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2022年德州市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生產管理技術預案

2022-07-21由 山東大小事兒 發表于 農業

齊黃34大豆怎麼播種

【來源:德州市農業農村局_種植業管理】

今年是我市大面積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第一年,為指導各地高質量完成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任務,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目標,特制定本技術預案。

一、規範播種

播種是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關鍵,是實現複合種植增產增效的基礎。應以“提高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為主攻方向,切實抓好模式選擇、品種選配、種子處理、適墒播種、種肥同播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

(一)選擇適合模式。各地應結合生產實際,科學選擇適宜種植模式。

1。4:2模式。實行4行大豆帶與2行玉米帶複合種植。頻寬290釐米,其中,大豆行距40釐米、株距10釐米,畝播種9200粒以上;玉米行距40釐米、株距10釐米,畝播種4600粒以上。大豆帶與玉米帶間距65釐米。

2。4:3模式。實行4行大豆帶與3行玉米帶複合種植。頻寬350釐米,其中,大豆行距40釐米、株距10釐米,畝播種76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釐米、邊行株距12釐米、中間行株距15釐米,畝播種4400粒以上。大豆帶與玉米帶間距65釐米。

3。6:3模式。實行6行大豆帶與3行玉米帶複合種植。頻寬455釐米,其中,大豆行距45釐米、株距10釐米,畝播種88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釐米、邊行株距12釐米、中間行株距15釐米,畝播種3400粒以上。大豆帶與玉米帶間距65釐米。

(二)選配適宜品種。大豆應選用齊黃34、菏豆33號等耐陰抗倒、中早熟、宜機收的高產品種。玉米應選用登海605、天泰366等株型緊湊、抗倒抗病、中矮稈、耐密植、宜機收的高產品種。

(三)種子精選處理。精選粒大飽滿、整齊均勻、無破損、色澤好的種子。播種前大豆、玉米都要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大豆可選用含咯菌腈、精甲霜靈、噻蟲嗪等成分的復配藥劑,玉米可選用含咯菌腈、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噻蟲嗪等成分的復配藥劑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

(四)適墒規範播種。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適宜播期為6月10~25日。小麥收穫後若墒情適宜,應立即搶墒播種;若墒情不足,要先造墒後播種。機械播種時要嚴格按規程作業,先滅茬再播種。採取單粒精播,播深3~5釐米,確保播深和株行距一致。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大豆、玉米播種後進行滴灌、噴灌,促早出苗、出全苗、成壯苗。

(五)種肥同播。播種時應選用適宜機械進行種肥同播。大豆一般畝施專用肥(N∶P∶K=12∶18∶15)10~20公斤。玉米一般畝施用氮磷鉀控釋肥(N∶P∶K=28∶8∶8,控N≥8%)40~50公斤。肥料應側深施於種子下方8~10釐米。可根據土壤肥力,適當調整施肥量。

二、苗期管理

苗期是大豆出苗至開花、玉米出苗至拔節的生育時期。生產管理應以“苗全苗勻苗壯、構建合理群體”為主攻目標,切實抓好化學除草、防病治蟲、適期化控、防旱排澇等關鍵技術落實。

(一)化學除草。化學除草宜在播後苗前進行,可選用精異丙甲草胺、二甲戊靈等藥劑進行封閉除草。苗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除草地塊,要在大豆2~3片複葉期選擇精喹禾靈、氟磺胺草醚等專用除草劑進行定向噴霧;玉米3~5葉期,選用硝磺草酮、煙嘧磺隆等藥劑進行苗後莖葉定向噴霧。苗後除草要在噴霧裝置上加裝物理隔簾,將大豆、玉米隔開施藥,嚴防漂移造成藥害。在選擇莖葉處理除草劑時,要注意選用對臨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劑品種。

(二)防病治蟲。大豆苗期易發生根腐病、甜菜夜蛾等病蟲害,玉米苗期易發生莖基腐病、二點委夜蛾、薊馬等病蟲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高效氯氰菊酯、氯蟲苯甲醯胺、噻蟲嗪等藥劑進行針對性防治。

(三)適期化控。大豆由於遮陰易徒長,可選用烯效唑、多效唑·甲哌鎓等藥劑在大豆分枝至開花前兌水噴霧。玉米可根據長勢在7~10葉期,選用胺鮮·乙烯利等藥劑全株均勻噴霧,適度控制株高,增強抗倒能力,改善群體結構。控旺調節劑不得重噴、漏噴和隨意加大藥量。

(四)防旱排澇。大豆玉米苗期需水較少,一般不需要澆水。但如果搶時播種後無有效降水且葉片失水較重時,應及時澆水,以確保苗全、苗齊。如遇強降水形成田間積水,應及時疏通溝渠排出積水,避免產生漬害。

三、中期管理

中期是指大豆開花結莢期和玉米穗期。生產管理應以“增加大豆結莢粒數、確保玉米穗足穗大”為主攻目標,落實水肥管理、防病治蟲等關鍵技術,為後期增加粒重創造有利條件。

(一)水肥管理。大豆、玉米生長中期需水較多,當土壤含水量低於60%時應立即澆水,宜澆小水,不要大水漫灌。如遇強降水,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若出現缺肥症狀,應及時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來補充營養,延緩葉片衰老,提高產量。

(二)防病治蟲。中期是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針對大豆病毒病、葉斑病、點蜂緣蝽、斜紋夜蛾、蚜蟲等和玉米大小斑病、鏽病、褐斑病、玉米螟、棉鈴蟲、黏蟲、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高效氯氰菊酯、噻蟲嗪、氯蟲苯甲醯胺等藥劑進行統一防治。應積極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安置殺蟲燈誘殺金龜甲、棉鈴蟲、斜紋夜蛾等成蟲。

四、後期管理

後期是大豆鼓粒期及玉米籽粒形成到成熟時期。生產管理應以“防早衰、促灌漿、增粒重”為主攻方向,抓好病蟲害防治、葉面施肥、澆水排澇等關鍵技術落實,確保粒多、粒飽。

(一)病蟲害防治。針對大豆葉斑病、煙粉蝨、食心蟲、豆莢螟和玉米鏽病、穗腐病、草地貪夜蛾等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開展精準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損失。

(二)葉面施肥。根據植株長勢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等,延長葉片功能期,加快灌漿速度,增加粒重。

(三)澆水排澇。大豆鼓粒期及玉米粒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根據墒情及時澆水,防止乾旱影響灌漿。如遇強降水形成田間漬澇,要採用機械排水或挖溝排水等措施,及時排出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

五、適期收穫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要在大豆、玉米完熟期進行收穫。根據大豆、玉米成熟順序和種植模式,合理調配機械,適期規範收穫。

(一)先收玉米後收大豆。玉米在完熟期收穫。4:2模式應選擇整機寬度小於等於1。5米的2行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穫機,4:3、6:3模式應選擇整機寬度小於2。1米的3行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穫機。若大豆出現傾斜或倒伏情況,應在玉米收穫機上加裝分禾器。

(二)先收大豆後收玉米。大豆葉片全部落淨,搖動有響聲時收穫。4:2、4:3模式應選擇割臺寬度大於1。4米的自走式大豆聯合收穫機,6:3模式選擇割臺寬度大於2。45米的自走式大豆聯合收穫機。若玉米植株出現倒伏,在大豆收穫前對倒伏玉米進行人工清理。

(三)大豆玉米同時收穫。大豆、玉米同時成熟,可用現有大豆和玉米聯合收穫機分別收穫。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