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2022-06-04由 樓哥看歷史 發表于 林業

常山是什麼中藥又名

前言:

在此前熱播的電視劇《山河月明》之中,當太子朱標長子朱雄英在世之時,宮中對他的稱呼是皇長孫殿下。等到朱雄英因感染天花不幸夭折之後,皇長孫殿下的頭銜就落到了太子次子朱允炆的頭上。

等到朱標去世之後,皇長孫朱允炆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皇太孫。其實在朱雄英死後,朱元璋年齡最大的皇孫並不是朱允炆,而是晉王朱棡的長子朱濟熺,他也被稱為太祖長孫。這就未免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到底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之間有什麼區別,能不能劃等號?為何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後世的明朝皇帝沒有再冊立過一位皇太孫呢?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朱元璋嫡長孫朱雄英劇照

長孫和皇長孫的區別

一般來說,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孫輩,只要老皇帝在世,他們都可以被稱為皇孫。在《太祖實錄》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諸王之子都按照倫序被稱為

“皇第幾孫”

。比如皇第二子秦王朱樉長子朱尚炳是

“皇第九孫”

,皇第三子晉王朱棡長子朱濟熺是

皇第二孫

,皇第四子燕王朱棣長子朱高熾是

皇第四孫

,皇第五子周王朱橚長子朱有燉是

皇第六孫

。然而對於皇長子皇太子朱標長子朱雄英的稱呼,並不是“皇第一孫”,而是

皇嫡長孫

己未

長孫雄英生。

—《明太祖實錄卷

九十三

朱雄英的生母是皇太子妃常氏,對於太子來說,他是既嫡且長,是名副其實的皇太子嫡長子、朱元璋嫡長孫。我們做個假設,如果朱允炆年紀比朱雄英要大,那麼該如何稱呼他們兩個?筆者以為可以稱呼朱允炆為“皇第一孫”,或者“皇長孫”,但是對於朱雄英則要嚴格稱呼其為

“皇嫡長孫”

。也就是說,皇嫡長孫的地位要高於皇長孫。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朱雄英不幸去世(電視劇中為感染天花),年僅9歲。由於其屬於幼殤,可以不計入倫序。換句話說,太祖長孫的頭銜的要換人了。從倫序上來說,原來的

“皇第二孫”

朱濟熺,現在就是太祖長孫。朱棣靖難篡位後之所以對朱濟熺百般打壓,根本原因還是忌憚他太祖長孫的身份。

癸亥,晉王濟

來朝,賜書

曰:吾與爾

父皆皇考妣

所生,自少友愛深厚。爾為皇考妣長孫,鍾愛尤篤。今爾父雖逝,吾豈不

知體皇

考妣之心為心乎?正圖與爾共享富貴。且西北重鎮,

資爾控馭

爾居國

年久,

令譽已著

撫安藩屏

,方有望焉。—《明太宗實錄卷十一》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晉王朱棡劇照

那麼問題來了,朱濟熺能被稱為皇長孫嗎?似乎是不可以,因為“皇長孫”這個稱謂只屬於皇太子的兒子。另外朱雄英死後,朱允炆也不能被稱為皇長孫,因為他年齡不夠,只能被稱為太子長子,前面能不能加一個“嫡”字,似乎都要打個問號。

皇長孫和皇太孫的區別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經過小半年的思考,最終冊封朱標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意思就是跳過兒子,直接將大明王朝的基業交到了孫子手上。箇中原因,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過,此處不再贅述。總而言之,立皇太孫,是當時朱元璋所能做出的最優選擇。

等到涼國公藍玉、穎國公傅友德和宋國公馮勝這些可能威脅皇太孫的不穩定因素,被一一清除之後,朱元璋覺得應該用律法的形式將皇太孫這個名號固定下來。畢竟在他老人家心中,大明後世皇帝個個應該活得既久,生育能力又強,像自己一樣兒孫滿堂不成問題。

詔更定皇太子、親王等封爵、冊寶之制。皇太子、親王俱授以金冊、金寶

皇太子妃、

王妃止授金冊

,不用寶。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塗金銀冊、銀印。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皇太孫朱允炆劇照

然而明朝歷史上兼具皇長孫和皇太孫雙重身份的只有一個人:宣宗朱瞻基。這位出生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的“好聖孫”,是朱棣敢於起兵造反的底氣(當時朱老四三個兒子都在南京作人質)。

靖難成功之後,朱棣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七日登基稱帝。但在長達近兩年的時間裡卻既沒有冊封長子燕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又一直讓他待在北京,以致於朝野上下都懷疑皇帝是要改立次子朱高煦為皇太子。

