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2022-05-20由 楊昌鳴翻書 發表于 林業

雷公柱是什麼意思

【題記:在中國少數民族建築中,侗族建築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無論是普通的幹闌式住宅,還是華麗的鼓樓和風雨橋,都會給去過侗鄉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日起連載《侗寨建築》,對其進行簡介。】

侗寨建築

(《中國精緻建築100》叢書)

楊昌鳴 撰文/攝影

五、家族的象徵

流傳久遠的侗族“祭祖歌”中唱道:“未置門樓,先置地上。未置門‘寨門’,先置地‘薩丙’。”意思是說,在建樓之前,先劃定地域;在設定寨門之前,先劃定侗族所共同供奉的女神——“薩丙”的地方。這裡所說的“樓”,可能即指鼓樓,也就是說,建造鼓樓和供奉薩丙是建寨之初的頭等大事。

鼓樓是一個複雜的建築綜合體,因其高大雄偉而稱為“樓”,又因其內部通常懸掛有牛皮大木鼓,並稱即為“鼓樓”。事實上,凡是去過侗族村寨的人,大都會對那些形態各異、華麗壯觀的鼓樓留下深刻印象。在經濟並不發達的情況下,這一事實本身就說明了鼓樓在侗族村寨社會生活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人們總是要將最多的財力和最多的心血傾注到他們心目中最重要的建築之中,無論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是如此。這就是華貴的建築與簡陋的建築得以同時存在的原因之一。建築藝術和技術的發展進步,有賴於人們對重要建築物的刻意經營,這已為建築發展史所證明;反過來說,凡是人們所刻意經營的建築物,也必定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否則它沒有理由受到特殊的禮遇。鼓樓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村寨的心臟,不僅村寨要圍繞著它來建造,家族也要以它為標誌,村寨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種活動都無不與之有關。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貴州從江縣增衝鼓樓(劉妍 攝影)

(鼓樓的造型,據說其最初的靈感來源於杉樹的啟迪,從貴州省從江縣的這座著名的鼓樓身上,你也許真的會產生對高大挺拔而又瀟灑飄逸的杉樹的某種聯想。雖然現在還無從確切知道,但至少不能完全否認大樹崇拜對鼓樓的起源所具有的影響。)

侗族群眾建造村寨時,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由老年人共同商議選定寨址,然後由各家各戶搭建臨時性簡易住房,接下來就要集體籌建高大雄偉的鼓樓。直到鼓樓建成之後,各戶才能建造永久性的住房,而且這些住房都不得高於鼓樓。有的村寨不幸因火災而被全部燒燬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在鼓樓的舊址上搭起鼓樓的架子,如果一時無力建造鼓樓,也要在寨子中心插一根杉木來代替。這種情況表明,鼓樓已不是一座可有可無的普通建築,在它的身上,寄託著全體村民的共同願望:保佑村寨的平安興旺。鼓樓也因此而成為侗族人民心目中的精神支柱和侗寨社會生活的核心。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鼓樓的亭頂細部處理

(如果說侗族鼓樓在細部處理上總的風格是簡潔明快的話,那麼,說它在亭頂部分的處理是不惜筆墨或精雕細刻也絕不會過分。不過,也正是藉助於這種簡潔與繁瑣的對比,才使侗族的鼓樓更具魅力。)

由於早期的侗族村寨都是由具有血緣關係的人們或者說同一家族的人們集體居住的,因而一個村寨的鼓樓又常常成為一個家族的最明顯的標誌。因為鼓樓的華麗或簡樸,高大或矮小,都直接反映出一個家族的興旺或衰落情況,人們只需觀察鼓樓的建造水準就可瞭解某個家族的大致狀況。這也在無形中產生了一種動力,促使各個家族竭盡全力去建造本寨的鼓樓,並以之作為家族集體榮譽感的象徵。也正因為如此,當一個村寨由一個大家族分化為若干個小家族時,或是村寨由幾個不同的家族組合而成時,各個家族都要建造屬於本家族的鼓樓以示區別。在這種場合,各個家族之間的主次關係,也會透過鼓樓的高低或繁簡上的差異表現出來。如像貴州省從江縣高增侗寨,對外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內部則分為三個小寨,各自建有鼓樓來作為本家族的標誌。最早在高增定居的楊姓家族聚居區域叫做上寨,所建的鼓樓也最高,稱為“父”;來寨時間稍晚的吳姓家族聚居區叫做下寨,其鼓樓也比上寨的低矮些,稱為“母”;而由上下兩寨分離出來的新寨則叫做壩寨,這裡的鼓樓必須低於上下兩寨的鼓樓,並被稱為“子”。其間的主次先後令人一目瞭然。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貴州從江高增侗寨遠眺

