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廣東兩兄弟造300億估值電池獨角獸!欣旺達忙補血、上市,“寧王”迎挑戰?

2022-09-07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農業

建升廠怎麼樣

瑞士正成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海外上市的熱門目的地。

“境外上市有利於欣旺達引入全球優質投資者,特別是歐洲的一些戰略投資者,也有利於未來在歐洲業務的開拓。”2022年9月6日,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股票程式碼300207。SZ)某高管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近日,欣旺達釋出公告稱,發行境外全球存託憑證(GDR)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

根據該批覆,中國證監會核准公司發行全球存託憑證所對應的新增A股基礎股票不超過1。72億股,按照公司確定的轉換比例計算,對應的GDR不超過3437。25萬份。完成本次發行後,欣旺達將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僅欣旺達一家企業如此,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動力電池產業鏈上的企業在瑞交所成功上市。

今年7月,A股上市公司國軒高科(002074。SZ)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GDR,發行價格為每份30美元,募資總額約 6。85 億美元,這是中歐通規則落地以來,瑞交所GDR基礎發行規模最大的專案,也是瑞士資本市場今年最大IPO。

同樣是在7月,鋰電材料企業杉杉股份GDR正式登陸瑞交所,股票程式碼SSNE,公司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GDR 20。64美元,發行的GDR數量為1544。23萬份,募集資金約為3。19億美元。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境外上市有利於引入全球優質投資者,豐富股東結構;瑞交所是歐洲老牌交易所之一,而歐洲是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海外佈局的熱門目的地。

市佔率有望提升

1997年,廣東茂名企業家王明旺與堂弟王威聯手創辦欣旺達,並將總部設立於深圳。欣旺達從鎳氫電池做起,主要用於手機、傳呼機等通訊產品。此後,其與康佳、飛利浦、NEC(日本電氣)、海爾達成合作,進入聯想、ATL(寧德新能源有限公司)、飛利浦供應鏈。

200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正處於以示範推廣為主的萌芽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開始受到關注。欣旺達開始拓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並涉及電動汽車電池電芯、模組、BMS(電池管理系統)和PACK(電池包)等核心環節。2011年,欣旺達透過與ATL的合作,進入蘋果手機供應鏈體系,並在當年4月,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2014 年,欣旺達成立電動汽車電池子公司(以下稱“欣旺達EVB”),正式承接電動汽車電池業務。

與大廠深度繫結,讓欣旺達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不斷增長。SNE Research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4月,欣旺達首次擠進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單前十,裝機量同比大漲770。3%,市場份額增長1。1%。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今年5月,欣旺達殺入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五名,僅次於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大廠,市場份額提升至2。9%。

廣東兩兄弟造300億估值電池獨角獸!欣旺達忙補血、上市,“寧王”迎挑戰?

裝機量的飆升,也讓欣旺達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2022年8月26日,欣旺達EVB宣佈完成80億元A輪融資,博華資本、深創投、原始碼資本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聯合領投,投後估值約為300億元。

同時,資本加持使得王明旺的個人財富也得到大幅提升。在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王明旺排名上升了681名,以190億元的身價位居全球第1187名,成為今年新晉的茂名首富。

在於清教看來,欣旺達雖然是消費類電池龍頭,但在動力電池領域也已佈局了十餘年。近年來,其與小鵬、雷諾、日產、吉利等車企建立了合作關係,投資擴產節奏也在明顯加快。在訂單與產能支撐下,其裝機量也不斷上升,今年前7月已躋身國內前5陣營,是較優的投資標的。

而鉅額融資還有利好於欣旺達的市佔率。於清教指出,欣旺達融資補血後,為其客戶開發、產能建設等提供了資源與資金支援。上述欣旺達高管亦對時代週報記者透露,拿到融資,進而提升產能建設,可使欣旺達市佔率進一步提高。

此外,鉅額融資到位,或將加速欣旺達EVB的分拆上市計劃。據36氪報道稱,去年末,欣旺達EVB就啟動了分拆上市計劃,將作為獨立公司主體上市,預計2023-2024年提交IPO。“EVB的分拆是市場的傳聞,目前內部沒有計劃時間表。”上述欣旺達高管稱。

“從融資動態來看,有望推進分拆上市,但目前還沒有官方訊息。”於清教則表示,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廣闊,欣旺達EVB如若成功分拆上市,將迎來更高速的發展期。而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汽車分析師張翔則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分拆上市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方式,可以多種渠道融資”。

二線電池廠的逆襲

事實上,欣旺達分拆上市的虛虛實實,也是國內二線電池廠蛻變的縮影。

進入2022年,國內二線電池廠開始向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一線大廠發起“挑戰”,在市場上掀起了熱潮。

中創新航始終穩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三名,並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有望成為動力電池領域第一家港股上市企業;穩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第四名的國軒高科,則加快佈局海外市場,計劃三年內在海外建設300GWh的電池產能,到2025年,計劃將公司三分之一的產能轉移到國外。

力神電池、捷威動力則不斷擴大產能,意在進一步提升市佔率。6月26日,力神濱海新能源產業基地專案在高新區海洋科技園正式啟動。該專案規劃建設年產24GWh動力電池,專案用地870畝,總投資約100億元;8月12日,捷威動力釋出了“捷戰25000”戰略,即“2025年實現100GWh動力電池生產能力,並實現所交付產品零缺陷”。

張翔指出,二線電池廠的優勢是產品轉型快。比如欣旺達的主要業務是做手機電池,以及3C電器的電池,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業務只佔很小的比例。之後其認真研判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才開始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並圍繞電動汽車電池電芯、模組、BMS和PACK等核心資源,實施了從上游金屬礦產到下游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佈局,因此發展相對較快。

“劣勢就是品牌知名度差一些,但採購價格可能要比一線電池廠低一點,背的包袱小。”張翔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於清教則表示,二線電池廠在資金實力、產能規模、客戶資源、專利技術、產業鏈議價能力等多個方面,與一線電池廠還存在一定差距;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在車企普遍趨向供應商多元化策略下,二線電池廠正迎來成長機會。

由於動力電池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在儲能、電動工具、兩輪電動車等細分市場,部分二、三線電池品牌另闢蹊徑,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優勢,市場也很大,需要多家電池廠共同把產業鏈做大做強。”上述欣旺達高管說。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影片),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宣告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絡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