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紐約:新技術讓報刊亭華麗轉型

2022-03-29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農業

報攤亭怎麼經營

新華社北京9月6日新媒體專電 紐約大街小巷裡的報刊亭曾是這座國際大都市的一道風景線;而現如今,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數字閱讀大潮之下,更多人已將視線集中於掌中方寸之間。報刊亭還能不能存活、繼續經營下去?紐約市政府支援對報刊亭進行改造,並透過法律保護“業主”,紐約報刊亭幾度變身,電子浪潮衝擊下的新型報刊亭應運而生。

傳統報刊亭副業成主業

1972年以來,伯納德·烏爾費爾德一直經營著位於萊剋星頓大道和86街路口的報刊亭。曾經,待售報紙堆積如山,而現在,他的報刊亭內報紙雜誌寥寥,小零食、小商品似乎成了報刊亭主業。

烏爾費爾德說,他的收益比上世紀80年代少了兩成,他曾經每天能賣600份日報,而現在僅40份。

在錢伯斯大道和百老匯大道路口經營小報亭的邁克·帕特爾也表示,80年代,他每天能賣1700份《華盛頓郵報》,現在僅20份。

紐約市的報刊亭數量在上世紀50年代達到頂峰,街頭有1500家大大小小的報刊亭。現在,這一資料降至300出頭。受電子浪潮衝擊,報亭經營業難以為繼。

紐約市報刊亭經營者協會主席羅伯特·布克曼對媒體表示,以前報刊亭每天售賣上千種報刊,現在只有幾百種。報刊亭經營者每賣1美元(約合人民幣6。8元——本網注)的報紙僅掙15至20美分。多數報刊亭都以賣糖果、蘇打水和彩票為生,平均年收益可能僅3萬美元。

政府出招拯救城市名片

紐約大都會交通局(MTA)首席發展官亞諾·利伯表示,他們也意識到了報刊亭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但他們仍然堅信,報刊亭是地鐵和街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紐約市政府不斷出招,試圖拯救這一城市文化名片。

在紐約公共場所開辦報亭,必須向市政府下屬的消費者事務局申請營業執照,按時繳納管理性年費。紐約市政府明確規定,經營者必須遵守聯邦的相關法律和紐約市的法律法規;同時,凡獲得核准並且已經獲頒了營業證書的經營者,也享有政府部門的保護和尊重,在沒有違法和有損環境的情況下,市政府和警方都不能干擾他們的正常商業活動。

2005年,政府開始推動提升市容計劃,其中就包括啟用統一形象的報刊亭。中標的知名西班牙設計公司在紐約推出新型報刊亭。曼哈頓布萊恩公園管理公司主席丹·拜德曼說,原本裝修各異、因陋就簡的報刊亭現在一律改為由鋁合金和毛玻璃建造的新型報刊亭。報刊亭外立面引入炫目的熒幕以滾動廣告創收,並嘗試引入數字化互動舉措。

2013年7月,時任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簽署了新法令,准許全市的報亭銷售價格不超過10美元的物品,比2002年最高5美元的規定有了大幅提高。因此,現在報亭可以出售如雨傘、耳機、手機套和充電器等物品,給匆忙的紐約人和遊客們增添了很多便利。這一舉措擴大了報刊亭的經營範圍,增加了收入。

新報亭顏值功能雙提升

傳統報刊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人們對它的需要大大降低。莫斯說:“曾幾何時,乘客們人手拿著一份報紙,但現在他們手裡都拿著電子產品。我們已經看到了乘客行為的改變,這就意味著,報刊亭也必須做出改變。”

紐約聯合廣場地鐵站報刊亭在幾位有廣告、設計從業經歷的創業者的設計下,成為一家全新的生活方式店鋪“New Stand”,顏值和功能大大提升,一開業就成了社交媒體上的寵兒。

在New Stand,你能買到《紐約時報》等報刊,也能買到醒酒用的精油、口香糖等雜貨,還能買到頗有設計感的單品,如丹麥設計品牌的鏡子、最新款的耳機和3D列印相框。

創始人將電商概念融入其中,推出APP,顧客可以提前下單,隨後在地鐵站提取商品。此外,該APP也兼具媒體功能,上面有許多合作方的免費媒體內容、演出劇目等,並支援離線閱讀,在沒有網路訊號的紐約地鐵上也可以不受影響地執行。

這一新型“報刊亭”大受歡迎,目前已開設20餘家分店,吸引不少乘客和遊客目光的同時還贏得了與知名策展人合作的機會。

New Stand執行長安德魯·戴奇曼說,這是他們對現代報刊亭的重新構想,他和夥伴們將現代紐約人的日常生活融入技術中。“或許,傳統報刊亭時日無多,但我們也許可以想辦法讓它們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