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遊記:通海古城!

2022-12-04由 連雲衝說遊戲 發表于 農業

通海古城好玩嗎

通海縣是杞麓湖畔的小城,屬玉溪市,距離昆明140多公里,多次路過未曾停留,印象中留下的是通海壩子田園風光不錯、莊稼和蔬菜好、曲陀關的甜白酒真甜。

一日,翻閱《中國古鎮遊—雲南》一書,書中記錄了雲南的28個古鎮,通海縣就佔了2個,河西和興義,能與大研、束河、和順、黑井、巍山等同列一書的古鎮,值得去看看。

2013年的夏天和秋天的假日,我們兩次到通海找尋古鎮、古村。

這些古鎮和古村沒有修繕,沒有遊客,只有當地的居民,走在歷經滄桑、風雨剝蝕、已變得斑駁陸離的街巷中,似乎觸控到舊日時光。

這樣的場景在現代都市中已經滅絕,或許,不久的將來它也將消失,在行走中採集的影像,也許彌足珍貴。

旅行,不一定非去熱點的地方,那些還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地方同樣藏著珍貴的景緻,通海就是這樣的地方。

【通海古城】查資料得知,通海古城,從明洪武十五年土城建成,至今已有626年曆史。

在通海秀山上看到一個民間傳說,通海壩子曾經是一片汪洋,一個叫李畔富的神僧用錫杖在汪洋中捅開了一個落水洞,使得水下洩,剩餘的水成了如今的杞麓湖,湖畔是良田萬傾,人們得於在此安居樂業。

老百姓認為神僧捅開的落水洞是通著海的,就叫此地為通海。

遊記:通海古城!

通海古城標誌——聚奎閣古城東西南北4條街交匯處的聚奎閣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代多次重建,最後一次重建距今百餘年。

從空中俯瞰通海古城猶如一顆印,這聚奎閣就是印把。

通海街貌通海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老城中的曲折街巷透著當年的繁華。

入住通海的通印大酒店,從房間眺望通海縣城,遠處是通海秀山。

酒店的另一面可以看到杞麓湖【通海秀山】通海秀山也稱杞麓山,據說明朝時曾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蒼山共稱雲南四大名山,有“秀甲滇南”的美譽。

漢代時在此闢山林,建古剎;元、明、清時為佛教勝地。

山上大小二十餘座廟宇廊亭,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一眼望去,視線所及,盈盈蔚蔚,滿目生碧。

遊記:通海古城!

秀山公園在通海縣城南邊,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

當地民眾常到秀山休閒

踏階而上,青石為砌,林木為傘,綠意盎然。

山中眾多古建築群和楹聯,隱隱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不時有別致的小亭供遊人歇

秀山多古樹,據說宋柏、元杉、明玉蘭被譽為秀山“三絕”。

據說元杉乃元代名僧鐵牛親手所植,距今600多年了。

遊記:通海古城!

秀山多古剎,一路攀爬,看到唐代的土主廟、宋代的湧金寺、元代的普光寺、明代的玉皇閣、清代的萬壽宮、海月樓、鬥在閣等古廟宇。

玉皇閣是秀山上的道教廟宇,拾級而上,抬頭看去,多彩的“紅雲殿”就在眼前。

過了玉皇閣就到清涼臺,清涼臺建於晚唐時期,公元1478年重修。

清涼臺由海雲樓、千峰萬壑之樓、蓬萊閣、魯賢祠、桂香殿、武候祠、藥王殿等組成的一個四院三通的整體。

清涼臺地勢高峻,四圍綠樹掩映,背山面湖,涼風不斷,是避暑品茗的佳境。

山腰平臺名曰“清涼”,臺上匾聯滿懸,難怪秀山有“匾山聯海”之譽。

遊記:通海古城!

三五好友或拉或唱好不自在

藥王殿上懸掛著一塊“寶藏”匾,正奇怪是何方寶藏呢?看到說明才知,“寶藏”二字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是清代通海人孔繼尹在山東為官時從外地拓來鐫刻而成。

明清時通海菸絲生產興旺,有一菸絲商行特將此二字刻懸於清涼臺。

“”中,幾位酷愛書法的老人冒著風險把這塊匾藏到縣圖書館書庫中,得以儲存下來,1989年重新懸於此殿。

秀山上有不少石雕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引得有人駐足觀賞。

一陣風來,傳來絲竹鼓樂,看見不少人坐在一個小院中,探頭一看,一班當地女子正在奏樂。

原來是通海月光古樂協會演奏洞經古樂,找個條凳坐下,聆聽著響在山間的音樂,竟有一絲絲清涼沁入心間。

據說,通海的女子洞經音樂很有歷史,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十餘個十五、六歲的妙齡少女,她們不滿於每年的祭孔活動只是男人們的專權而女人無權參與這一現實,毅然自誓終生不嫁,素食一生,在秀山腳下的三聖宮投身洞經音樂,以此抗爭。

遊記:通海古城!

她們為了表明自己的真心,毅然把名字都改了,每人名字中都帶一“貞”字,如王仙貞、王榮貞、趙純貞、林金貞等等。

這些女子以自己含苞欲放的花季之身,開始了一種類似青燈古佛的漫長的清修生涯,把洞經作為自己唯一的生命支柱,選擇一種無異於青燈古佛的、苦行僧似的、出世的清修生活。

如今她們的傳承者繼續演奏著這些音樂。

中央4臺對這些有報道【通海文廟】這是全國第三大文廟。

除山東曲阜的孔廟外,雲南的建水文廟排名第二,通海文廟排名第三。

看來雲南也是禮儀之邦。

從秀山下來後,來到通海文廟。

遊記:通海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