(只要看到那三座高聳的鼓樓,無須再作解釋,就可使人對貴州從江高增侗寨的組成情況有了直觀的瞭解。內部的界限分明,並不影響對外的團結一心。這就是高增侗寨給人的第一印象。)

又如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對外是一個陸姓大寨,其內部則分為五大房族,各房族另有內部姓氏,分別居住在“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小寨中,各個小寨均有自己的鼓樓、風雨橋、戲臺等公共建築,自成一體。它們內部的主次關係,也是透過鼓樓的高低大小差異體現出來的。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貴州黎平肇興侗寨遠眺

(那條穿寨而過的公路,儘管給肇興帶來了交通的便利,但也多少使這座千家大寨的原有格局受到了一些破壞。日月如梭,滄海桑田,只有那些依舊光彩照人的鼓樓、戲臺和風雨橋,還能夠喚醒幾分對其昔日風光的模糊記憶。)

作為一種具有集會所性質的公共性建築,鼓樓是村寨的領袖“寨老”召集村民商議村寨大事的主要場所。正如民國年間姜玉笙在其所撰《三江縣誌》中所說:“凡事關規約,及奉行政令,或有所興舉,皆鳴鼓集眾會議於此,會議時村中之成人皆有發言權,斷事悉秉公意,依條款,鮮有把持操縱之弊,決議後,雖赴湯蹈火,無敢違者。”侗族的鄉規民約,實際是一種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或曰習慣法。鼓樓既是制定鄉規民約的場所,也是維護它的場所。凡是有與鄉規民約嚴重相違的事件發生,都要在鼓樓召開全寨大會來懲罰肇事者,這同時也可使村民受到教育,達到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目的。

正是由於鼓樓具有一種無形的社會控制力量,使村民對鼓樓產生了畏懼與依賴相互糅合的複雜心理。他們感到鼓樓有一種凌駕於人上的力量,並且時刻在監察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樣一來,鼓樓的地位不僅得以強化,甚至有些神化了。於是,村民遇有調解不下的糾紛,也要交由鼓樓來裁決,亦即眾人斷案,鼓樓判決。這在侗寨算是終審判決,一經宣判,不得上訴。鼓樓的權威可見一斑。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鼓樓內景

(鼓樓的內部通常少有裝飾,室內空間氣氛的創造主要是依靠構件本身所形成的對稱和漸變的韻律。)

鼓樓又是侗寨經濟活動的決策場所。凡是與全寨人民生活有關的經濟問題以及牽涉到集體利益的重要生產活動都要在鼓樓中集體商議決定。如像舉行插秧儀式、興建水利工程、集體狩獵或漁撈活動、修路架橋等等,都要在鼓樓中議定日期並安排組織。此外,對物價的調節和糧食的控制、家族或村寨共有土地的出售等等,也是鼓樓集會所要討論的重要內容。如果缺少了經濟方面的內容,社會控制的力量就會顯得軟弱無力,鼓樓的作用也證明了這一點。

鼓樓也可作為軍事指揮的中心。遇有戰事,要在鼓樓決定如何採取軍事行動、舉行出征儀式、慶賀得勝凱旋等等。鼓樓之所以能當此重任,關鍵在於它有強大的凝聚力,能夠激發全體村民團結抗敵的高昂戰鬥情緒,樹立必勝的信心,這是其他任何場所都難以替代的。當然,及時發現敵情並鳴鼓報警,也是鼓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鼓樓坪

(在侗族鼓樓的周圍,一般都闢有或大或小的廣場,稱為鼓樓坪,主要用於公眾集會或共度節日。平時這裡可能有些冷清,一到節日可就成了歡樂的海洋。所有的憂愁和煩惱,在這個樸素的廣場上都會悄悄地逝去。)

然而,在鼓樓中進行得最為頻繁的活動內容仍涉及文化、娛樂和宗教等方面。老年人可以在這裡休息或“擺故事”,青年人可以在這裡“對歌”跳舞。節日裡這裡又是迎賓和聚會的場所。全寨性的祭祀活動,青年人的成年儀式等等也都要在鼓樓舉行。這些平凡而又經常性的活動內容,又在無形之中加強了人們對鼓樓的依賴感,鼓樓的教化作用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展現出來。

凡此種種,都反映了鼓樓在侗族村寨社會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鼓樓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石,藉助於社會控制的無形力量,將個人的行為模式整合為民族的行為模式,並進而構成整體統一的侗族村寨社會秩序。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鼓樓內的愜意時光

(鼓樓,就像是整個侗寨的大客廳,村民可以在這裡集會議事,也可以聊天唱歌。鼓樓中心火塘的溫暖,伴隨著人們度過許多愜意的時光。)

