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用心平氣和的愛直面成長的不確定

2022-06-23由 工人日報 發表于 農業

抗逆力從何而來

閱讀提示

父母的焦慮情緒不僅破壞家庭和諧,也會對工作帶來影響、造成危害。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盲目過度的焦慮只會一步步破壞親子關係。清晰自己的職責範圍,做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才是做父母的正確開啟方式。

“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看到娃成績時家長的胸懷。”每逢考試結束,做家長的就陷入新一輪焦慮。最新調研顯示,“雙減”政策出臺後,儘管家長覺得比之前輕鬆了不少,但仍有家長處於焦慮和迷茫之中。

這種焦慮情緒不僅破壞家庭和諧,甚至也會對工作帶來影響、造成危害。專家提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盲目過度的焦慮只會一步步破壞親子關係。清晰自己的職責範圍,做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才是做父母的正確開啟方式。

家長的焦慮緣何而來?

王怡放棄了世界500強公司的高薪職位,全心全意在家培養上小學的女兒,鋼琴、馬術、英語、繪畫、芭蕾。可是最近,女兒幾乎每晚都做噩夢哭醒,說是夢見媽媽變成老巫婆,正在舉著鞭子盯著她。

“你要好好唸書,以後考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王怡說,從小到大,媽媽對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可是沒想到現在居然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我也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如果放任什麼也不學,很怕她在未來的競爭中掉隊,特別糾結。”

其實,只要身為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是否身體健康、是否品行端正、將來能否自食其力?可是過度的擔心就會變成家長和孩子雙方的負擔。

家長為什麼這麼焦慮?教育專家認為,除了大環境、教育體制的影響,父母們99%的焦慮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從表面上看,家長的焦慮是因為互相之間的攀比,愛面子,實際上是因為怕輸,怕孩子的將來不如別人。

採訪中,多數家長都有“名校情結”。不少人有這樣的執念,相信孩子只有考上好中學才能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未來的工作、生活才會一片坦途。

其實,任何一項投資都有風險,教育也是一道充滿風險的美麗風景,孩子未來的發展充滿無限可能性,家長的觀念和選擇更須理性。

儘管充滿焦慮,但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觀和長遠規劃。北京市一位重點中學的班主任郭老師認為,不少家長往往是“間歇性地關注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了,或者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時就多關注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時便關注得少,對孩子的發展缺乏長遠的眼光。

“不少父母對於自己在孩子教育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等問題心裡沒有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容易帶來焦慮。”郭老師說。

認清角色,有所為有所不為

“父母的職責是陪伴孩子走過一段路,而不是整個人生。”在聽完企業為家長們舉辦的“父母課堂”後,在一家油田做銷售的秦梅釋然了。

她的兒子今年上高二,學習成績不穩定,她的心情隨著孩子的排名就像坐過山車,由於害怕孩子考不上大學,常常失眠,影響到了工作。企業請來的心理諮詢師是一位母親,有孩子高考失利的經歷,特別有共情。“我們只需教會孩子進步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教會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必時時處處為他們擔憂。”

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白父母的職責所在,搞清楚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怎樣的,認清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比賽,不必用競爭思維去對待人生。

受到自身經歷和認知的限制,很少有家長能夠看清未來。事實上,以前傳統意義上的很多“好工作”,現在正逐漸消失,而當下興起的微商、網紅、主播、無人機飛手等職業令人目不暇接,聞所未聞。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不需要去辦公室上班,在家就可以完成工作,或者自己就是一個創業工作室。

調查顯示,不少“70後”“80後”的父母是透過個人奮鬥考進大學、改變命運的,他們內心期待孩子也能“複製”自己的成功經歷。而如今,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發生很大改變,物質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很多孩子崇尚自我、講求個性,不願重複父母走過的路。

雖然無法否認,成績在應試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標準,但好成績卻並非孩子成人的唯一標準。“雙減”背景下,家長更需認清自己角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父母始終應該與孩子保持良性互動,堅持成為與他們並肩而行的朋友。郭老師建議,家長應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學會“在位陪伴”,而不是刷著手機、心不在焉地“在場陪伴”。此外,家長不要過於糾結孩子的分數,應更多注重培養孩子的抗逆力、心理彈性和韌性,這才是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素質。

父母和孩子都應樹立正確的三觀

對於此次“雙減”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學校教育必須迴歸“育人”而不是“育分”的本位,同時,家庭教育必須轉變觀念,破除內卷。因此,家長需認清形勢,樹立起長期主義的價值取向。

在對孩子的長期教育上,德育專家建議,首先引導孩子做一個有志有為、奮發向上的人。以理想為指引,擺正心態,堅持做正確、有益的事;其次,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難以擔當重任;還有,教育孩子要堅持高尚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養。

作為家長,應該接受孩子的普通和不完美。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珏認為,家長在評判孩子成長的標準上,不妨更多元一些、包容度更大一點。告訴孩子,有些東西與名利毫無關係,比如人的品行,還有人的健康與快樂。讓孩子明白衡量一個人有很多標準,比如,情趣、修養、學識、脾氣、特長等。

“雙減”後,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可以讓孩子投身能增長見識的生活以及拓展想象力、創造力的活動中;讓孩子更多接觸社會,擴大視野,參加公益活動,讓孩子從選擇中發現自己的興趣與潛能,從而培養他們對個人選擇負責的能力,提升他們規劃未來個人發展生涯的意識和能力。

“教育是貫穿一生的大事,無論為孩子的發展著想,還是出於自身健康考慮,放下心中的焦慮,勢在必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身為父母,能做的便是好好活在當下,用心平氣和的愛對抗成長的不確定,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王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