全村。唐國珍等人充分發揮帶貧作用,讓甘灣村的群眾種養有方向,集體走上致富路,這種敢為人先、公私兼顧的精神,不僅得到了當地群眾的讚許,還受到各級幫扶幹部的肯定。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需要更多唐國珍這樣敢闖敢幹的鄉村能人在前面為眾人開山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