鼓樓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鼓樓最早出現的時間及形制為何,由於缺乏文獻記載和實物證據而難有定論,但人們一般傾向於將明代鄺露在《赤雅》一書中所描寫的“羅漢樓”看做是鼓樓的早期形象,即“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獨腳樓,高百尺,燒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錦鱗矣”。這種獨腳樓的殘跡至今仍可在貴州省黎平縣巖洞區述洞寨鼓樓中見到。這座鼓樓平面為方形,共有七層,其結構形式是以中心部位直通到頂層一根獨柱為支點,從對角線的方向挑出梁枋承託屋面,層層後退,構成美麗的屋頂形象。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貴州黎平縣述洞獨柱鼓樓(羅德啟 供稿)

(人們一般認為,現在的侗族鼓樓是從“獨腳樓”演化而來的,事實上,這種“獨腳樓”的痕跡迄今還儲存在貴州黎平縣述洞寨的獨柱鼓樓中。這座僅有的獨柱鼓樓,的確可以為我們探尋侗族鼓樓的發展軌跡提供很多珍貴的資訊。)

然而,獨腳鼓樓畢竟已很少見,隨著時代變遷和技術的發展,鼓樓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且依所處地區的不同而表現出各具特色的面貌特徵。就其外觀形式來看,目前最常見的鼓樓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1。 幹闌式

侗語把這種形式的鼓樓稱為升高的房屋,意思是在幹闌式民居上加高的房屋。幹闌式鼓樓在構造方式上大體與普通幹闌式住宅相同,下層全部或部分架空,主要活動區域佈置在上層,屋頂由向內層層屋簷加上攢尖頂組合而成。整座建築體形並不太高,可看做是由立方體樓身部分、截尖方錐體樓簷部分以及四角或多角攢尖的樓頂部分疊加起來的形式。廣西三江縣新寨鼓樓就是這種形式的典型代表。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廣西三江新寨鼓樓(引自《桂北民間建築》)

(幹闌式鼓樓一般用於地形變化較大的場合,廣西三江的新寨鼓樓就反映了這種情況。)

2。 地樓式

地樓式鼓樓意指從地上直接立起來的樓房。這種形式可看做是省略了架空層的幹闌式鼓樓,其樓身和樓簷的構造處理也與幹闌式基本相同,只是平面形狀變化較多,樓簷也更為密集和瘦長,一般為每層簷內收一尺,間距(高差)二尺半,出挑三尺。這種鼓樓最突出的特徵是在密集的樓簷端部用華麗的鼓亭作為結束。其鼓亭由亭身和亭頂兩部分組成:亭身略有收分,並安裝有透窗;亭頂有單簷和重簷兩種,多為攢尖頂,偶有歇山頂,簷下常用如意斗栱層層出挑,形成疊澀狀封簷,內部立雷公柱,柱上置高一丈左右的鐵剎杆,串以缽罐等構成葫蘆狀寶頂。這種處理手法顯然受到漢族建築的某些影響,當系比較晚近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典型代表當推貴州省從江縣的增衝鼓樓。此外也有些鼓樓的亭頂不用斗栱出挑而用被稱為“翹手”的構件來承託上部構件,反倒顯得簡潔明快。廣西三江縣的馬胖鼓樓即是如此。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廣西三江馬胖鼓樓(引自《桂北民間建築

(雖然同屬於地樓式鼓樓,但廣西三江的馬胖鼓樓與貴州從江的增衝鼓樓相比,又展現出大相徑庭的風貌。莫非這就是地域文化的外在體現?)

有的模仿漢族樓閣造型的鼓樓,例如貴州省榕江縣車寨鼓樓等,也屬於這種型別。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貴州榕江縣車寨鼓樓

(如果不作說明,恐怕很難有人會想到它也是一座侗族鼓樓。所幸外觀的這些變化,還不致對其原有意義和功能產生太大的影響。)

3。 廳堂式

這種形式的鼓樓體形比較簡單,有些近似於普通的廳堂建築,其結構形式多為穿鬥式,有時置有重簷。在侗語中把這種形式的鼓樓稱為聚眾議事的場所。廣西三江縣林溪亮寨鼓樓就採用了這種形式。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型別之外,還有一種門闕式鼓樓,系由廳堂式鼓樓與侗族寨門相結合的產物。另外還有些比較複雜的形式,大都是在上述基本形式的基礎上變化發展而成,較為靈活,並無一定之規。

(待續)

【往期回顧】

「連載」侗寨建築(四)人與自然的分界

「連載」侗寨建築(三)親情的凝聚

「連載」侗寨建築(二)杉樹的奉獻

「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

侗寨建築(中文版)/中國精緻建築100

檢視

轉載自:《侗寨建築》,楊昌鳴 撰文/攝影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