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把更多糧田建成良田

2023-01-07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農業

耕地分類為哪幾種類型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建設與管護並重,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們一定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通渠清淤、挖槽砌磚,江西省安福縣的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一派火熱場景。“趁著冬閒,我們調集上千人、200多臺套機械,計劃完成5。7萬畝建設任務。‘飯碗田’質量更高了,來年糧食豐收底氣足足的。”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股股長朱濤說。

耕地提質量,豐收添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放眼廣袤田野,從通水修堰到平地擴路,各地鉚足幹勁,倒排工期,不斷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今年底,全國將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越來越多的“巴掌田”“望天田”變為“大格田”“豐產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完善的農田基礎設施,灌排有保障,農機進得來,土壤肥力足,增強了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資料顯示,高標準農田建成後,畝均糧食產能一般增加10%—20%,畝均節本增效約500元。可以說,無論是端穩百姓飯碗,還是鼓起糧農錢袋,都需要持續發力,把更多糧田建成良田,牢牢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讓高標準農田真正“高”起來,要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了田、土、水、路、林、電等諸多要素。如今的農機“塊頭”越來越大,機耕道的寬度和承載力要跟得上。有收無收在於水,通水通電才能把灌溉水引到田間地頭……可見,只有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才能真正建一塊、成一塊。相關部門要聚焦影響耕地質量的關鍵環節,補短板、鍛長板,地塊整治、溝渠配套、路網完善、林網建設要同步進行。當前,要抓住冬修水利有利時機,協同推進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完善銜接工程和配套工程,讓水網、田網、路網相連相通。

建好高標準農田,精準施策是關鍵。從東北黑土地到華北大糧倉,從西南山地到江南水鄉,耕地型別、土壤條件、農業生產方式各不相同,建設高標準農田要因地制宜,對症開方。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綜合採取保持水土、秸稈覆蓋、測土配方施肥等舉措,才能有效提升黑土地質量。治理鹽鹼地是保護耕地的重要課題,相關地區可透過推廣耐鹽鹼品種、改良土壤、工程改造等,不斷提升鹽鹼地利用水平。此外,華北地下水超採區、西北乾旱區、南方坡耕地等地區,同樣需要依據現實問題,加強攻關,開展試驗,探索出可行的建設治理模式。

“三分建、七分管”。建好更要管好,才能讓高標準農田持續發揮效益。各地已經摸索出設立“田長制”、管護員,完善考核監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護機制。接下來,要進一步探索經營主體自管、專業機構託管等模式,調動社會化服務組織、專業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

眼下,冬小麥正安穩越冬,油菜蓄勢生長,廣袤良田又在孕育新的豐收希望。堅持藏糧於地,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們一定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