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視覺重慶|種苗十年只為治好母親河的“傷疤”

2022-06-04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林業

棶木樹怎樣育苗

2022年2月18日,忠縣馬灌鎮大橋村,初春的陽光下,一片片培育的秋華柳長勢喜人,今年70歲的鄢盛富挽過一根根枝條仔細端詳,臉上露出笑容。在他腳下這片千畝的土地,種植了小棶木、秋華柳、中山杉等各種植物,他一邊給記者介紹,一邊招呼村民們將一顆顆種好的秋華柳苗子從泥土中取出,裝車運往治理消落帶的區域。

視覺重慶|種苗十年只為治好母親河的“傷疤”

▲2022年2月18日,忠縣馬灌鎮大橋村,鄢盛富正在苗圃基地介紹小棶木。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江岸變綠了,我這輩子也算幹了一件有意義的事。”鄢盛富在長江邊長大,對母親河有著與生俱來的情感,從小到大摸螃蟹、釣魚蝦、摘野果。2008年9月,三峽工程開始首次175米試驗性蓄水。之後的每年夏天,600公里長的庫區沿線就會出現了一條奇特的“景觀”——消落帶。2010年,鄢盛富從重慶主城的機關退休後,隻身來到忠縣馬灌鎮創辦公司,專門從事消落帶治理植物的研發、培育等工作。

三峽庫區消落帶面積大、水位落差大、季節性氣候反差大,其治理與生態恢復一直被稱為“世界級生態難題”。

視覺重慶|種苗十年只為治好母親河的“傷疤”

▲2022年2月22日,南岸區彈子石江邊,鄢盛富正在檢視栽種植物的生長情況。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拜訪地質研究人員,拜師林業局育苗專家,跑遍三峽庫區的江河溪流荒島,找尋適應“水堅強”的苗木……兩年裡,鄢盛富輾轉於烏江、大寧河、嘉陵江等江河之間,千里尋“苗”。從懸崖上滾落谷底摔傷腿,在石板上過夜被毒蛇咬傷……鄢盛富有過連續180多天沒回一次家的“別離”,有過在荒島上生活七天七夜的“孤單”,有過“彈盡糧絕”吃野果、野菜充飢的“無助”。歷盡艱辛,鄢盛富透過大量野外調查及種源篩選,最終在上百種植物中篩選出能在水下存活的適生植物10餘種,包括小棶木、秋華柳、牛鞭草、卡開蘆等品種。

視覺重慶|種苗十年只為治好母親河的“傷疤”

▲2022年3月9日,九龍坡區九龍濱灘,原本光禿的河灘如今綠意盎然。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雖然找到了十幾株“獨根苗”,但要想滿足消落帶治理的需要,鄢盛富必須要讓“獨根苗”變成“速豐林”。就這樣,他又一頭栽進馬灌鎮租賃的1000畝“試驗田”裡,嫁接、扦插、採種直播……怕鳥雀“偷”走一顆種子,他深夜打著手電筒採摘;擔心苗子“渴死”,他冒著40℃的高溫被太陽“燙”落一層皮。“比機器還不怕累,村民們都叫他‘鐵人’。”馬灌鎮大橋村村民評價鄢盛富。除了育苗,鄢盛富還在庫區忠縣段的消落帶找了一處泥沙流失、岩石裸露的“荒漠地”,檢驗苗子的耐水耐旱性。經過反覆栽種試驗,他培植的秋華柳、小棶木等品種不但耐水耐溼,還創造了在水下淹沒180天后百分之百成活的佳績。2017年1月,鄢盛富榮獲了秋華柳移栽袋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2022年2月27日,南岸區彈子石江邊,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栽種小棶木。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如今,鄢盛富為忠縣石寶後溪湖、萬州溪口鄉長江庫岸、九龍坡濱江商業區等消落帶治理工程提供栽植秋華柳、小棶木近百萬株。“庫區需要,自己喜歡,村民能增收,沒有比治理消落帶讓我更開心的事。”鄢盛富向記者展示一個個江岸復綠的圖片。每個供苗的地方,他都會經常前去檢視栽植情況,看著苗子在江岸邊茁壯成長。如今鄢老的苗子供不應求,他仍在擴大基地和育苗規模,以滿足長江大保護和重慶兩江四岸消落帶治理所需。

記者 鄭宇 攝影報道

【來源:重慶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