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復旦大學王碧芸胡夕春團隊發現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高效聯合化療方案

2022-09-22由 中國生物技術網 發表于 農業

化療gc方案安多少錢

乳腺癌

,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而在2020年,

乳腺癌

取代

肺癌

,已成為

全球第一大癌症

,WHO國際癌症研究署

(IARC)

釋出的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資料顯示

,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死亡68萬例。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據WHO預測,2020年中國新增乳腺癌病例高達41萬。

乳腺癌大多預後良好,但是大約15%的乳腺癌為

三陰性乳腺癌

(TNBC)

,這類乳腺癌由於

雌激素受體

(ER)

孕激素受體

(PR)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

缺乏而得名,三陰性乳腺癌是最具侵襲性乳腺癌,更容易擴散轉移,易復發,而且由於缺少治療靶點,治療藥物有限,因此也被稱為“

最兇險乳腺癌

”。

三陰性乳腺癌易出現內臟轉移,中位總生存期多不到2年。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由於缺少靶點,治療選擇有限。近年來,對於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進展多聚焦於靶向治療的應用,包括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PARP抑制劑以及抗體藥物綴合物等。但相關靶向藥物僅使分子表達陽性或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獲益,對於三陰性乳腺癌這種高異質性的亞型,仍需要高效且普適的方案提高整體人群的獲益。因此,化療在三陰性乳腺癌治療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王碧芸

胡夕春

教授團隊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了題為: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of Gemcitabine or Nab-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論文。

這項

全國多中心的隨機對照3期臨床試驗,對比了

白蛋白紫杉醇

+

順鉑

吉西他濱

+

順鉑

一線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研究結果證實了

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聯合方案在一線患者中顯著優於吉西他濱+順鉑。

復旦大學王碧芸胡夕春團隊發現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高效聯合化療方案

“復旦腫瘤”對順鉑在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應用的十年探索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及泌尿腫瘤內科自2011年起一直致力於探索DNA損傷藥物順鉑在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鉑類藥物使腫瘤細胞中的DNA交聯後斷裂,在DNA損傷修復相對缺陷的三陰性乳腺癌中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前期,CBCSG006研究在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證實了吉西他濱+順鉑較當時的經典組合吉西他濱+紫杉醇的優效性,奠定了吉西他濱+順鉑的聯合方案在這類患者中的一線治療地位,相關研究於2015年發表在了

Lancet Oncology

期刊上。

除吉西他濱外,聯合其他化療藥物是否能夠進一步協同發揮順鉑的抗腫瘤作用?為了探索順鉑聯合的最佳拍檔,該研究選擇了在轉移性乳腺癌治療中有效率最高且安全性良好的

白蛋白紫杉醇

作為聯合藥物,挑戰吉西他濱+順鉑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一線地位。

白蛋白紫杉醇+順鉑方案為患者帶來新選擇

這項研究結果提示,

白蛋白紫杉醇+順鉑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顯著高於對照的吉西他濱+順鉑組

,分別為9。8以及7。4個月。且在不同年齡、ECOG評分、月經狀態、無病生存時間、轉移部位、內臟轉移情況、既往蒽環/紫杉類藥物治療狀態的患者中,白蛋白紫杉醇+順鉑組在多數亞組中都可以觀察到療效上的顯著獲益。

在有效率方面,白蛋白紫杉醇+順鉑組的客觀有效率也顯著高於吉西他濱+順鉑組。中位OS在白蛋白紫杉醇+順鉑組以及吉西他濱+順鉑組分別為26。3個月以及22。9個月。

復旦大學王碧芸胡夕春團隊發現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高效聯合化療方案

復旦大學王碧芸胡夕春團隊發現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高效聯合化療方案

這項研究結果證實了

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聯合方案在一線患者中顯著優於吉西他濱+順鉑

,且在目前已知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一線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中,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聯合方案取得了最長的中位PFS時間。同時對於疾病負荷重、內臟轉移多見的患者,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聯合方案有助於控制疾病達到迅速緩解,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對於無法進行生物標記物檢測以及經濟困難無法支付昂貴靶向藥物的患者,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聯合方案或將成為新的標準一線方案。白蛋白紫杉醇+順鉑方案同樣可作為化療骨架,與包括免疫治療在內的靶向藥物聯合,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