不過在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閏十一月,朱棣下旨接皇長孫朱瞻基來南京,預示著太子人選已經沒有懸念。果然次年正月,燕世子朱高熾奉旨南下,並在四月被冊立為皇太子。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四月,9歲的皇長孫朱瞻基出閣就學,老師是太子少師姚廣孝,即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十一月,太子太師、淇國公丘福,吏部尚書蹇義、兵部尚書金忠等文武重臣被朱棣派去輔導皇長孫。

這一年朱瞻基10歲,按照親王嫡長子年十歲封為王世子的規矩,這位皇長孫已經到了被冊封為皇太孫的年紀。然而當年朱允炆的教訓實在太過深刻,朱棣還要考察一下朱瞻基是否擔得起大明天下這個重擔。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皇太孫朱瞻基劇照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朱棣從南京啟程前往北京巡狩,陪在永樂皇帝身邊的就是皇長孫朱瞻基。當年八月,由於淇國公丘福北伐失利,朱棣決定在次年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春天御駕親征。皇帝親自領兵出征,皇太子又在南京監國,北京交給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鍛鍊機會,自然要交給皇長孫朱瞻基。

庚子,戶部尚書夏原吉等進所議留守北京事宜:

每日,皇長孫於奉天門左視事,侍衛如常儀。諸司有事,

具啟施行

。若軍機及王府要務,

啟皇太子處分,

一奏行在

所。—《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一》

事實證明,這位皇長孫確實是一位“好聖孫”,把居守北京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13歲的朱瞻基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孫。這是朱棣對朱瞻基的認可,同時也是對皇太子朱高熾的認可,永樂皇帝認為可以放心地把大明江山交到他們父子二人手中。

從皇長孫到皇太孫,不單單改了一個字,更是身份的巨大轉變。畢竟皇長孫沒有繼承權,但是皇太孫可是正兒八經的儲君。皇太子在世,皇太孫就是二號順位繼承人。若是皇太子不幸死在皇帝前頭,那皇太孫日後就可以直接繼位。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明宣宗朱瞻基劇照

後世皇帝為何不立皇太孫?

然而很可惜,朱瞻基是朱棣一系第一位,同時也是最後一位皇太孫。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駕崩,朱瞻基在其父登基之後升級為皇太子。從這個時間開始算,一直到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朱由檢殉國,中間足足有220年之久。這麼長的時間裡面,為何明朝就沒有再出一位皇太孫呢?

皇帝

長命

仁宗朱高熾的長孫,是出生於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的英宗朱祁鎮,此時距離他駕崩已經過去了兩年。

宣宗朱瞻基的長孫,是出生於正統十年(公元1445)二月的郕懷獻世子朱見濟,此時距離他駕崩已經過去了十年。

英宗朱祁鎮的長孫,是出生於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的憲宗朱見深長子,此時距離他駕崩已經過去了兩年。

景皇帝朱祁鈺只有朱見濟一個兒子,後者在9歲的時候不幸夭折,自然談不上長孫。

憲宗朱見深的長孫,是出生於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九月的武宗朱厚照,此時距離他駕崩已經過去了四年。

孝宗朱祐樘只有兩個兒子,長子武宗朱厚照無嗣,次子早夭。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明武宗朱厚照劇照

明世宗嘉靖朝

至於明武宗朱厚照,正是因為他本人沒有子嗣,才會讓堂弟興世子朱厚熜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入繼大統。朱厚熜即明世宗,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見到自己孫子的皇帝,他為什麼沒有冊立皇太孫呢?

世宗共8個兒子,其中長子哀衝太子、第五子穎殤王、第六子戚懷王、第七子薊哀王、第八子均思王全都早夭。次子莊敬太子14歲去世,第四子景恭王29歲去世,均沒有留下子嗣。

世宗長孫出生於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月初一日,是其第三子裕王朱載坖嫡長子朱翊釴。但是這位長孫的出生,在當時還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戌朔

裕王第一子生。禮部請告於郊廟、社稷。詔告天下,令文武群臣稱賀。上曰:

此所具儀,太孫之禮也

豈可不俟君命?第遣官奏告玄極寶殿及奉先殿

群臣不必稱賀。頒詔無謂,已之。

”—《明世宗實錄卷

四百二十七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明世宗朱厚熜劇照

世宗為何會這麼敏感?主要原因在於六年前莊敬太子去世後,朝臣們迅速地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援第三子裕王朱載坖,另一派支援第四子景王朱載圳(二王僅相差一個月)。朱厚熜雖然偏愛景王,但裕王畢竟倫序在先,所以才會對大臣們的建議如此敏感。畢竟要是承認了朱翊釴是皇太孫,豈非變相承認裕王是皇太子?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四月,年僅5歲的朱翊釴不幸夭折。經過大學士嚴嵩的爭取,明世宗特旨追封長孫為裕世子。裕王次子朱翊鈴不滿週歲夭折,第三子明神宗朱翊鈞生於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由於年紀太小,還沒來得及討論皇太孫問題,明世宗便已駕崩,其父繼位,即明穆宗。

明神宗萬曆朝

明穆宗在位七年駕崩,此時他的皇太子朱翊鈞年僅10歲,自然也談不上長孫。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和祖父明世宗沒見到過成年的孫子不同,日後的明熹宗朱由校在神宗駕崩的時候已經16歲,他又為何沒有被冊立為皇太孫呢?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明神宗朱翊鈞畫像

神宗長子朱常洛生於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八月,第三子朱常洵生於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正月,神宗也像他祖父一樣偏愛小兒子,故而一直拖延到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月從冊立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然而神宗雖然萬分勉強地封長子為皇太子,第三子為福王,但是福王一把年紀就是賴在京師不去就藩,誰都知道他們父子倆打得什麼主意。

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太子庶長子朱由校出生。文官們隨即提出皇長孫的慶賀儀式,應該和皇太子朱常洛出生時相同,潛臺詞自然也是想將朱由校坐實為皇太孫。作為和文官們纏鬥多年的老狐狸,神宗自然不會輕易就範,他輕巧地把“元孫”出生和他生母李太后六十大壽聯絡起來,隨即大張旗鼓地給老母親辦理加徽號大典去了。

丁酉

禮部:

皇太子第一子生

正值聖母六袠萬壽。親見曾孫隆茂,慈

大慶。朕幸欽承,宜崇加徽號。尊稱之禮

朕思冬末行禮未便

可擇明春吉日具儀來行。

”—《明神宗實錄卷

四百一十五

長孫、皇長孫和皇太孫有什麼區別?明朝後期為何不再冊立皇太孫?

李太后劇照

等到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五月,29歲的福王朱常洵終於在父皇的萬般不捨之中前往封國洛陽就藩。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七月,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孟麟提出應該冊立皇長孫朱由校為皇太孫。這位老兄尖銳地指出既然皇帝陛下認為皇太子為儲君,皇長孫為儲貳,讓群臣不要“疑忌”,那何不乾脆冊立皇長孫為皇太孫?東宮防衛如此嚴密,尚且被張差之輩擅自闖入傷人,難道不是有人意欲奪嫡嗎?只有像永樂年間那樣冊立皇太孫,天下人心才能安定。

伏思我

成祖文皇帝時漢藩驕恣,趙王窺竊。成祖既立仁宗為太子矣

又令

大臣輔皇太孫

監國

以一臣民仰戴之心

而宗社靈長至今賴之。皇上何不與

廷臣酌議而

舉行之乎?

—《明神宗實錄卷

五百三十四

結果神宗勃然大怒,將孟麟降五級調外任。此後朝臣們屢屢湊請皇長孫出閣講學,神宗也一概拒絕。一直到他老人家駕崩,朱由校的身份依然是皇長孫而不是皇太孫。

結語:

神宗駕崩後,繼位的皇太子朱常洛只做了一個月皇帝便突然暴崩,而他的長孫朱慈燃則生於他死後第三年。至於明熹宗朱由校,雖然也三個兒子,但一個都沒活過週歲。而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朱由檢,其長子朱慈烺在北京陷落之時尚未成婚,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長孫。

透過本文的梳理,皇帝出生最早的那個孫子可以被稱為長孫,無論是是否太子之子,比如晉王之子朱濟熺。但是皇長孫的稱號,只能授予皇太子之子,比如朱瞻基和朱由校。嘉靖朝時裕王長子朱翊釴,史書中從未稱呼其為皇長孫。

至於皇太孫,那是名正言順的接班人。自永樂朝之後之所以沒再冊立皇太孫,一個原因是從仁宗到武宗全都壽命不長,沒機會見到自己孫輩的出生。而明世宗雖然見到了三個孫兒,但其中兩個夭折,另一個在他駕崩前不過三歲。至於神宗不肯冊立明熹宗為皇太孫,還是萬曆年間黨爭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